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育菊
(湖南省辰溪縣婦幼保健院婦產科 湖南 辰溪 419500)
甲氨蝶呤與米非司酮聯合治療宮外孕患者的臨床分析
李育菊
(湖南省辰溪縣婦幼保健院婦產科 湖南 辰溪 419500)
目的:探究甲氨蝶呤與米非司酮聯合治療宮外孕患者的臨床分析。方法:分析在我院治療的76例宮外孕患者的治療情況,按照患者入院治療的順序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的情況,分析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對于宮外孕患者的治療療效。結果: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治療,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U=2.4941,P=0.0126),觀察組患者經過治療后的包塊消失時間,陰道流血停止時間,腹痛消失時間,β-HCG值轉陰時間均明顯少于對照組,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對宮外孕患者進行治療后,患者的治療效果良好,各不良癥狀均在短時間內得到改善。
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宮外孕
宮外孕也叫做異位妊娠,它是指受精卵在子宮腔以外著床發育而導致的非正常妊娠過程。由于患者體內出現異常的妊娠情況,因此患者在妊娠期間會出現一些相應的不良情況,常見的為患者子宮旁出現包塊,腹痛以及陰道出血。對于宮外孕患者的治療,臨床上可進行手術治療或者藥物治療等治療方法,但是由于手術治療所面臨的風險較大[1~2],因此藥物治療是相對較為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3]。為此,我院欲探討甲氨蝶呤與米非司酮聯合治療宮外孕患者的臨床效果,分析來到我院治療的宮外孕患者的治療情況,現將其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分析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療的76例宮外孕患者的治療情況,按照患者入院治療的順序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所有患者包塊大小均小于4cm,患者停經時間為(47.8±15.3)天。觀察組患者年齡為(21.4±28.8)歲,平均年齡為(24.7±2.3)歲,對照組患者年齡為(22.1±29.7)歲,平均年齡為(24.9±3.1)歲,兩組患者的包塊大小,以及年齡等資料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進行治療,患者的具體治療方法為∶①對患者入院前進行常規的身體檢查。②對患者進行口服米非司酮進行治療,用藥方法為∶患者服藥前2小時停止進食,空腹服藥藥物,首次服用劑量為150mg,一天服用一次,第二天和第三天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每次服用劑量為75mg,經過三天治療后檢查患者各指標改變情況。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治療方法上聯合甲氨蝶呤進行治療,具體的治療方法為∶①根據對照組治療方法服用米非司酮進行治療。②在上述基礎上注射甲氨蝶呤進行治療,方法為∶每天對患者注射50mg甲氨蝶呤,注射方法為肌肉注射,一周后檢查患者的β-HCG治療下降超過15%則繼續治療一周,定期檢查患者各項指標情況。
1.3 療效觀察
患者治療效果評價[4]∶顯著∶患者β-HCG值恢復到正常范圍,體內包塊消失,腹痛等癥狀消失;有效∶患者β-HCG值有所改善,但尚未恢復到正常水平,體內包塊減小,腹痛等癥狀得到改善;無效∶患者的β-HCG值以及體內包塊大小、腹痛等癥狀等無改善。
1.4 統計學分析
選擇spss18.0進行數據統計,等級資料的比較采用秩和檢驗(Wilcoxon兩樣本比較法)進行,數據采用均數±標準差(±s)來表示,當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治療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U=2.4941,P =0.0126),詳細數據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2.2 兩組患者各癥狀改善時間比較∶觀察組患者經過治療后的包塊消失時間為(18.3±5.3)d,陰道流血停止時間為(14.7±6.3)d,腹痛消失時間(7.3±8.2)d,β-HCG值轉陰時間為(12.6±4.6)d,而對照組患者包塊消失時間為(31.2±8.6)d,陰道流血停止時間為(21.7±5.3)d,腹痛消失時間(15.3±6.7)d,β-HCG值轉陰時間為(17.2±5.7)d,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據見表2。

兩組患者各癥狀改善時間比較(xˉ±s)
隨著對于宮外孕研究的加深,人們發現宮外孕的發生與患者以及患者的配偶的各方面情況均有密切關聯,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均可成為宮外孕發生的罪魁禍首[5-6]。因此,患者在孕前做好各方面的準備以及避免情緒的大起大落可有效的避免患者出現宮外孕的發生。
臨床上對于宮外孕的患者治療方法不盡相同,單通常分為常規的手術治療方式以及藥物治療方式。對于采用手術治療的患者,在手術過程中以及術后的恢復期所面臨的風險相對于藥物治療較大,患者可能出現術后感染等并發癥,因此,藥物治療對于宮外孕患者相對來說較為安全有效。米非司酮對于宮外孕患者的治療過程中可起到抗孕激素的作用,有效的抑制孕酮活性,促進絨毛組織壞死,組織胚胎停止發育,而甲氨蝶呤可阻止滋養細胞的分裂生殖,殺死胚胎,兩者聯合對宮外孕患者進行治療可有效的提高治療效果[7]。本研究顯示,采用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進行治療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9.47%,明顯高于僅采用米非司酮進行治療的患者。
本研究還顯示,采用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進行治療的患者經過治療后的包塊消失時間為(18.3±5.3)d,陰道流血停止時間為(14.7± 6.3)d,腹痛消失時間(7.3±8.2)d,β-HCG值轉陰時間為(12.6±4.6) d,明顯少于僅采用米非司酮進行治療的患者。
綜上所述,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對宮外孕患者進行治療后,患者的治療效果良好,各不良癥狀均在短時間內得到改善。
[1]胡凌云,張唯一,李立安,等.異位妊娠危險因素的臨床調查[J].解放軍醫學雜志,2013,38(5):412-415.
[2]王艷銘,朱艷.異位妊娠發生的相關危險因素及診治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2,15(5):552-554.
[3]張娜.采用不同藥物保守治療異位妊娠效果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30):4997-4998.
[4]唐龍英,徐東英,倪倩,等.異位妊娠發病趨勢和臨床診治分析[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2,28(9):789-792.
[5]李東燕,郝敏.260例異位妊娠患者發病相關因素及預防措施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24):3839-3840.
[6]熊婭.不同劑量甲氨蝶呤保守治療異位妊娠臨床療效觀察[J].醫學信息(下旬刊),2009,1(12):59-59.
[7]葛翠華,陸啟如,郭袁梅,等.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治療異位妊娠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31):4949 -4950.
R984
B
1009-6019(2015)10-01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