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串提子真紅,準保甜!”“這個瓜真大,肯定香!”黑龍江省大慶市大同區八井子鄉西干線采摘園里,游客爭相采摘自己中意的瓜果。雖然采摘的瓜果價格比市場高出一截,但現摘現吃的新鮮勁兒還是讓游客喜不自禁。
大批游客的到來,讓采摘園區的農戶大賺了一把。任忠文家有2棟采用溫控技術的溫室鮮桃,錯時上市延長了采摘期。“每天來采摘的游客不斷流,一年收入10萬元輕松加愉快。”天天數鈔票,任忠文樂得合不攏嘴。
通過采摘園穿針引線,還讓100多家農家特色餐飲店扎堆大同區受益。小笨雞、殺豬菜、燉江魚、坑烤,地道的農家美食讓城里人采摘之余大飽口福。農夫飯莊的掌柜是八井子鄉農民崔浩,100多平方米的小別墅能放10張桌,一次能接待100多位游客,飯店的收入加上棚室采摘的收入,一年收入二三十萬不成問題。全區像崔浩這樣搞“多種經營”的農戶,年人均收入都在2萬元以上。
近年來,大同區加大引導、扶持、服務力度,咬定以棚室為主的設施農業不松口。到2014年底,全區棚室總量突破8.1萬棟,果蔬總產量達30萬t,產值12億元,成為龍江西部最大棚室基地。區委、區政府趁勢精心做局,把特色旅游休閑觀光作為富農“硬手段”,千方百計放大設施農業載體效應。截至目前,已累計投資近億元開發景區景點,完善基礎設施,開通采摘體驗、觀光娛樂、休閑度假等5條精品旅游線路,重點建設了八井子農業科技主題公園、高臺子松基三井教育基地等43處景區景點,大同特色農業觀光旅游被裝扮得美不勝收。
“吃農家飯、住農家屋、游農家景、享農家樂”,每到周末,遍布大同區的采摘園停滿各色車輛,成了大慶市民周末休閑的時尚“風情”。
據了解,大同區每年僅接待采摘游客就已超過10萬人次,農民或直接或間接增收3000萬元。
(來源:黑龍江農業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