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繼強
(牡丹江醫學院 黑龍江 牡丹江 157011)
200例藥品所致神經系統不良反應回顧分析
令繼強
(牡丹江醫學院 黑龍江 牡丹江 157011)
目的:探析藥品所致神經系統不良反應所發生的特征和規律,為日后臨床用藥的合理性提供參考。方法:對我院2014年1月1日至今所收集的200例神經系統藥品不良反應的報告,對其發生不良反應的原因及日后工作當中如何預防、處理等進行了回顧性的分析。結果:200例藥品導致神經系統不良反應報告中,患者中的男性95名,女性105名;由藥品的不良反應導致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不良反應的42例;藥品的不良反應引起的交感和副交的感神經系統不良反應有158例。中樞與周神經系統不良反應的臨床表現多是肢體麻木以及頭痛與頭暈;交感和副交感的神經系統受到損害的臨床表現多是腹瀉以及心悸和嘔吐。結論:應當重視藥源性引起的神經系統損害,醫護人員應做好仔細觀察,力求及時發現,并且對其診治以及預防藥源性引起的神經系統不良反應。
藥品;神經系統;不良反應
由于醫藥事業快速發展與臨床用藥的數量和藥品品種的急速遞增,導致藥品不良反應的現象頻頻發生。根據相關文獻的報告顯示,藥品導致神經系統不良反應約占藥品不良反應總例數的25.80%[1]。因為神經系統的結構相對較為復雜,具有整體性地調節機體機能活動的作用,藥品導致神經系統不良反應除了導致患者的病情不斷加重和延長病期,還有可能導致更為嚴重的后果發生[2]。所以,我院對2014年1月1日至今收集的200例藥品導致神經系統不良反應的報告進全面分析,以充分了解藥品不良反應堆神經系統的損害,從而確保臨床的安全和合理用藥。
以我院2014年1月1日至今收集的200例藥品導致神經系統不良反應報告作為研究的對象,并且運用描述性和回顧性的研究方法,統計分析藥源性引起的神經系統損害的臨床表現和不良反應的藥品分布。
2.1 概況∶200例藥品導致神經系統的藥品反應中,交感和副交感的神經系統損害有158例次,占了79.00%,中樞和外周的神經系統損害42例次,占了21.00%。
2.2 患者性別及年齡分布。200例患者當中男性95例,占47.50%,女性105例,占52.50%。患者年齡為5歲~80歲,平均年齡33.75歲。
2.3 神經系統藥品不良反應的類型分布。一般的病例188例,占了本組病例的 94.00%;新的病例 5例,占 2.50%;嚴重的病例 7例,占3.50%。
2.4 神經系統的損害情況
2.4.1 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系統損害的臨床表現。臨床表現主要是腹瀉以及心悸和嘔吐等(見表1)。

臨床表現 例次(n) 構成比(%)心悸59 36.34嘔吐 20 12.66腹瀉 69 43.67口干 10 6.33便秘 6 3.80其他 4 2.53合計158 100.00
2.4.2 中樞和外周神經系統損害的臨床表現。臨床表現主要是肢體麻木和頭暈、頭痛等。(見表2)。

臨床表現 例次(n) 構成比(%)肢體麻木12 28.57頭痛 9 21.43頭暈 10 31.25其他 17 40.48合計42 100.00
3.1 必須重視藥品導致神經系統不良反應的危害
藥品導致神經系統藥品不良反應的危害具有多面性,除了對中樞神經產生損害,也會危及周圍的神經;病狀除了有神經癥狀,同時也包括精神病樣的發作;其損害程度包括短暫的可逆和長期不可逆病變。所以,及時的發現和診治并且做好預防措施在臨床治療與指導用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
3.2 藥品導致神經系統不良反應中的性別和年齡
不同的性別和年齡對藥物的敏感性存在差異。本研究中200例藥品導致神經系統反應病例當中女性相對較高,而且不同年齡階段的病例存在較大的差異,其中老年人病例最大(165例,占了總病例的82.50%)。這是由于老年人的肝和腎的功能逐步減退,其藥物代謝的酶活性很大程度地降低,而且其神經遞質的滅活較為緩慢,所以老年人是發生神經系統藥物不良反應的高發群體。
3.3 給藥途徑和藥源性引起的神經系統損害
給藥的途徑不一將會深刻影響患者對藥物的吸收、以及代謝和排泄。本研究的結果表明,靜脈給藥途徑居神經系統藥物不良反應的首位。最近幾年,靜脈給藥在我國臨床用藥具有明顯上升的趨勢。一是靜脈給藥發揮療效較快,且給藥量較準;二是靜脈給藥的制劑利潤相對較高;三是患者對與靜脈給藥較為放心[3]。因此,醫護人員應當加強靜脈給藥的技術掌握,從而能夠合理且正確地使用靜脈給藥。
3.4 藥品導致神經系統不良反應中抗感染藥物居首位
本組藥品導致200例神經系統不良反應中抗感染藥物有126例,占了63.00%。其中喹諾酮類發生率最高,占50.06%;頭孢菌素類第二,占19.33%。當前,喹諾酮類和頭孢菌素類的抗感染藥物大量在臨床治療中使用,因為這兩類藥物較容易導致中樞神經系統癥狀發生,所以腦血管病或者癲癇病史的患者應當謹慎使用。
由于藥品導致神經系統不良反應對患者照成極大的危害,所以必須加強對藥品導致神經系統不良反應相關知識的宣傳和培訓,提高醫護人員對藥品導致神經系統不良反應的正確認識與防范意識,降低甚至是避免藥品導致神經系統不良反應的發生,確保臨床治療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經濟性。
[1]趙建忠,晏馬成.105例藥物不良反應分析[J].醫藥導報,2006,(10):1089-1090.
[2]聞滿華.2004-2006年我院抗菌藥用藥分析[J].藥物流行病學雜志,2008,17(5):334-337.
[3]孫定人,齊平,靳穎華.藥物不良反應[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49.
R917
B
1009-6019(2015)10-01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