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目前我們處于一個互聯網極度盛行的時代,而網站則被各大公司視為爭奪利益高地的第一戰場,網頁設計的重視程度被前所未有的抬高并作為自我展示平臺的核心。在網站頁面設計這一方面,優秀的設計師可以充分利用用戶的使用習慣來為自己的企業形象增光添彩,增加用戶粘度,吸引更多流量。互聯網從誕生至今,網站人機交互的方式一變再變,從最初的利用穿紙帶輸入計算機發展至今天的手指觸摸屏幕進行交互,這種人機交互方式也在隨著科技的進步進行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毋庸置疑,當今人機交互相比之前的操作行為更加友好,簡易度大大提高,視覺欣賞性前所未有的驚艷,由此頁面設計也成為了網站設計的核心工作。而認知心理學在人機界面中則有著很深入的研究成果,并且頁面設計同樣屬于人機界面的一個類別,所以認知心理學依然可以在這一方面提供理論上的幫助。
企業和用戶之間最直接的媒介載體就是網站,而網站頁面則是以最直觀的形式呈現在用戶面前。網頁視覺對網站的推廣、用戶的信息聚合及分享,乃至工作生活都有著極大的影響。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用戶對網頁的瀏覽需求也在逐步提高,不僅希望看到制作精美的畫面,還盼望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快速找到自己最需要的內容,所以,網頁設計的核心就是將自己所想展示的東西最快最準的傳遞給用戶(見圖一)。
網頁設計屬于多學科交叉研究內容,一個優秀的網站需要通過優化頁面布局,設計出簡潔明了的頁面導航,去促進用戶高效認知,取得最佳效果的反應和記憶。認知心理學在這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通過對認知心理學的理論分析及應用,可以達到提高網站頁面的質量、增強網頁可用性、便捷性,提高用戶興趣,使用戶的情感需求得到滿足的目的。
二、網頁設計中的認知心理學概念
認知心理學在西方興起于20世紀50年代,在20世紀70年代成為了西方心理學的一個研究方向分支。它主要研究人的高級心理過程,主要包含注意、表象、記憶、語言和知覺等方面。在網頁設計中則主要是對感知覺、記憶、注意等一系列心理活動的分析得出結論,并把其成果融合進設計環節,使設計出來的頁面能夠更好的被用戶所接受,從而使網站更加貼近用戶,增加用戶黏性,占據更多市場份額。
現今的互聯網站已經懂得了以用戶為中心進行設計,但如何設計、如何以用戶為中心,并沒有一個具體上的標準,這一切都需要定位用戶以及用戶的使用環境,本文以認知心理學相關理論為指導,試圖探索出一條可以滿足用戶心理需求的網頁設計模式。
三、認知心理學在網頁設計中的應用
(一)網站設計中的感知覺
感知覺是外部環境對人體感官造成刺激后所反映給大腦的經驗,這些感覺器官包括人的視覺器官、嗅覺器官、聽覺器官等等。它們把外界所接受到的刺激反映給大腦然后轉化為人的認知經驗,比如花的香味、火車的聲音,這些都是大千世界所反映給大腦的一種信息,這種信息大多數是通過視覺以及聽覺所接收到的,所以在網頁設計研究中,視覺和聽覺系統的感知覺信息加工是我們重點探究的領域。
模式識別,所謂模式識別也稱為一種刺激結構,它按照若干元素以及一定的關系形成。可以說它是多種刺激的組合,也是屬于認知心理學研究范圍內的重要內容,它作為人類認知改造世界的重要途徑,和人類的感知覺、記憶、模仿、學習等心理活動過程聯系相連。舉個例子來說,世界上上億的人口,每個人的長相皆為不同,而組成一張張人臉的面部器官就構成了人的面部模式識別。有些模式會比較簡單有些則頗為復雜,在人體的各種感覺器官通道內都包含著各類模式識別。
在網頁設計的研究范疇中,因為網頁主要是提供給用戶視覺信息,所以主要討論范圍還是在視覺這一塊。在一個網站頁面中,頁面內的各種元素以一定的規律所結合編排,這種頁面構成了一個網站,而不同的網站則有著不同的模式識別。模式識別是一種整合歸納以及再認知的過程,它依賴于用戶對識別對象曾經的固有認知,這種認知包括過去的主管產品認識、知覺風險、情景攝入、購買經驗產品差異感知、對正確決策的需求、對最佳決策的欲望、可供選擇的產品等等。
(二)網站設計中的注意
注意即為關注,用戶在瀏覽網頁時可能一個頁面會有許多模式等待用戶識別,而在這眾多模式中所注意到的一個,并投入精力集中在這一個上面,就是注意。這也是人類大腦選擇處理信息的一個過程,把所有接收到的信息按重要性依次排列,優先處理關注程度高的信息,使大腦減輕負荷。注意有五個特點,第一點就是七加減一理論,一個人在正常情況下同一時間只能夠關注到七個左右的信息源,。第二點就是關注精力的有限性,人在一定的時間段內關注能力是有限度的,這是人類大腦的局限性所在。第三點為注意區域的不規律性,經研究發現,人的視覺器官總是會習慣性的關注網站頁面左上角的內容,而右下角則是最不敏感區域(見圖二)。第四點是人的動機會制約視覺器官,當用戶下意識的想搜索某件信息時,注意力會能夠得到引導性的調動。最后一點是人的知覺范圍能夠影響自我的注意范圍,人的視覺不能夠注意到超過視覺閥值范圍以外的內容。
對于網頁視覺設計師來說,要懂得利用好用戶注意的持續性注意規律,一般成年人關注一件事物的時間理論上不會超過四十五分鐘,也就是說人的注意力和精力是有限度的。人對于簡單的刺激源能夠保持較高時間的關注度,并且也最具興趣。所以在頁面視覺信息編排上要盡量使用簡潔明了的元素,把要突出表現的信息簡單化,在交互過程中簡化操作步驟,使用戶感覺到頁面的友好,減少精力的消耗。在這一點上電商網站最具有代表性,以天貓網為例(見圖三),如何能在上千萬件商品中使用戶能夠在最快的時間內找到所想要尋找的商品,這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是設計師能夠運用設計手段主動刺激到用戶的視覺注意,其他大部分內容需要用戶依靠自我本身意識主動尋找。所以網站要使用戶操作步驟盡可能的簡單化,減少用戶的困惑感,針對不同的用戶群體做出投其所好的設計。
注意是人類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項功能,是人類正常學習生活的前提和保障,設計師要針對這一點在設計過程中多加思考。
(三)網頁設計中的記憶
記憶是指曾經發生的事情在人的大腦中所留下的反映,這種反映包括曾經體驗過的經歷,學習過的知識,感知過的事物以及思考過的問題,是對刺激信息的加工過程。這些信息經過加工后一部分可在大腦中作為長期記憶保留下來。記憶是人類作為智慧生物的重要證明,正因為記憶的存在,人類社會才會一代代發展至今,前人所發明創造出的寶貴財富才得以一代代傳承。記憶除了長期記憶以外,還有瞬時記憶和短時記憶兩種。
三種記憶對于人類大腦有著不同的功能。三者之間聯系緊密,構成完整的記憶結構,下方圖標可簡要概括此結構(見圖四)。
根據這三種記憶的不同特點,在網頁設計環節當中要充分利用,總的來說就是減少無用信息的數量,并采用大多數用戶能夠輕松接受的方式,把有用信息運用設計手法層次分明的展示出來。男性用戶和女性用戶在記憶方式上也存在區別,女性更擅長陳述性記憶,而男性更偏向語義性記憶,善于運用邏輯分析能力,擁有更強的自控和支配能力。所以相對來說,針對用戶群體的不同,網頁的設計側重點也會隨之而變,在網站設計初始,就要根據用戶群體選擇更加適合的設計方法。
認知心理學對網頁設計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把相關理論研究成果合理運用在網頁設計領域,不僅可以使設計師更加便捷準確的把握用戶心理,也會使用戶在使用網站時更加輕松、快捷,減少不必要的時間損失,并獲得情感上的滿足。
參考文獻
[1] 孫守遷,羅朱.《人機界面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
[2] 庫珀.軟件觀念革命——交互設計精髓[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5
[3] 劉志.網站策劃師成長之路[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
[4] 霍克曼.瞬間之美:Web界面設計如何讓用戶心動[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 2009
個人簡介
郝煜辰 自由設計師 2014.6 畢業于昆明理工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獲取藝術碩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