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縣2014年同步小康創建工作綜述"/>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文丨張周虎
這一年,同步小康在提質
——水城縣2014年同步小康創建工作綜述
文丨張周虎
通過堅持領導重視、堅持突出重點、堅持政策落實等“九個堅持”,2014年,貴州省水城縣經濟水平全面提升、經濟活力全面激發,實現了同步小康的整體提質。
2014年以來,貴州省水城縣積極探索創新工作方法,切實采取超常規、強有力的工作措施,著力在“九個堅持”上下功夫,實現了同步小康的整體提質。
堅持領導重視,強化各方面保障措施。水城縣委主要領導多次強調:“同步小康創建工作怎么重視都不過分”。縣委、縣政府對同步小康創建工作重視到位,主要領導經常了解工作情況,縣委定期召開常委會研究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切實做到及時高效解決問題;保障到位,在人員編制、工作經費、辦公設備等方面給予保障,切實做到要錢給錢、要人給人;安排到位,將同步小康創建工作寫進了縣委縣政府工作報告和工作要點,利用視頻會議對同步小康工作進行安排3次,縣委常委會議研究同步小康創建工作2次。
堅持突出重點,穩步提升整體工作水平。2014年,水城縣緊緊圍繞“七項重點任務”,充分發揚“釘釘子”精神,確保各項指標按序、按時、按進度推進。縣域經濟發展壯大,預計完成生產總值181.11億元,同比增長15.8%;5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300.54億元,同比增長26.1%;財政總收入31億元,同比增長8%。推進基礎設施向下延伸,全年新開工項目261個,總投資390.34億元。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6個鄉鎮實現“減貧摘帽”,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56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12元。統籌文化教育衛生事業發展,農村直播衛星“戶戶通”工程和有線廣播電視聯網覆蓋工程扎實推進;建成“寬帶網絡校校通”86所、班班通789個、公辦幼兒園14所、學生宿舍16所; 4個鄉鎮衛生院項目和21個村衛生室建設項目有序推進。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全面推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五治工作法”,扎實開展“333”工程等各類專項行動,積極創新群眾工作方法,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1189件,化解各類信訪案件917件。推進民主法治建設,深入推進“四議兩公開”等制度落實,扎實開展法治教育“十進活動”。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構建新型城鎮化格局,玉舍、發耳特色小城鎮建設不斷完善,法那、倮么、補那等美麗鄉村初步成型。
堅持政策落實,全面激活經濟發展活力。結合水城實際,著力整合省市關于同步小康創建的“五項支持政策”,全面激活縣域經濟發展活力。狠抓改革創新政策落實,著力從扶貧開發、招商引資等18個方面強化頂層設計,扎實推進統籌城鄉、新型工業化等各領域改革,改革紅利進一步釋放,發展活力進一步增強。狠抓產業、財稅等政策落實,著力打造園區平臺,促進各類要素向縣域聚集,增強縣域經濟發展競爭力。狠抓人才政策落實,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引進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高級會計師等各類人才30余人,全縣萬人擁有人才資源數達790人,綜合科技進步水平指數達31.4%。狠抓對內對外開放政策落實,著力構建全方位、多領域、深程度的對外開放體系,成功簽約項目67個,引進國內500強企業1家,招商引資到位資金達285.97億元。狠抓分類推進政策落實,在市抓到鄉鎮的基礎上下抓一級,采取“一村一策”措施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采取“一戶一策”措施拓寬群眾致富路子。
堅持定期分析,深入挖掘指標提升空間。建立和完善統計監測網絡,在縣統計局設立了“小康監測中心”,在各鄉鎮設立了“小康監測組”,采取公開招考、調劑、遴選等方式,落實了縣鄉監測機構和人員,整合全縣各級各部門力量,對省以縣為單位、市以鄉(鎮)為單位和縣以村(社區)為單位的“三套指標”進行統籌監測和動態分析,隨時掌握每一項指標情況。同時,省小康辦和市小康辦監測指標反饋下來后,縣小康辦先后召開專題分析會議2次、調度會1次,深入挖掘各項指標提升空間和潛力,明確各職能部門責任,切實把強項指標進一步做優做強,盡力把弱項指標補齊拉長。
堅持典型引路,全力推進示范亮點打造。按照“抓兩頭、帶中間”的思路和“點上開花、面上結果”的要求,堅持重點打造與整體推進相結合,集中各級各部門力量,整合資金、項目等方面的資源,扎實抓好濫壩、老鷹山和玉舍3個鄉級示范點建設,在全力推進法那村、坡腳村、倮么村、補那村、大寨村等33個村級一類示范點打造的基礎上,分梯隊打造馬場村、碗廠村、海坪村等一批二類、三類示范點,形成了“鄉鄉有示范、村村有亮點”的良好格局,示范帶動效果明顯,實現典型引路與整體推進并舉。
堅持過程管理,建立健全檔案資料。切實將同步小康創建工作納入各鄉鎮年度目標考核內容,采取半年考核、平時調度、隨機督查、定期指導等方式,切實加強對創建工作的過程管理,對領導重視不夠、思路不清、工作滯后5個鄉鎮主要領導進行了約談,有效扭轉了相關鄉鎮工作被動的局面。同時,要求各鄉鎮每一項指標都要有項目支撐、有資料印證、有前后對比圖片、有工作臺賬、有農戶小康檔案,縣小康辦高標準建立健全了全縣創建工作檔案和各鄉鎮創建工作檔案,切實做到既注重指標質量,又注重檔案資料的規范和完善。
堅持督促指導,層層傳導工作責任。建立健全了領導聯系指導同步小康創建工作制度,構建覆蓋全縣33個鄉(鎮)和310個村(社區)的聯系指導網絡,縣級領導、部門領導以及聯鄉駐村人員等多層次、全方位的聯系指導同步小康創建工作,強有力地推進了工作開展。同時,縣委政策研究室及小康服務中心以股室為單位建立健全了聯系點,結合鄉級政府行政服務群眾滿意度測評工作,廣泛深入各鄉(鎮)和村(社區)指導工作200人次,有效促進了各鄉(鎮)和(村)創建工作按序時進度推進。
堅持廣泛借力,凝聚力量共同發力。建立健全了“大聯動機制”,采取上下聯動、部門聯動、社會聯動等多種方式,廣泛凝聚集團幫扶力量,為全縣同步小康創建注入了強大力量。廣泛依托省、市、縣1592名駐村工作隊,組建了“同步小康專家服務團”,全力為全縣產業發展、園區建設、農村發展等破題,激發農村發展活力。堅持落實黨的群眾路線,建立健全社會參與機制,廣泛調動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的積極作用,大力實施創業就業工程,全面構建“全黨抓發展,全面奔小康”的良好氛圍。
堅持宣傳引導,積極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在縣人民政府網首頁開設了“全民齊奮進,同步奔小康”網頁,在《水城報》開設了“實心為民,共創同步小康”專欄,在水城電視臺開設了“實心為民,共創同步小康”專題,形成了全方位的“大宣傳”格局。對各鄉鎮、各成員單位同步小康創建信息報送工作實行“月通報”制度,向省、市上報同步小康創建信息133期,被省小康簡報、貴州調研等省級刊物采用16條,被市小康簡報、六盤水日報等市級刊物采用80余條,為工作開展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作者單位:水城縣小康服務中心
責任編輯/張 楊)

水城縣著力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法那、倮么、補那等美麗鄉村初步成型。圖為環境優美的法那新農村。

六盤水市委常委、水城縣委書記張志祥(左一)指導農村同步小康創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