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展示】
于敏,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89歲,核物理學家,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被譽為“中國氫彈之父”,2014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在中國核物理的幾位開創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沒有留學背景的人。在氫彈的理論探索中,于敏幾乎從一張白紙開始,依靠自己的勤奮,舉一反三。他克服重重困難,自主研發,解決了氫彈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礎問題。1967年,中國完成了氫彈核爆實驗。從原子彈到氫彈,中國只用了兩年零八個月,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在氫彈研制過程中,于敏提出了從原理到構型基本完整的設想,成為中國氫彈研制中的關鍵人物。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于敏放棄了個人熱愛的基礎物理專業,此后30年一直隱姓埋名。于敏一生只公開露面過兩次,一次是1999年,國家為兩彈一星元勛授獎,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國家科技獎頒獎,于敏成為最高科技獎的唯一獲得者。
【素材解讀】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僅從媒體上廣為流傳的“世界上只有兩種氫彈,一種是美國氫彈,一種是于敏構型的氫彈”說法中,人們就不難知道于敏院士在世界上的影響力。然而,就是這樣的科學家,30年來一直隱姓埋名,默默地用智慧,用一種無堅不摧的愛國精神,書寫出了發自內心的對國家的愛。
【適用話題】
感動、愛國、敬業、默默奉獻、高山仰止,景行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