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金峰
(山東省萊州市平里店鎮中心衛生院 山東 萊州 261414)
60例肺炎患者的中醫臨床辯證治療研究
崔金峰
(山東省萊州市平里店鎮中心衛生院 山東 萊州 261414)
目的:研究分析中醫臨床辨證治療在肺炎患者中的應用。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60例肺炎患者,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基礎治療聯合抗感染治療,給予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另外進行中醫辯證治療,對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不良反應發生率進行對比。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100%;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73.3%;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給予肺炎患者常規治療的基礎上應用中醫辯證治療可有效的提高治療的效果,減少不良反應,降低并發癥。
肺炎;中醫;臨床辯證治療
肺炎在中醫又名風溫,咳嗽,肺熱病,肺炎喘嗽。肺炎的概念是指肺泡、終末氣道和肺間質的炎癥。其致病原因有∶其可因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等致病微生物引起,也可由放射線、吸入性異物等理化因素引起。臨床主要癥狀為發熱、咳嗽、咳痰、痰中帶血,可伴胸部疼痛或呼吸困難等。肺炎在各種致死病因中居第五位,為一種常見病。老年或機體免疫力低下者伴發肺炎時,病死率更高。中醫認為,肺炎常因過度疲勞、醉酒當風等人體正氣不足之時,感受風熱之邪或風寒之邪入里化熱所導致。邪傷肺衛,風邪束表,衛氣郁閉,故見惡寒發熱;肺氣失宣,故咳嗽、氣喘;肺不布津、聚而為痰,傷于寒邪則為白稀痰,傷于熱邪或寒邪化熱則見白粘痰或黃痰。邪氣阻滯肺絡,則致胸痛。邪傷肺絡,可見咯血。若邪氣過盛,正不勝邪,邪氣入里,內傳營血,則面部、口唇青紫或衄血發斑;甚則邪熱內陷、逆傳心包、蒙閉心竅,出現頭暈、神志不清或者譫妄或昏憒不語。若邪熱郁閉不宣,熱深厥深,四末厥冷。若治療得當,邪退正復,可見熱病恢復期陰虛津傷之低熱,手腳發熱或口干舌燥之證候。在肺炎患者的治療中,中醫占有重要地位[1]。
1.1 一般資料
此次研究對象選取的是我院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60例肺炎患者,本組患者均符合相關診斷標準,且患者臨床癥狀以及病程長短基本相似。有不同程度的咳嗽、肺部濕羅音、氣喘等癥狀,男30例,女30例。年齡均在50-69歲之間。基本排除其他因素影響,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2]。
1.2 肺炎的評定標準
肺炎的診斷在西醫診斷標準上∶符合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分會2006年制定的《社區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中關于"細菌性肺炎診斷標準"的相關內容。中醫診斷標準上∶符合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中關于肺炎的描述[3]。
1.3 檢測方法
對照組∶給予對照組基礎治療聯合抗感染治療,如∶1.一般治療∶臥床休息;保持室內的溫度及濕度;保持呼吸道通暢,扶坐拍背,鼓勵咳嗽等。2.對癥治療∶①止咳∶鼓勵咳嗽,對于咳嗽嚴重者予以咳特靈口服;②祛痰∶對于咳嗽明顯,痰多粘稠這予以霧化吸入;③平喘∶對于呼吸困難者,予以半坐臥位或者端坐位,同時給予氧氣吸入;④退熱∶對于發熱者,予以溫水擦于,體溫超過39攝氏度且物理退溫無效者予以復方氨基比林肌注等[4]。
觀察組∶在對照組處理的基礎上,予以中醫辨證治療∶給予患者厚樸麻黃湯治療,其主要成為為厚樸、石膏杏仁、五味子、半夏均10g,甘草、細辛各6g,小麥15g,麻黃12g;其具體分量及成分根據患者病情進行更改。若患者寒痰較重的患者則要對石膏進行調整減量,同時加用10g干姜;若患者伴有痰多汗出、舌苔黃膩癥狀的患者,則要加砂仁、佩蘭各10g;對于咳甚患者,則要加用浙貝母、枇杷葉、金銀花各10g等。其具體用藥方案參照文獻[5-6]。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對照組治療無效率明顯高于觀察組,其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對照組總有效率明顯低于觀察組有效率,其 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7]。
肺炎是由多種病原體引起的肺實質的炎癥,放射線、化學、過敏因素等也可能引起肺炎。肺炎的臨床主要癥狀為寒戰、高熱、咳嗽、咳痰、胸部疼痛等。肺炎發病多見于冬春兩季。青壯年多見,男性多于女性。本病若能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則預后良好。肺炎屬中醫"風溫"、"咳嗽"、"肺熱病"等范疇。可分為∶(1)風熱犯肺型∶臨床上表現為呼吸急促,出汗,口微渴,可見韶煩躁,咽部紅腫,舌苔薄黃,舌尖紅,主要治療在于散風清熱,宣肺止咳。(2)風寒閉肺型∶臨床上表現為咳嗽,呼吸困難、急促,不見或稍微發熱,無汗,惡寒,舌苔薄白,舌質淡紅,脈浮緊。主要治療在于祛風散寒,止咳平喘。(3)痰熱閉肺型∶臨床上表現為發熱無汗或少汗,咳嗽,咳痰、喘憋,腹脹,煩躁不安,舌苔黃膩,舌質紅,脈滑。其治療重點為清熱化痰,宣肺開閉,降逆平喘。(4)表寒里熱型∶臨床上表現為高熱無汗,咳嗽喘憋,煩躁不安,口唇發青,鼻翼扇動,舌質紅,舌苔黃。治療要點為宣肺散寒,清熱平喘。中醫辨治肺炎主要針對的是其病機,而不是病原體。肺炎的病位在肺部,按現代解剖學,可進一步細分為支氣管、肺泡、肺間質等;而各類肺炎的主要臨床證候多為咳嗽、咳痰、喘憋、發熱等;初期可伴有頭痛、身痛、惡寒,或寒熱往來等表證。臨床病機雖并不單純,但痰熱壅肺或外寒內飲而致肺失宣降為其基本病機。中醫辨證治療在此幾型肺炎中均具有很好的療效。除常規中醫治療法外,還可選用針灸療法∶針刺尺澤、孔最、列缺、合谷、肺俞、足三里穴,每日1次。高熱者取大椎、十宣穴,可用點刺放血或者霧化吸入∶用魚腥草注射液通過超聲霧化器將藥液噴入呼吸道而達到治療目的。根據我們的臨床兩組治療的對比,可以看出∶中醫臨床辨證治療在肺炎患者中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能夠有效提高肺炎的治療效果,具有極大的臨床意義[8]。
[1]臧明月.老年肺炎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回顧性研究[D].黑龍江中醫藥大學,2010.
[2]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社區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6,29(10):651-655.
[3]中華中醫藥學會內科分會肺系病專業委員會.社區獲得性肺炎中醫診療指南(2011版)[J].中醫雜志,2011,52(21):1883-1888.
[4]劉言,王明哲,李倩,等.清熱化痰法干預社區獲得性肺炎療效評價[J].遼寧中醫雜志,2013,40(08):1632-1633.
[5]李妙.中醫辯證與西醫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合并肺氣腫的療效對比分析[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1,7(11):122-123.
[6]王海峰,李建生,王至婉,等.中西醫結合治療重癥肺炎臨床隨機對照試驗的系統評價[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0,(05):738-742.
[7]王春燕,劉貴穎.中醫藥治療無反應性肺炎驗案1例[J].江西中醫藥,2012,43(08):33-34.
[8]余學慶,李建生,李素云,等.社區獲得性肺炎病證結合療效評價指標的篩選[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2,27(01):49-53.
R256.1
B
1009-6019(2015)10-0034-02
田園性別:女籍貫:陜西省咸陽市出生年月:1987年11月 學歷: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