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晴鋒
(湖南省沅陵縣人民醫院外二科 湖南 沅陵 419600)
硬腦膜網狀切開應用于腦外傷手術中的臨床分析
周晴鋒
(湖南省沅陵縣人民醫院外二科 湖南 沅陵 419600)
目的:探究硬腦膜網狀切開應用于腦外傷手術中的臨床分析。方法:選擇我院接診的60例腦外傷患者進行研究。按照入院時間先后順序將其隨機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觀察組30例患者,通過硬腦膜網狀切開方式進行治療;對照組30例患者,通過傳統的大骨瓣切開方法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術后的病死率以及存活患者的恢復情況。結果:治療后,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的病死率明顯少于對照組病死率數據對比有統計學的意義(u=2.4769,P=0.0133)。在進行手術存活下來的兩組患者中,觀察組患者殘疾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的殘疾率,兩組對比具有明顯統計學的意義(P<0.05)。結論:采用硬腦膜網狀切開方式應用于腦外傷手術,明顯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提高了患者術后恢復情況,有效降低了殘疾率,效果良好,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硬腦膜網狀切開;傳統的大骨瓣切開式;腦外傷
腦外傷大多是因為強烈撞擊所造成,患者會發生身體功能、認知、意識變化的障礙,也可能發生合并急性的腦腫脹情況,如果沒有得到及時地處理非常容易造成患者死亡[1]。然而,腦外傷的嚴重程度對患者預后效果產生影響,許多患者在手術成功后仍會出現一些并發癥,比如殘疾等并發癥[2]。為提高患者的生存和生活治療,降低病死率,我院采用腦膜網狀切開方式應用于腦外傷手術,在臨床上得到較好的治療效果。現在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時間為2013年3月份-2014年10月份到我院接受腦外傷的60例患者來研究。將60例患者份為對照組還有觀察組。觀察組有30例患者,男患者18例,女患者12例,年齡14~65歲,平均年齡為(44.5±7.6)歲;其中車禍18例,墜落傷5例,摔傷3例,打擊和砸傷傷4例。對照組30例患者,其中男患者16例,女患者14例,年齡16~67歲,平均年齡為(45.8±846)歲。其中車禍15例,墜落傷7例,摔傷5例,打擊和砸傷傷3例。傷者在入院GCS評分∶>8分10例,5~8分23例,3~5分27例。兩組腦外傷患者在性別、年齡、GCS評分以及病因等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表明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對照組中通過傳統的大骨瓣切開方法進行治療;觀察組通過硬腦膜網狀切開方法進行治療,通過外傷標準的方式大骨瓣進行開顱,清除穎骨到中顱窩底和蝶骨外側隆起的骨瓣。選取接近中顱窩底的部位大約4~5cm切口,認真撕開蛛網膜來釋放腦脊液,從而緩解腦壓,使腦腫脹發生減少,在硬腦膜切開處做多切口,分散呈網狀的結構,"+"或者"-"最佳,在合并腦內血腫或者硬膜下時,能利用切口清除血腫。用0.9%的氯化鈉溶液對切口進行反復沖洗,直至沖的洗溶清涼,來使顱內壓下降,避免蛛網膜的粘連,阻止腦積水發生。通過電凝止血后用人工硬腦膜覆蓋,把多側孔的引流管放在硬膜外,接通負壓進行吸引,之后進行縫合。在手術中為了減輕腦膨出程度,可通過20%甘露醇快速進行靜脈滴注。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手術后的病死率以及手術后存活患者的恢復情況。1.4殘疾的分類標準
重度的殘疾∶出現嚴重的神經功能缺損,如失語失明、下肢偏癱等;中度的殘疾∶部分器官或者肢體的功能出現異常,如吞咽功能出現障礙、單腿麻痹等;恢復良好∶器官或者肢體的功能恢復良好,手可自如控制,腳可著力等。
1.5 統計學的分析
數據統計就選擇用spss14.0來進行,計數資料比較就采用X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就采用秩和檢驗(Wilcoxon兩樣本比較法)來進行,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如果P<0.05,就表明差異具有明顯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在進行手術后病死率的對比∶在治療后,發現察組患者病死率(10.00%)明顯少于對照組(33.33%)表明兩組數據有統計學的意義(P<0.05)。具體的數據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進行手術后的病死率的比較[n(%)]
2.2 兩組患者在手術后存活患者的恢復情況對比∶在進行手術存活下來的兩組患者中,觀察組患者殘疾率(48.15%)明顯低于對照組的殘疾率(90.00%),兩組有明顯統計學的意義(P<0.05)。并且具體的結果如表2。

表2 兩組患者在手術后存活患者的恢復情況對比[n(%)]
腦外傷為神經外科中常見疾病之一,是因為外力所造成的腦損傷,傷者會出現神經功能缺失,這是因為腦組織缺氧缺血腦腫脹以及發生原發性損害等引發繼發性的損害,導致患者大量的神經細胞出現死亡所致[3-4]。
大多數腦外傷都是通過大骨瓣切開的方式進行治療,顱內壓力雖能在短時間內降低,但下降速度不能進行有效控制,如果下降速度過快會使患者腦部血管的壓力急劇下降,容易發生血管急性擴張,腦腫脹程度會隨急劇增多血流量加重[5-6]。在患者發生腦外傷時,極大可能在短時間內發生急性腦腫脹,這是因為腦干和下丘腦部位的血管中樞遭到損傷,腦血管不能正常的自動調節,發生麻痹,繼而發生急性擴張性充血以及腦血的容量提升現象,使腦腫脹發生,這也是在患者術后發生重度的殘疾甚至出現死亡的原因。
多項研究顯示∶通過硬腦膜網狀切開方式進行治療,提高了患者的生存以及生活質量,降低了殘疾率。硬腦膜網狀切開方式采用多個呈網狀的手術切口,能使患者顱內壓較平穩釋放,避免了因急劇降壓出現一系列危險的發生,血腫易清除,避免了腦血流劇增和急性腦膨出的現象,降低腦脊液出現滲漏的幾率,減少了術后腦組織缺血、腦梗死的發生,能使手術造成繼發性傷害有效降低[7]。
綜上所述,對于腦外傷通過硬腦膜網狀切開方式進行治療,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手術過程中腦組織受損,腦組織功能得到有效保護作用,減少了并發癥的發生,降低了殘疾率和死亡率,臨床效果良好,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1]麥劍培,陳杏伙,葉建俊,等.硬腦膜網狀切開術在急性腦腫脹患者中的臨床運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3,23(14):212-212,213.
[2]蘇華實,羅志松.硬腦膜網狀切開減壓輔助脫水劑治療外傷性腦腫脹30例體會[J].亞太傳統醫藥,2012,08(2):93-94.
[3]李宋浩.標準外傷性大骨瓣并硬腦膜網狀切開減壓治療腦腫脹的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05(15):102-103.
[4]杜春奇,王嶺梅,藺習鳳,等.自體血液回收技術在腦外傷手術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09(16):27-28.
[5]占雙鳳.尼莫同聯用血塞通治療26例腦外傷手術后大面積腦梗死臨床療效研究[J].中國傷殘醫學,2013,14(9):131-132.
[6]歐陽紅衛.急性腦外傷手術的麻醉配合與護理體會[J].中外醫療,2012,31(5):147-147.
[7]王銘.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在急診腦外傷手術麻醉中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15(24):70-71.
R64
B
1009-6019(2015)10-01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