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慶富
前不久,北京大學發布《關于撤銷于艷茹博士學位有關情況的通報》。通報稱,世界歷史專業博士畢業生于艷茹發表的論文存在嚴重抄襲行為,決定撤銷其博士學位。于艷茹本人也承認抄襲。(見《北京青年報》)
于艷茹發表在《國際新聞界》2013年第7期的論文《1775年法國大眾新聞業的“投石黨運動”》存在嚴重抄襲。該論文發表時,于艷茹為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在讀博士生。同年7月,于艷茹從北京大學畢業并獲博士學位后進入中國社科院世界歷史研究所博士后流動站。像這種博士研究生已經畢業很長時間,又因為論文抄襲被撤銷學位的事情并不多見。
學術論文抄襲,是嚴重的學術不端行為。誠信是學術的“生命線”,不可逾越。一個學者必須時刻將學術誠信牢記于心。學者抄襲論文就喪失了學術誠信,是嚴重的學術失信問題。
不論做人還是做學問,誠信都是本分。毫無疑問,抄襲者必須受到嚴肅、嚴格懲處。事實上,抄襲學術論文的不僅有學生,也有教師,甚至有大學教授。毫不夸張地說,各式論文造假在中國已是一種普遍現象。論文造假現象日益嚴重,折射高校學風日趨浮躁,也是全社會的不幸。只有讓抄襲者為抄襲行為付出沉重代價,才能讓學者在內心樹立起牢固的學術誠信觀念,構筑起堅不可摧的學術道德堤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