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跳脫”作為一種修辭手法,這種語言的“急收”(或叫“煞話”),能充分調動審美主體知覺的能動性,推動審美主體進行再創造,從而使對象的內在意蘊更加豐富、更加深厚和雋永?!疤摗鞭o格的運用是魯迅小說語言的一個亮點?!蹲8!分校八氖濉钡脑捳Z方式體現了“跳脫”辭格的表達效果。
關鍵詞:《祝?!?“四叔”話語 “跳脫”辭格 語用藝術
《紅樓夢》第九十七回寫寶玉被騙與寶釵結婚。當賈府張燈結彩、慶賀新婚大喜之日,也正是黛玉倒在病床結束生命之時。小說這樣描寫黛玉臨死時的情景:
探春過來,摸了摸黛玉的手已經涼了,連目光也都散了。探春紫鵑正哭著叫人端水來給黛玉擦洗,李紈趕忙進來了。三個才見了,不及說話。剛擦著,猛聽黛玉直聲叫道:“寶玉,寶玉,你好……”說道“好”字,便渾身冷汗,不作聲了。紫鵑等急忙扶住,那汗愈出,身子便漸漸的冷了。
曹雪芹寫死前的林黛玉只叫了兩聲“寶玉”,剛說到“你好”的“好”字便不作聲了。這一簡潔之筆,字字充滿了血淚。它以極短的很不完整的半句話,令人聯想起很多復雜的意思。它極大地調動了讀者的感情和對黛玉一生經歷及其思想性格的聯想。憑借讀者的體驗,你可以把黛玉未說完的“你好”補充為“你好狠心”或“你好薄情負義”等。盡管這樣,我們也不能希望小說把“你好……”補全。原型未說完的半句話,較之我們主觀設計的“完整”語句,含義要豐富得多,感情要深沉、復雜得多!
像這樣在語言運用時,由于特殊的語境,如語意的含蓄,“心思的急轉,事象的突出等等,有時半路斷了語路”,修辭學上叫作“跳脫”。跳脫的修辭現象在語言形式上雖是殘缺不全,或是間斷不接,仔細領會,卻“起到不完整有完整以上的情韻,不連接而有連接以上的效力”(陳望道《修辭學發凡》)?!安豢险f盡而詘然輒止,使人得其意于語言之外”者,可以稱為“跳脫”的“急收型”。這種“急收”,或叫“煞話”,實際上是在語言方面對于美學的“完型規律”的運用。它充分地調動了審美主體知覺的能動性,推動了主體進行再創,從而使對象的內在意蘊更加豐富、更加深厚和雋永。在一定的語境中,有時使用與不使用“跳脫”進行修辭,其表達效果往往會大相徑庭。
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魯迅先生不僅是一位偉大的文學家,而且也是一位卓越的語言藝術家。在刻畫人物時,他善用修辭來增強表達效果,其中“跳脫”辭格的運用可以說是魯迅小說語言的一個亮點。下面,以《祝?!窞槔覀儚摹八氖濉钡脑捳Z方式來看一看“跳脫”辭格的表達效果。
李歐梵認為:“《祝?!肥囚斞感≌f中最強烈的悲劇描寫的作品?!痹谶@部短篇小說中,魯迅先生挑開了很少為世人所知曉的生活一角——農村婦女創傷累累而又麻木愚鈍的內心世界,揭示了那病態社會中“畸形道德”的虛偽與殘酷,揭露了封建禮教和封建迷信的吃人本質。小說中的“四叔”,便儼然是封建禮教的化身。
《祝?!穼Α八氖濉敝欢啵恼Z言更是只有寥寥六句。第一處:文章開頭,寫祥林嫂在魯鎮年底人們祝福的忙碌中凄慘地死去,得知消息的“四叔”且走且高聲罵道:“不早不遲,偏偏要在這時候——這就可見是一個謬種!”第二處:祥林嫂首次到魯家做工不久,得知祥林嫂夫家的堂伯在河岸“徘徊”時,“四叔”皺眉道:“這不好,恐怕她是逃出來的?!钡谌帲寒斚榱稚┢牌艁眙敿医邢榱稚┗丶也⒂懸獌合钡墓ゅX時,“四叔”說:“既是她的婆婆要她回去,那有什么話可說呢。”第四處:祥林嫂中途被婆家劫走后,“四叔”說:“可惡!然而……”第五處:祥林嫂被劫走,衛老婆子來魯家“說說清楚”了。她還未開口,“四叔”甩出了兩個字“可惡!”第六處:在衛老婆子道歉、賠罪,又講了一大堆好話之后,“四叔”說了一句:“然而……”
從“四叔”的話語方式來看,短短的六句話中后三句“可惡!然而……”“可惡!”“然而……”都是極短的很不完整的半句話,那么他為什么不表達完整?那咽下去沒有說完的話要表達什么意思?這不禁會讓讀者聯想起很多復雜的意思。它極大地調動了讀者對“四叔”內心世界的聯想。在這里,魯迅先生就是巧妙地運用了跳脫的修辭手法,來完成對“四叔”人物形象的塑造,從而表現小說的主題。
讓我們一起來分析。
祥林嫂首次到魯家做工,中途被婆家劫走后,“四叔”只說了一句“可惡!然而……”“四叔”是辛亥革命時期農村地主階級的代表人物,長期的主人地位造就了他極端愚妄專橫的性格特征。他和封建制度的血緣關系就是因為這制度滿足了自己最粗俗的物質利益的追求,因此,捍衛這種制度,保全自己的物質利益才是他生命的唯一意義和根本要求。這里,“四叔”那咽下去不曾說出的話,我們大概可以推知其意:一幫山里人來劫祥林嫂,特別還有中間人衛老婆子合伙,把魯家“鬧得沸反盈天的”,這不免使“四叔”感到有損自己的尊嚴和役使的利益。
然而一想到祥林嫂私自從婆家跑出來,有違家規,有失婦道,她的婆家有權處置守寡的媳婦,他就不好再說什么了,“然而”的未盡之言是對祥林嫂被婆家處置的認同。其言行,完全是封建衛道士的嘴臉。為什么這樣說呢?我們來分析,文中說“四叔”是一個“講理學的老監生”,是一個封建文化浸淫頗深的人。從他書房里擺放在書桌上的《近思錄集注》《四書襯》《康熙字典》和高掛著的、朱拓的、被道士們神化了的陳摶老祖所寫的“壽”字,以及他敬天尊祖祈靈于鬼神的祝福活動都可以看出其思想的守舊與反動;墻上懸掛的半副對聯“事理通達心氣平和”是想標示主人的品行修養和處世態度,但對屢遭不幸的祥林嫂,“四叔”卻是厭惡、憎恨,是蔑視、侮辱,是冷漠、冷酷,這種行為態度既不見其“通達事理”,也看不出“心氣平和”;“他雖然讀過鬼神者二氣之良能也”這樣具有唯物氣味的話,然而卻“忌諱極多”;他大罵康有為,是因為亂了綱常,他歧視祥林嫂,是因為敗了名節。因而,祥林嫂初到魯鎮:四叔皺了皺眉,嫌她是個寡婦;估計她逃出婆家:“四叔”皺一皺眉,厭她僭越族權;祥林嫂再到魯鎮,“四叔”照例皺眉,恨她改嫁敗俗。因此,當喪夫亡子、無處皈依的祥林嫂再到魯家幫傭時,“四叔”除了給予她精神上的歧視——罵她“傷風敗俗”“不干不凈”之外,還完全剝奪了祥林嫂作為一個女人在“祝?!睍r祭祀的基本權利,將祥林嫂禁錮在封建禮教的精神牢籠里,直至她一步一步走向死亡的深淵,然而死非其時,最后又被咒為“謬種”。通過以上的分析不難看出,“四叔”此處的急收,不正表現了他那道貌岸然的神態和封建衛道士的典型性格嗎?
第二個“可惡”“然而”是分兩次說的。完成了劫持任務,衛老婆子來魯家“說說清楚”了。她還未開口,“四叔”先甩出了個“可惡”。這兩個字顯然是對劫人以后又來的衛老婆子說的:一是說衛老婆子不該給魯家推薦一個不守封建禮教的人來;二是罵她既當“介紹人”又當劫持者的鄙污,憎她介紹“逃婦”來又合伙劫其去,敗壞了自己的門風。“然而”是在衛老婆子道歉,又講了一大堆好話后說的。這里的未盡之言,我們不難揣測:這時“四叔”心里已然是無可奈何的態度,于情于理這樁事也符合封建法度,暗示再找一個像祥林嫂一樣勤快能干的人很難。
應該說,這兩個“可惡”“然而”是本文中畫龍點睛的妙筆??此坪唵蔚陌藗€字,卻能集中體現“四叔”面對事件沖突時的心理活動,揭示其性格本質。其中有中小地主的對家門面子的維護的虛榮,也有知道祥林嫂被抓而只掃自家門前雪的冷漠,還有對所謂的封建法度的奴順和衛護等種種特征。
“跳脫”作為一種修辭手法,從古至今一直都在沿用,《目錄論文》中說:“常論古樂府以跳脫斷缺為古,是已。細求之,語雖不論,意卻相屬,增減它不得,此時何故意雖不屬,而其長短起伏,合之自成片段,不可得也。”由此可知“跳脫”這種修辭手法的表達作用。因而,在文學作品中如能恰當使用“跳脫”的修辭,會收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表達效果,魯迅先生的作品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基金項目:本文系內蒙古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修辭審美學視域下的現代經典文學文本閱讀研究”(批準號:2014B085)的科研成果之一
作 者:劉麗麗,包頭師范學院文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語文課程與教學論。
編 輯:魏思思 E-mail:mzxsws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