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要聞
【農業用水定額內將享優惠水價】
日前,國務院公布《農田水利條例(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社會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出,農田水利工程供水實行有償使用、計量收費制度,尚不具備計量收費條件的地區,可按農田灌溉實際受益面積收費。逐步推行定額內用水享受優惠水價、超定額用水累進加價的農業水價制度。
【“全國農業技術轉移服務中心”成立】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關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種業體制改革、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推動現代農業發展的意見和相關法律法規,1月26日,農業部在京成立“全國農業技術轉移服務中心”,并啟動建設“全國農業技術轉移交易服務平臺”。
【寧夏謀劃打造高端羊絨產業】
新年伊始,寧夏回族自治區提出打造國際高端羊絨為主的天然纖維產品研發和制造中心、全球穆斯林服裝服飾供應鏈中心、中國西部新型紡織工業示范基地、產業用紡織和化纖原材料供應基地的規劃目標。根據自治區規劃,到2020年,形成以羊絨、毛紡、服裝以及多種纖維共同發展的格局,建成以科技和品牌為引領、以民族服飾創意文化為特色的先進現代產業體系。2017年,全區羊絨工業實現工業總產值400億~450億元,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產值350億~380億元,年均增長26%左右。
農家動態
【雛鷹農牧天價生態豬:跟普通肉沒區別】
一些與雛鷹農牧簽約的“生態豬”養殖戶向記者反映:“雛鷹農牧的‘生態豬主要靠飼料圈養長大,跟普通豬沒多大區別,卻賣得比其他豬肉貴兩三倍,就是靠虛假廣告欺騙消費者。”
【北大賣豬肉畢業生回校講創業:給母校抹了黑】
“我給母校丟了臉、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2000年因干上殺豬一行而聞名的北京大學畢業生陸步軒,昨天站上母校的講臺,說完這第一句話,幾乎哽咽。到現在,陸步軒仍然覺得賣豬肉不體面,自己“混得差”。
【江西:農民去農家書屋看書成常態】
截至2014年年底,江西省共有農家書屋網點5001個,共收藏圖書品種639個、162.5萬余冊,財政下撥經費2369萬元。廣大農民在種植、養殖等方面遇到技術難題去農家書屋看書學習已成為常態。
農事指導
【棚室增溫也要防病害】
近日的降溫不僅讓我們感覺涼意倍增,也讓大棚植物經受考驗。不過農戶朋友們可是各有妙招,自制簡易增熱裝置,使棚內溫度最高可達30℃,為作物在冬季生長創造了適宜的溫度環境。但也要給大家提個醒:在注意安全的同時,要及時做好通風,加強濕度管理,避免病害發生。
【棚菜一寶:草木灰】
草木灰是一種以鉀為主,同時含有磷、鈣、鎂、硼等多種營養元素的優質農家肥。近年來,一些有經驗的菜農在大棚蔬菜種植中施用草木灰,收到良好的效果。
【核桃渾身都是寶】
核桃仁中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豐富的鈣、鐵和維生素等。其中的磷脂對腦神經有良好的保健作用;核桃油中所含的油酸和亞麻酸是不飽和脂肪酸,有防治動脈硬化的功效;兒童多食益智;成年人多食可潤膚黑發治燥;中老年人常食可防心腦血管疾病。
農家故事
農民老楊做“電商”
□ 袁 達 郭志輝
“快過年了,這些日子大米走得特別快。”近日,在位于九臺區的宜品米業公司,老板楊大偉和幾個工人正忙著將加工好的大米打包裝箱。
楊大偉是九臺區九郊街道土生土長的農民。以前,無論是種地還是搞生豬養殖,腦袋靈活的老楊一直干得不錯。去年,老楊決定轉行,創辦了這家米業公司。
在稻米加工行業,老楊是個新兵,但是這家新成立的米業公司卻被老楊經營得紅紅紅火。“要想買賣干得好,拓寬銷售渠道是關鍵。”老楊說,“我現在也是‘電商了,去年通過網絡渠道銷售的大米超過兩萬噸,占到銷售總量的五分之一。”
電腦和網絡對于老楊來說并不陌生。他說,以前養豬時也想過通過網絡賣豬,但是苦于活物托運、物流、網絡平臺等限制,一直沒有太大起色。辦了米業公司后,老楊重新坐到電腦旁,通過網絡賣起了大米。“以前做銷售靠的是業務員的‘嘴皮子和‘鞋底子,現在通過網站就可以對公司的產量、企業規模、倉儲能力有直觀的了解。”老楊說。
“楊大哥,我是云南鹽津的老賈,訂120噸小粒香……”說話間,電腦上來了新消息。
“好的,沒問題。”老楊迅速回復了對方。
“這是我的老客戶了,去年通過他就往云南發了60多車皮大米。”老楊說,現在,云南、貴州、四川都有他的固定客戶,其中不少都成了朋友。“有幾個過些日子還要來咱東北滑雪、泡溫泉呢。”
現在,老楊只要有空就坐到電腦前,學習電子商務知識。“干一行就得悟一行。現在都是大數據時代了,‘關鍵詞搜索‘網站排名這些都是我正在研究的新詞兒。”老楊說,“今年在保質保量的前提下,我爭取將網絡銷售渠道擴大,讓更多的客戶主動上門,銷量翻番應該不成問題。”
記者離開宜品米業公司時,楊大偉拿了一份企業宣傳材料,指著封面上的二維碼說:“來,掃一掃,這是公司的主頁,農民做電商不容易,給咱點個‘贊!”
(轉自2015年1月27日《長春日報》 )
■責任編輯:上官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