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梁
(河南省輝縣市峪河鎮衛生院 河南輝縣 453638)
醫院門診不合理用藥處方分析
王金梁
(河南省輝縣市峪河鎮衛生院 河南輝縣 453638)
目的:了解某醫院門診用藥情況,分析不合理用藥處方,促進臨床用藥安全。方法:采用回顧性調查方法,隨機抽取某院2014年1~6月每月200張門診處方,對其不合理用藥處方進行歸納分析。結果:不合格處方156張,占總處方的13.0%。其中不規范處方75張(占48.07%)、不適宜處方74張(占47.44%)、超常處方7張(占4.49%);主要表現為處方開具不規范、處方藥物與臨床診斷不相符、用法用量不適宜及聯合用藥不適宜等。結論:通過處方點評,查找醫師處方存在的不合理用藥現象,在醫務部門的干預和藥師用藥指導下,有利于促進臨床藥物應用的規范安全。
門診;處方分析;合理用藥
作為一所本市規模最大的鄉鎮醫院,我院承擔著數萬居民的日常醫療保健任務。我院開展的臨床科室較全,臨床使用的藥物品種較多。為規范臨床用藥,結合本院的診療科目、科室建設、技術水平、診療量等實際情況,醫院處方點評工作小組對上半年門診藥物處方每月隨機抽查200張,共計1200張處方進行了用藥分析點評。
1.1 一般資料2014年1~6月份門診處方,每個月隨機抽取處方200張,共計1200張。
1.2 方法
由藥劑科主管藥師以上職稱的藥學人員和臨床主治醫師以上職稱人員組成處方點評小組,依據《醫院處方點評管理規范(試行)》、《處方管理辦法》、《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等法律法規及藥品法定說明書和臨床診療指南對所抽處方進行處方點評。處方點評結果分為合格處方及不合格處方,其中不合格處方又分為不規范處方、不適宜處方及超常處方。
我院2014年1~6月共計點評1200張處方,不合格處方總計156張,不合格率為13%,與文獻報道的處方點評結果相類似。其中不規范處方75張(占48.07%)、不適宜處方74張(占47.44%)、超常處方7張(占4.49%)。根據《醫院處方點評管理規范(試行)》等點評要求,對156張不合格處方進行具體分類,共出現7類不合格處方類型。最多的一類為處方開具不規范62張,其次為用法用量不適宜36張、開具藥物與臨床診斷不符22張等,見表1。

表1 不合理用藥問題類型
3.1 不規范處方分析
3.1.1 處方前記后記存在問題臨床診斷項目存在問題為無臨床診斷、診斷書寫不完整等。如一張開具六味地黃膠囊的處方,臨床診斷項缺失。根據《中成藥臨床應用指導原則》,臨床使用中成藥制劑應依據中醫理論辨證選藥或辨病辨證結合選藥。[1]
3.1.2 處方正文存在問題我院目前仍實行手寫處方,對于硝苯地平等具有常釋制劑和緩控釋制劑的藥物,一些醫師不能正確開具,常出現劑型與規格或數量不一致的錯誤。
3.1.3 處方修改不規范在處方點評中發現由各種原因造成的處方修改情況,其中有近半數的處方修改處僅有簽名而無日期及修改原因等詳細完整的信息。
3.2 用藥不適宜處方分析
3.2.1 處方藥物與臨床診斷不相符患者罹患多種疾病,僅填寫了第一診斷,導致所選用藥物與診斷不符。如肝炎后肝硬化,處方開具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5g,靜脈滴注,每天1次,屬明顯的適應證不適宜。由于處方醫師為西醫,缺乏中醫辨證知識及中成藥組方知識,造成辨證不佳,選藥不規范所致。
3.2.2 遴選藥物溶媒不適宜如處方開具生脈注射液選用0.9%氯化鈉注射液作為溶媒,該藥說明書的用法為:本藥20~60ml宜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釋250ml或500ml稀釋后使用。中藥注射劑成份復雜,穩定性較差,臨床使用中易被某些溶媒稀釋后引起溶液的pH值改變,或發生氧化、聚合、鹽析等化學反應形成不溶性微粒,從而導致機體變態反應的發生,嚴重時引起過敏性休克等不良反應發生。
3.2.3 用法用量不適宜如心絞痛患者,處方開具硝苯地平緩釋片,20mg*20片,藥品說明書中指出,本品應一次20mg,每12小時一次空腹整片吞服,不得嚼碎或掰開服用。個別醫師對緩釋制劑的工藝不了解,造成了想當然的使用方法。
3.2.4 聯合用藥不適宜注射劑聯合用藥不適宜如處方開具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還原型谷胱甘肽1.2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丹紅注射液20mL,qd,ivgtt。根據《中藥注射劑臨床使用基本原則》中藥注射劑應單獨使用,嚴禁混合配伍;確需聯合使用其他藥品時,應謹慎考慮與中藥注射劑的間隔時間以及藥物相互作用等問題,藥物間應加適宜的溶媒間隔開[3]。
3.3 超常處方
3.3.1 無適應證用藥無用藥指征而為患者開具處方藥物的現象,屬于濫用藥物。
3.3.2 無正當理由超說明書用藥藥物應用應嚴格按照藥品說明書規定的功能主治使用,辨證施藥,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藥[4]。
我院處方點評小組通過處方點評分析,將存在問題反饋于醫院處方點評領導小組及醫務部門,由醫務部門通過院內質控會議進行通報并做相應的干預。對于點評中重復出現的不合格處方問題,我院定期將其公布于醫院內藥學園地專欄上,提醒醫師們加強注意。通過對不合理處方的分析干預,不斷規范臨床醫師的處方行為,提高了本院合理用藥的水平,降低了患者醫藥費用負擔,保證了醫院持續健康發展。
[1]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中醫藥醫政發[2010]30號,中成藥臨床應用指導原則[S].2010-06-11.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令,第53號,處方管理辦法[S].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2007.
[3]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衛醫政發〔2008〕71號,關于進一步加強中藥注射劑生產和臨床使用管理的通知[S].2008-12-24。
[4]劉建軍.雷替曲塞、氟尿嘧啶分別聯合奧沙利鉑治療術后復發晚期大腸癌的療效對比[J]中外醫學研究.2014,27:31-32
R197.3
B
1009-6019(2015)11-027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