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麗
【摘要】本文對不同研究方向的英語專業研究生在課堂內的外語交際意愿(WTC)進行了調查,分析了不同教師、課程及課堂小組討論方式對不同方向英語專業研究生英語交際意愿的影響。研究采用了調查問卷、訪談及田野日志等多種手段進行調查與研究。
【關鍵詞】外語交際意愿 英語專業研究生 訪談
一、引言
交際教學法現在受到了越來越多的英語教師的青睞,Ellis(2013)指出“交際教學法教學成功的關鍵在于學生是否有強烈的交際意愿(WTC)”,那些在課堂內交際意愿更強的學生,能夠在交際教學法課堂上獲益更多。D?rnyei也曾提到應該把培養學生的交際意愿作為教學的重要目標。交際意愿是外語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早在1987年,McCroskey 和 Richmond將交際意愿定義為“個人樂意進行交流的可能性”。在二語交際領域中,McIntyre等又給出了更為確切的定義:“在某一特定時刻與某一人或某些人使用二語開始談話的準備狀態”。交際意愿代表了一種心理上準備使用二語的狀態。該研究目的在于調查與研究外語學習者—英語專業研究生各方向學生課堂內的外語交際意愿。
二、相關研究
近年來,國內外有許多研究者探究外語學習者的交際意愿。Yashima在2002年研究了在日語語言環境下,學習者的外語交際意愿。研究結果表明,學習者的交際意愿狀況對其語言成績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在國內,楊華(2013)探究了593名非英語專業大學生在課堂上的外語交際意愿,結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因而,基于研究結果他還提出必須把培養學生交際意愿與大學英語教學體系相結合。之前很少有研究調查英語專業研究生的外語交際意愿。本研究將使用多種定性的研究手段即問卷、訪談及田野日志探究英語專業研究生各方向學生的課堂內外語交際意愿。該研究主要回答以下三個問題:
1.英語專業研究生各方向學生在課堂內的外語交際意愿現狀是什么?
2.影響這些學生的外語交際意愿的原因是什么?這些因素是怎樣影響學生的交際意愿的?
3.這些學生是如何看待他們現在的交際意愿狀況的?
三、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9名某大學英語專業研究生一年級學生。他們的專業方向分別為商務英語、英語翻譯和英語教育,每個專業方向隨機抽取了三名同學。在進行訪談和田野日志觀察之前,首先對9名研究對象發放了調查問卷來收集他們的基本信息,例如:性別、年齡、專業及英語水平等。隨后研究者與9名研究者分別進行了半結構化訪談,訪談共有10個問題。研究者對每一次訪談的內容都進行了錄音,隨后轉錄成文字以便分析。在訪談結束之后,研究者分別跟隨9位受訪者到其各自的課堂,以及三個專業共有課程的課堂上進行田野觀察,記錄其在課堂上的表現。田野日志一方面可以補充受訪者在訪談時忽略的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以此檢測受訪者訪談內容的真實可靠性。
四、結果與討論
1.關于英語專業研究生三個研究方向學生課堂內的外語交際意愿狀況。在受訪的九名學生中,有三名(33.3%)表示在課上自己愿意主動與老師用英語交流或者主動回答老師的提問;有五名(55.6%)學生認為自己是否主動與老師交流要看情況而定;僅有一名(11.1%)受訪者表示自己一點也不愿意在課上與老師交流。但是當談到在課堂上他們是否愿意與同班同學交流的時候,其中八名(88.9%)受訪者都表示自己很樂意用英語與同學進行交流。這一結果支持Mohammadian(2013)的研究,其研究結果顯示學生更喜歡在小組討論時與同伴進行交流。
2.影響學生在課堂內外語交際意愿的因素。(1)不同的教師、課程都會對學生的課堂內交際意愿產生影響。受訪學生表示當課程本身很有趣時他們就更愿意在課上用外語發言,反之他們則保持沉默。他們還談到,如果授課老師只是照本宣科,他們是不愿意參與到課堂討論中的;但是如果老師能夠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他們是很愿意與老師互動的。(2)在小組討論中,學生的交際意愿更強烈,但也會受到小組組員的數量以及小組成員之間的熟悉度的影響。九位受訪者都認為小組討論的人數不應過多。至于小組成員的熟識度方面,大家觀點各異。(3)不同的學習階段和不同的研究方向也會對學生的交際意愿產生影響。有五名(55.6%)受訪者談到自己現階段與本科階段相比在課上更愿意交流了。另外四名(44.4%)表示他們與本科階段相比交際意愿變弱了。在談到研究方向問題的時候,有八名(88.9%)同學認為研究方向會對他們的交際意愿有影響。根據研究者的田野觀察數據也可以看出商務英語方向的學生課堂內交際意愿最為強烈。本研究所探討的以上幾個因素均為外部原因,這與Yashima (2002)所做的研究不同,他的研究主要探討了影響交際意愿的內部原因,例如:動機,焦慮以及羞怯等。
3.學生是如何看待他們現在的交際意愿狀況的?九名受訪者中僅有三名(33.3%)學生對自己的交際意愿狀況還算滿意,但是仍需要改善提高。其余的學生都對自己的交際意愿現狀不滿意。他們都希望自己在今后能夠在課上表現出更強的交際意愿。
五、結論與不足
本研究結果表明在進行小組討論時學生的外語交際意愿更強,但與老師交談時的交際意愿就相對較弱。但是本研究樣本數量相對較少僅有九名學生,今后的研究可以訪談更多學生,使結果更具可信度。
參考文獻:
[1]楊華.課堂環境下中國非英語專業本科生英語交際意愿研究[D].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