王雪琴
(江蘇省丹陽市陵口鎮衛生院 江蘇丹陽 212353)
護理干預在社區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王雪琴
(江蘇省丹陽市陵口鎮衛生院 江蘇丹陽 212353)
目的:探討護理干預在社區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我院選取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間來治療的120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利用計算機軟件把120例患者隨機分成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分別60例患者。給予對照組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綜合護理干預,比較觀察兩組治療效果和護理滿意率。結果:觀察組治療效果和護理滿意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差異(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結論:綜合護理干預在社區糖尿病患者管理中可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可臨床推廣。
護理干預;社區糖尿病患者;管理;應用研究
糖尿病發病原因是由多種原因導致體內周圍細胞組織產生胰島素抵抗或者缺乏胰島素導致的蛋白質、血糖以及脂肪無法正常代謝[1]。主要類型是慢性糖尿病,對患者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隨著人們生活質量提高,糖尿病患者正在不斷增加并且朝年輕化發展,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病癥。為探討護理干預在社區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我院選取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間來治療的120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我院選取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間來治療的120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男性66例,女性54例,年齡在46-75歲之間,平均年齡(62.12±4.59)歲。把所有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分別60例患者。其中對照組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齡在47-7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3.53±4.50)歲。觀察組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齡在46-7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1.08±2.25)歲。120例糖尿病患者病程為6個月-15年,平均病程為(6.8±1.9)年。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狀況等方面均沒有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1.2 護理方法兩組患者均使用規范藥物進行治療,對120例患者建立健康檔案。
1.2.1 對照組給予對照組患者使用常規護理方式進行護理,包括服用藥物次數、用藥量,平時禁忌以及按時測量空腹血糖指標。
1.2.2 觀察組給予觀察組實施常規護理的基礎上使用綜合方式進行護理,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2.2.1 心理護理糖尿病作為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易反復、病程長,患者在患病初期會有比較大的心理壓力。社區護理人員對患者要及時進行心理安慰,使患者對糖尿病病理的認知程度增加,保證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積極配合治療,樹立治療糖尿病的信心。
1.2.2日常護理對患者進行飲食護理是將糖尿病戰勝的基礎內容,護理人員根據患者實際病情對患者制定改善病情的食譜,定制原則是"少量多餐、定時定量",有科學的飲食規律[2]。監督患者摒棄不良生活習慣;日常生活多運動使患者增加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把降糖藥物的副作用減少。
1.2.3 藥物護理在患者使用規范降糖藥物的基礎上,對患者血糖情況及時檢測,及時調整患者用藥量。社區護理人員及時了解患者的血糖濃度以及變化規律,根據檢測到的結果調整降壓藥物的使用。
1.3 觀察指標[3]兩組患者在接受護理6個月后,對患者的血糖情況進行檢測,主要檢測內容是患者空腹血糖、血紅蛋白指標、餐后血糖。調查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率,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和不滿意4個級別,滿分為100分,>95為非常滿意,80-94之間為滿意,65-79之間為一般,<64為不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5.0軟件對收集的所有患者資料和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兩組患者資料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1 血糖指標對比兩組患者在接受治療6個月后,觀察組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血紅蛋白指標、餐后血糖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糖指標對比
2.2 護理滿意率對比患者在接受治療6個月后,我們對患者進行了滿意情況調查。經分析,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具體情況見表2:

表2 護理滿意率對比
經調查研究,成人糖尿病已經成為嚴重威脅人們健康的主要疾病,其中40歲以上人群平均每20人就有1名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可引發多種并發癥狀,給患者生命健康帶來極大威脅[4]。隨著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護理程序在社區醫院管理中已經成為了重要管理方式。社區護理人員作為基層醫療衛生人員,對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做出了重要貢獻。
社區護理干預對改善糖尿病患者病情有重要意義,但是患者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只有謹遵醫囑,才可有效控制血糖,保證血糖穩定,將生活質量提高[5]。在護理過程中,要嚴重控制患者日常飲食,因為我國傳統家庭模式導致多數家庭沒有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分餐,對患者改善病情造成不良影響,這要求患者家屬要積極配合患者治療,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飲食習慣,減少高脂肪食品的攝入量,戒煙、戒酒,保證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改善。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護理時不僅要指導患者合理用藥,還要和患者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為治療患者病情發揮作用[6]。
我院選取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間來治療的120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護理干預在社區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應用效果。經調查研究,使用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使用常規護理方式進行治療的對照組患者在治療6個月后的各項血糖指標明顯高于觀察組,使用常規護理方式進行治療的對照組對護理人員的滿意率為54.9%,而使用綜合護理的觀察組糖尿病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率達到96%。可知,對糖尿病患者使用綜合護理科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各項指標,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減少并發癥出現,應臨床推廣。
[1]李俊杰,孔桂花,易紹亞,等.以家庭為單元的護理管理在社區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海南醫學,2013,14(11):2175 -2176.
[2]施雪雁,龔海琴,郭榮,等.聯絡小組工作模式在糖尿病社區干預中的效果評價[J].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2011,02(01):103-105.
[3]袁秋菊.人性化護理干預對提高社區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4,33(02):318.
[4]李加瓊.淺談護理干預在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用藥管理中的臨床價值[J].當代醫藥論叢,2014,19(06):93-94.
[5]閔定花.家庭護理干預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當代醫學(學術版),2010,11(08):122-123.
[6]鄧世敏,梁艷,蔣明爭,等.知己健康管理在社區糖尿病患者綜合管理中的效果評價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2,31(11):3649 -3653.
R473
B
1009-6019(2015)11-02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