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番紅
英國著名思想家弗蘭西斯·培根說,讀書使人充實、明智、靈秀、周密、莊重與深刻,凡有所學,皆成性格。學校教育是促進和提升“書香校園”的主陣地,教師是學校教育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激活教師的正能量是建設“書香校園”關鍵。
第一,創設和營造濃郁的讀書氛圍是建設“書香校園”的源泉和保證。書香校園建設有益于廣大師生陶冶情操、美化言行和凈化心靈,從設立各具特色的校訓文化開始,著力突出學校“書香校園”特色,增強校園文化底蘊。例如,在教室設置開放墻壁書架、流動書柜、閱讀櫥窗、校園圖書館或者年級圖書廣場等。書籍就像沉睡在圖書館書架上的巨人,有了一個良好的校園圖書庫作為閱讀的物質載體,就可以為學生提供適宜的精神食糧和豐富的閱讀資源,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
第二,以主題閱讀教育和多彩讀書活動為契機,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書香校園”理念。通過著力開展晨誦、午讀、暮講等積極有效的讀書活動,以及好書共讀特別推薦,書比益友、開卷有益,讀書明星評選,讀書征文,有獎閱讀,24小時網上自助圖書館,名家講座與論壇,詩詞大賽,淘書節,圖書聯展等多種趣味性與參與性都比較廣的閱讀活動,充分利用一切機會,使學生分享與升華讀書所得。
第三,深入挖掘課堂的主渠道作用。蘇霍姆林斯基指出,讀書是學校最根本的任務和學生精神發育最重要的源泉,也是教師專業成長最根本的途徑,在一定程度上說,“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于良好的閱讀能力”。在日常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培育學生閱讀技能和閱讀行為習慣養成,引導和推動學生閱讀語文、閱讀數學、閱讀各種科學書籍。教師要時刻督促和暗示學生反復閱讀,使學生從中尋找智慧和美,獲取愉快和美的享受,在讀書明理、求知探索的同時,以此使學生在德智體美諸方面成為個性全面和諧發展的人。
第四,要充分發揮教師引導功能。在信息時代,實現學生閱讀的無縫隙鏈接也很重要,除了學校的正常閱讀活動,教師也需要引導家長積極參與到書香校園中來,比如建立書香家庭、親子共讀活動等。同時,充分發揮微博、微信、第二課堂等新媒體作用也是建設“書香校園”的必要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