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瑩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湖南 郴州 423000)
風險管理在普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
李鳳瑩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湖南 郴州 423000)
目的:分析和探討風險管理在普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普外科收治的9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通過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n=45)和對照組(n=45),對照組進行常規管理,觀察組采用風險管理,分析和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效果。結果: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風險發生率和護患糾紛發生率較低,護理質量及滿意率明顯提高,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在普外科護理管理中,采用風險管理模式,能明顯降低普外科風險事件的發生,提高護理質量及護理滿意率,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普外科;風險管理;護理管理
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飛速發展,人們對醫療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醫患糾紛、護患糾紛時有發生,不僅會增加各科室日常管理工作的困難,還會影響醫院聲譽。在普外科管理工作中,由于急診手術較多,病種多而復雜,存在諸多危險因素[1],稍有不慎將引發糾紛。為減少醫患及護患糾紛事件,增強普外科護理風險意識,應深入分析各類風險因素,加強風險管理,不斷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及護理滿意度,從而確保患者早日康復。本文選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普外科收治的9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了普外科護理管理中風險管理的應用效果,現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普外科收治的9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男性患者54例,女性36例,年齡最大為75歲,最小為10歲,平均年齡為(45.7±2.4)歲。90例普外科患者病因有∶胰腺炎、急性闌尾炎、膽囊炎、急性胃穿孔、門脈高壓、小兒腹部先天性疾病、乳腺癌、甲狀腺疾病等。將9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45例和觀察組45例,兩組患者臨床一般資料比較(P>0.05),存在可比意義。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普外科常規管理,觀察組患者采用風險管理方法進行護理管理,具體方法為∶(1)對于患者。針對普外科危重癥患者重點管理,詳細記錄護理巡視情況,檢查患者病床護欄、輪子等。護理人員每日交班時,應提前30min核對床頭交班內容[2]。普外科患者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不良情緒,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及家屬交流,詳細解答患者的疑問,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并告知及落實相關制度,以達到醫患共擔風險的目的。(2)針對護理人員。定期組織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增強護理人員風險管理意識及責任意識,提高護理人員專業知識與技能。針對新入院的患者,護理人員應科學地鑒別和評估風險,時刻保持積極、負責的工作態度,提高自身綜合能力,避免護理工作中出現言語及行為失誤,盡可能將護理風險降低至零。(3)針對普外科應急處理。普外科急診手術多,病種復雜繁多,應創建專項風險防范和應急方案,如患者滑倒、墜床、感染、病房突然停電停水等,科室人員應掌握所有應急措施,并定期進行專業培訓。(4)針對管道。留置導管是治療和病情觀察的重要手段[3],護理人員應加強對各種導管的觀察及護理,避免導管出現堵塞、脫出等現象,定期按時評估拔管指征,避免因留置導管時間長導致交叉感染。
1.3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在接受治療和護理過程中,統計發生風險的例數,護患糾紛不良事件等,并通過問卷形式調查收集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情況,以此總結護理管理效果。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對本組研究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采用(%)表示計數資料,觀察組和對照組組間經x2檢驗;以(x±s)表示計量資料,經t檢驗,以P<0.05代表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風險發生率、護患糾紛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且護理滿意率及護理質量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護理效果差異顯著(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詳見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臨床效果比較
風險管理是在風險發生之前通過一定的措施、手段達到預防風險的管理方式[4]。目前認為,醫療風險無處不在,加強醫療風險管理,有利于規避和消除風險,減少因風險造成的經濟損失。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醫院護理質量提出了更高的水平,在普外科中加強風險管理顯得尤為重要。
采用風險管理,有利于確保患者利益,增強醫護人員的風險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使醫護人員學會如何快速、高效地識別風險、發現問題及解決風險隱患;以患者為中心,做到全心全意服務,打破傳統護理管理模式的弊端,建立和諧良好的護患關系,有利于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改善臨床癥狀,提高護理質量與滿意率,從根本上消除醫療風險,減少護患糾紛事件。綜合來講,在普外科中應用風險管理,能提升護理質量及滿意率,改善護患關系,降低護患糾紛事件發生率。在風險管理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做到正確評估護理風險,增強風險意識與責任意識,強化專業知識與技能,科學有效地預防和規避風險,確保醫療工作順利開展。
在本組研究中,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管理,觀察組采用風險管理方法,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率及護理質量明顯提高,風險和糾紛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可見采用風險管理,能有效提升護理質量和護理滿意率。
綜上所述,在普外科護理管理中應用風險管理,有利于降低護理風險,減少護患糾紛事件,增強醫護人員專業技能,為患者提供更加系統、全面、優質的護理服務,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1]袁倩倩,謝唯雙.普外科護理管理中風險管理的應用體會[J].價值工程,2013,11(33):108-108,109.
[2]陳穎.護理風險管理對普外科護理管理中效果的影響[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10(10):35-36.
[3]包彩華.風險管理在普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10):103-104.
[4]彭愛榮.風險管理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實施效果評價[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8):87-88.
R473.6
B
1009-6019(2015)10-0235-02
李鳳瑩,出生年月:1987年12月10日,性別:女,籍貫:湖南郴州,工作單位: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科室:護理部,職稱:初級,學位:學士,研究方向:護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