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民赫
(吉林省集安市醫院麻醉科 吉林集安 134200)
探討肛腸手術中骶管麻醉聯合亞甲藍及局部浸潤麻醉聯合亞甲藍的麻醉效果
金民赫
(吉林省集安市醫院麻醉科 吉林集安 134200)
目的:探討與分析骶管麻醉聯合亞甲藍及局部浸潤麻醉聯合亞甲藍在肛腸手術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80例肛腸手術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的麻醉方式采用局部浸潤麻醉聯合亞甲藍,觀察組的麻醉方式采用骶管麻醉聯合亞甲藍,對兩組麻醉效果及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對比。結果:觀察組止痛效果及術中肌松滿意度評分均優于對照組,而觀察組尿潴留發生率高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骶管麻醉聯合亞甲藍在術中肌松效果好,有明顯的止痛效果,而局部浸潤麻醉聯合亞甲藍操作簡單,術后并發癥少,可根據具體情況采取個體化麻醉方案。
肛腸手術;骶管麻醉;亞甲藍;局部浸潤麻醉;麻醉效果
肛門局部神經末梢非常豐富,齒狀線以下受體神經支配,感覺極為敏銳,特別是對疼痛有特殊的敏感性。因此肛腸疾病實施手術時的麻醉對整個治療過程顯得格外重要。以往在肛腸手術中多以局部麻醉為主,而近幾年骶管麻醉廣泛應用與肛腸手術,本次研究主要探討肛腸手術中骶管麻醉聯合亞甲藍及局部浸潤麻醉聯合亞甲藍的麻醉效果,具體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將2013年5月-2014年4月在我院行肛腸手術的28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作為本次探討的資料,其中男130例,女150例,年齡為15-76歲,病程為2d-26年;外痔58例、Ⅲ-Ⅳ度混合痔76例、肛裂54例、肛瘺46例、肛周膿腫43例、肛乳頭瘤3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肛腸疾病診斷標準,均排除伴有嚴重全身合并癥者;過敏體質、瘢痕體質及多種藥物過敏者;不能耐受麻醉、骶管麻醉失敗者及骶管畸形者;排尿困難或前列腺增生者;哺乳、妊娠婦女等。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140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均無明顯差異(P>0.05),可分別采取不同麻醉方式進行麻醉效果對比。
1.2 方法
對照組的麻醉方式采用局部浸潤麻醉聯合亞甲藍。觀察組的麻醉方式采用骶管麻醉聯合亞甲藍。局麻藥混合液由0.5%布比卡因20ml+適量1:20萬U腎上腺素配成。
對照組: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或左側臥位,肛周皮膚消毒后,常采用四點浸潤麻醉法,即按時鐘3、6、9、12時位,在距肛緣1.0~1.5cm處,先做皮內和皮下浸潤,垂直進針,邊進針,邊注藥,然后退針至皮下,再改變方向,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注射,即一個注射點沿三個方向注藥,四點麻醉法為12個方向注射。針刺深度先入肛門外括約肌皮下層,淺層、深層,用左手食指插入直腸內作導向,以防針尖穿刺透腸壁,深度約為3cm,直達直腸黏膜下層。如此張力性匍形浸潤,既達到肛門括約肌松弛和麻醉,又不造成肛門部水腫和變形。
觀察組:患者取俯臥位,常規消毒肛周皮膚消毒和進行局麻,用8號長針對準骶裂孔刺入,直抵骶骨后稍退出后改為30-45°的傾斜角度緩慢進針,當感覺出現落空感時立即停止進針,回吸無血液和腦脊液時緩慢注入5ml局麻藥混合液,觀察5分鐘后若無異??勺⑷胗嘞滤幰?,觀察10-15分鐘后麻醉平面達S3-S5且肛門松弛后可變換體位。
術后處理:兩組患者在手術結束時均于創面注射亞甲藍混合液(10ml注射用水+0.5%布比卡因5ml+2%亞甲藍2ml配成),距創緣4mm進針至皮下,沿創緣及肛緣緩慢注射一周,輕揉2-3分鐘以促使藥液均勻彌散,勿留空隙。術后3天飲食宜全流食,術后首次小便前輸注液體<700ml,3天后采用坐位超聲霧化熏洗儀每日局部治療一次,治療7天。連續3周每周復查一次。
1.3 觀察指標
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術中肌松評分及術后鎮痛效果評分;觀察患者術后有無不良反應,如頭痛、頭暈、心率增快、血壓下降、呼吸急促、尿潴留等毒性反應。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均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值±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當P<0.05為差異顯著性,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麻醉效果對比
采取骶管麻醉聯合亞甲藍的觀察組患者術中肌松效果及術后不同時間點的鎮痛效果均優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所示:

表1 兩組麻醉效果對比
2.2 兩組不良反應對比
兩組術后均出現尿潴留,未見其他不良反應。觀察組患者術后出現尿潴留例34(24.2%),對照組術后出現尿潴留例15(10.7%),組間對比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所示:

表2 兩組不良反應對比
肛腸疾病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臨床上把一系列相關的手術稱為肛腸手術[1]。肛腸手術術后易出現疼痛,主要由于手術切割切口時損傷到組織和神經后產生的損傷細胞(即炎性細胞),而炎性細胞釋放的炎性介質就是致痛因子[2]。而術后切口的疼痛也與麻醉方式選擇不當或麻醉效果不佳有關。
本次研究主要對肛腸手術的不同麻醉方式的麻醉效果進行探討,結果顯示,觀察組骶管麻醉的肌松效果及術后鎮痛效果優于對照組(P<0.05)。因術后疼痛可反射性的引起尿道和肛門括約肌痙攣而導致排尿不暢和尿潴留,觀察發現兩組患者均出現尿潴留,但對照組出現尿潴留的患者明顯少于觀察組(P<0.05)。總之,肛腸手術選擇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能完全起到鎮痛的效果,局部浸潤麻醉簡單易行,術后尿潴留發生率低。骶管麻醉操作要求高,肌松和鎮痛效果顯著,病例選擇較為嚴格,即便術后尿潴留發率高于局部浸潤麻醉,經引導、熱敷及新斯的明學位注射后可自行排尿??梢?,麻醉方式的選擇可根據病情實行個體化的止痛方案。
[1]丁萌一.骶管麻醉聯合亞甲藍在肛腸手術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01:59-60.
[2]李獄,黃祖仁,王小林,杜麗娜.不同麻醉聯合亞甲藍進行肛腸手術的臨床對照研究[J].西北國防醫學雜志,2011,02:94-96.
R322.4+5
B
1009-6019(2015)03-01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