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 王玉蓉
(貴州省納雍縣人民醫院 貴州 納雍 553300)
左氧氟沙星致39例不良反應分析
張莉 王玉蓉
(貴州省納雍縣人民醫院 貴州 納雍 553300)
目的:探討左氧氟沙星所致不良反應(ADR)的情況,為臨床用藥提供幫助,以指導臨床合理用藥。方法:收集使用左氧氟沙星發生藥物不良反應39例病例進行統計分析。結果:發生不良反應的39例中,首次使用即發生癥狀者30例(76.92%),連續用藥2次以上才發生ADR的9例(23.78%)。癥狀最早出現者為首次使用后5s,最遲時間發生在首次用藥后1天。男性發生ADR16例(41.03%),女性發生ADR23例(58.97%)。口服發生8例(20.51%),靜脈給藥發生31例(79.49%)。結論:臨床用藥中應注意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應,盡量給予口服治療,早發現,及時處理。
左氧氟沙星;不良反應。
藥品不良反應(ADR)是指合格藥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現的與用藥目的無關或意外的有害反應[1]。我國每年約500萬的患者因為ADR而入院治療,有1912萬人死于 ADR[2]。由此可見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的重要性。回顧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0月間使用左氧氟沙星的患者725例,發生ADR39例,占5.38%,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我院使用左氧氟沙星725患者,男397例,女348例,引起ADR39例患者,男16例(41.03%),女23例(58.97%)。年齡12-69歲,平均(39.58±3.51)歲。其中呼吸道、咽喉、扁桃體感染274例(37.79%),泌尿道感染163例(22.48%),皮膚及軟組織炎癥102例(14.07%),膽囊及膽管炎癥98例(13.52%),中耳炎76例 (10.48%),腸道等部位的急慢性感染12例(1.66%)。口服322例(44.41%),靜脈給藥403例(55.59%)。
1.2 方法∶按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制定的 ADR判斷標準,對患者的基本情況(如性別、年齡)、原患疾病情況、用藥情況及ADR臨床表現及不良反應等因素采用SPS12.0軟件進行分類統計分析。
2.1 左氧氟沙星所致ADR的時間分布∶首次使用即發生癥狀者30例(76.92%),連續用藥2次以上才發生ADR的9例(23.78%)。癥狀最早出現者為首次使用后5s,最遲時間發生在首次用藥后1天。男性發生ADR16例(41.03%),女性發生 ADR23例(58.97%)。口服發生8例(20.51%),靜脈給藥發生31例(79.49%)。
2.2 左氧氟沙星所致ADR的主要臨床表現,見表一

表1 左氧氟沙星所致ADR的主要臨床表現
2.3 左氧氟沙星所致ADR的轉歸∶在39例病例中,23例病例較重,給予抗過敏治療,16例癥狀較輕,停藥后嚴密觀察病情,未給予特殊處理,39例全部痊愈。
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的左旋體,屬第三代喹諾酮類藥物,體外抗菌活性較氧氟沙星強2倍,主要的作用機制是通過抑制細菌DNA旋轉酶(細菌拓撲異構酶II)的活性,阻礙細菌DNA的復制而達到抗菌作用[3],嚴重不良反應事件以全身性損害、中樞及外周神經系統損害、皮膚及其附件損害、呼吸系統損害、胃腸系統損害為主,其中過敏反應問題較為典型[4]。
嚴格掌握用藥指征,用藥前一定要充分了解藥物的特性及注意事項,詢問有無過敏史,發生ADR的39例中,男性發生ADR16例(41.03%),女性發生ADR23例(58.97%),兩組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在性別上有明顯差異。由于左氧氟沙星不需皮試,應用比較方便,但不良反應的發生率較高。因此,在臨床應用中一定要把握適應證,控制用藥的劑量,尤其對于女性患者要謹慎,減少藥物不良事件的發生。有文獻報道,靜脈途徑給藥發生不良反應的幾率要高于其他方式,口服給藥途徑發生不良反應的幾率最小[5],與本研究相符。因此,在臨床中盡量選用口服給藥途徑。用藥過程中嚴密觀察病情,一旦發現異常,應立即停藥,積極對癥治療。尤其注意過敏性休克的發生,一旦發生應及時組織搶救,因過敏性休克發生迅速,病死率高。加強臨床合理用藥,用藥期間禁止飲酒,以減少ADR的發生,確保用藥的安全性。
[1]李昊,唐鏡明.89例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應病例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4,8(11):41-42.
[2]謝金洲.藥品不良反應與監測[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04:399.
[3]肖美華,李至敏,龐健輝,等.34例左氧氟沙星不良反應分析[J].亞太傳統醫學,2011,7(10):204-205.
[4]李寶傳.40例左氧氟沙星不良反應報告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0,5(31):164-165.
[5]劉芳群.87例喹諾酮類藥品不良反應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藥物警戒,2009,6(3):165-167.
R978
B
1009-6019(2015)10-005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