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云仙
(蘇州大學附屬常州市腫瘤醫院腫瘤內科 江蘇 常州 213000)
三部曲預防腫瘤患者PICC置管所致靜脈炎的效果觀察
邱云仙
(蘇州大學附屬常州市腫瘤醫院腫瘤內科 江蘇 常州 213000)
目的:探討三部曲預防PICC置管后機械性靜脈炎的療效。方法:將70例接受化療的惡性腫瘤患者隨機劃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5例。觀察組采用抬高、PICC功能鍛煉操、超薄敷料三部曲:即置管后幫助患者做好抬高,進行患者PICC功能操鍛煉,多愛膚超薄敷料貼敷。對照組按常規處理:置管后術側肢體平放,避免負重,鼓勵做握拳松拳鍛煉,于置管后4h開始外涂喜療妥軟膏。兩組均采用PICC標準操作規程,其中2例采用改良塞丁格穿刺技術,其余均采用盲穿置管法,置管后一周內觀察兩組穿刺側上臂紅腫、疼痛、靜脈條索及硬結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靜脈炎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靜脈炎程度也較對照組輕,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三部曲預防PICC置管后機械性靜脈炎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三部曲;PICC置管;靜脈炎;
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置管(PICC)是目前腫瘤患者輸液通路的最佳選擇,穿刺風險相對較小,維護方便,留置時間長,并發癥可控,目前已廣泛應用于臨床。機械性靜脈炎是PICC置管后最常見的并發癥,發生率1.15-15.83%[1],常發生于穿刺后48-72h[2],好發于穿刺點上方8 -10cm,我科采用三部曲預防PICC置管后機械性靜脈炎,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科2013年7月~2014年6月PICC置管患者共計70例,其中,男49例,女21例;年齡范圍∶40~90歲。穿刺部位分別為∶觀察組貴要靜脈26例、正中靜脈4例、頭靜脈5例;對照組貴要靜脈28例、正中靜脈5例、頭靜脈2例。兩組穿刺導管均應用美國巴德公司4 Fr導管,穿刺均由取得穿刺資格且技術熟練的2名主管護師交互進行,穿刺1次成功(1次穿刺不成功及送管不暢者作為退組對待)。
1.2 方法∶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5例,觀察組應用三部曲進行全程干預。(1)抬高∶置管成功后,立即協助患者做好平臥位30°抬高術肢,保持肘部不蜷曲,減少術肢下垂,堅持5~7 d。
(2)進行PICC功能操鍛煉∶第一天∶置管2小時后繃帶解除就可進行握拳活動一日兩次,每次10分鐘。
第二天∶在第一天基礎上進行旋腕及指導患者進行握球鍛煉,應用巴德公司提供的直徑8cm星型橡膠彈力球置于置管側掌心,每次盡力握球10 min,每日2次。
第三天∶以對側食指、中指輕壓穿刺點上端1cm處,進行肘關節伸屈活動,以抬手觸摸到頭部為準,一日兩次,每次10分鐘。此鍛煉操堅持1周,可持續1-4周。
(3)超薄敷料貼敷∶置管成功后在穿刺點上方3-5 cm處粘以多愛膚超薄敷料(DuoDERM Extra Thin Dressing,美國百時美施貴寶公司生產,型號∶187955,規格∶10×10 cm)沿血管走向粘貼在皮膚上,按住敷料30S左右,7天后更換,如有卷邊或潮濕、敷料變色等需及時更換。
1.3 靜脈炎的評價標準 每日由主管護士觀察并記錄患者主訴、血管走向有無發紅、臂圍有無增粗、穿刺點上方皮膚有無腫脹、硬結情況,觀察記錄至置管后7 d,評價有無靜脈炎發生。采用美國靜脈輸液護理協會靜脈炎的評價標準[3]∶I度∶局部疼痛、紅腫或水腫,靜脈無條索狀改變,未觸及硬結;Ⅱ度∶局部疼痛、紅腫或水腫,靜脈有條索狀改變,未觸及硬結;Ⅲ度∶局部疼痛、紅腫或水腫,靜脈條索狀改變,可觸及硬結;IV度∶局部疼痛、紅腫或水腫,靜脈條索狀改變,可觸及硬結,長度大于2.5cm。
1.4 統計學方法∶靜脈炎發生率的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靜脈炎發生率為2.8%(1/35),與對照組14.2%(5/35)發生率相比,其發生率明顯降低(表1),且以輕度反應為主,未發現有重度靜脈炎發生。

表1 多愛膚超薄敷料預防5-FU時辰化療所致靜脈炎的效果觀察
三部曲中抬高與進行PICC功能操鍛煉可有效促進靜脈回流,采用平臥位比半臥位消腫效果好[4]。一般情況下,患肢高于心臟水平,利用重力作用,才能達到保證靜脈回流良好的目的。指導患者手握住橡膠彈力球,使用力握拳有了實物感,且彈力球體積小,柔軟舒適,取放容易,隨時可鍛煉,提高了患者的依從性和主動性[5]。而PICC功能鍛煉操遵循的正是循序漸進的原理,通過掌指關節、腕關節、肘關節帶動肩關節的系列運動,增強了上臂肌群收縮時的后負荷,促進了上肢血液和淋巴回流及微循環。
多愛膚超薄敷料是雙層不透氣的水膠體敷料。外層為聚氨酯,內層含有三種獨特的水膠體,是由親水的明膠、果膠、羧甲基纖維素鈉等混合組成。明膠凝聚所產生的凝膠使之貼敷后不易脫落;果膠主要成分為半乳糖醛酸,促進傷口愈合;羧甲基纖維素鈉是經提煉的棉花纖維,能創造密閉、微濕、酸性的環境,使組織接近正常生理狀態;從而加速了新生血管的形成,促進炎性物質的代謝和吸收,減輕疼痛。
三部曲∶術肢抬高、進行PICC功能操鍛煉、黏貼多愛膚敷料,三位一體,使靜脈充分回流、有效循環血量增加,改善局部微循環,促進血管內皮細胞再生修復,減輕或緩解疼痛,從而有效地預防PICC置管所致的機械性靜脈炎,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梅思娟.腫瘤患者PICC置管后機械性靜脈炎相關因素分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8,5,(8):13.
[2]王春妹.護理操作對PIcc置管后并發癥的影響[J].護理研究,2004,18(6B):1099.1100.
[3]Anon.Intravenous Nursing.Standads of Practice Intravenous Nurses Society[J].J Intraven Nurs,1998,21(1 Suppl):1-91.
[4]蘇芙蓉,衛建萍.創傷肢體抬高消腫的護理觀察[J].實用骨科雜志,2003,9(6):567.
[5]黃敏清,黃蝶卿,胡春儀,等.握力器鍛煉預防PICC所致的機械性靜脈炎[J].護理學雜志,2011,26(11):8.
R543
B
1009-6019(2015)10-008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