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尹德俊
著力打造大健康旅游升級版
文丨尹德俊
在大健康旅游產業發展之路上,荔波將堅守發展與生態兩條底線不動搖,始終把生態保護放在首要位置,真正讓荔波的真山真水萬世延綿,使“地球綠寶石”這塊世界級品牌越擦越亮。

尹德俊:荔波將以打造荔波大健康旅游升級版為主攻方向,努力在全省旅游構架中走在前列、當好排頭兵。圖為作者(中)在荔波大劇院調研。(荔波縣委宣傳部供圖)
荔波作為世界自然遺產地、國際人與生物圈保護網絡成員、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貴州優先發展重點旅游區和黔南綜合旅游區的龍頭,理應在“生態民族文化旅游經濟區”中肩負責任、展現作為。
荔波將主動適應新常態,積極搶抓新機遇,以打造荔波大健康旅游升級版為主攻方向,以創建國家級5A景區和建設省重點示范旅游景區為抓手,努力在全省旅游構架中走在前列、當好排頭兵,爭取把荔波打造成為“呼吸天然氧吧、體驗獨特文化、享受智能服務、發展高端產業”的國際化專業旅游城市,全力打造中國大健康旅游第一縣。
近年來,荔波縣旅游宣傳口號不統一,“地球腰帶上的綠寶石”、“地球之花、山水天堂”、“生態孤本、神造荔波”、“中國最美的地方”等等,宣傳口號太多,造成游客認知不深。直到近期縣委才明確了統一的旅游宣傳口號,并向社會廣泛征集“世界遺產地·地球綠寶石”Logo形象設計方案,以更加直觀、響亮、貼切的標識形象,展現荔波旅游的獨特魅力,不斷提升荔波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
另一方面,積極開展事件及活動營銷策劃,通過舉辦一批國內外有影響力的高端論壇、民族節慶和體育賽事,充分利用與黃果樹、西江等精品景區聯盟互通宣傳平臺,在高速公路及交通重要節點上投放荔波旅游戶外宣傳廣告,在整合傳統媒體基礎上借力微信、互聯網+、APP手機客戶端等新媒體,全方位、立體式強勢宣傳荔波,積極贏取市場的主動權,同時加大旅游宣傳營銷投入,借貴廣高鐵開通契機,重點著眼于珠三角、港澳臺市場拓展,提前部署滬昆高鐵帶動的長三角及境外市場,鼓勵全民參與旅游宣傳營銷,不斷提升荔波旅游知名度和影響力,共同打造荔波旅游新形象。
一直以來,交通成為制約荔波旅游業快速發展的重大瓶頸,但隨著貴廣高鐵開通、駕荔高速正式通車后,荔波旅游發展勢頭強勁,出現“井噴”火爆現象,僅春節期間,進入大、小七孔和水春河景區游客人數達24.12萬人次,同比增長155%,打破歷年春節記錄。未來3-5年,荔波交通條件將得以較大改善,“貴南高鐵”過境荔波并設站,“獨山至荔波至環江、三都至荔波至南丹”“一縱一橫”高速公路已納入省、州“十三五規劃”并提前實施建設,我們也將啟動縣城至永康至翁昂至瑤山、縣城至茂蘭至大沙坡、茂蘭至佳榮等旅游內環交通聯絡線、斷頭線、拓展線建設,加快推進省道S312石灰坳至甲良、小七孔大道、玉朝大道等公路竣工并投入使用,開通上海經停荔波至昆明、荔波經停成都至西安、長沙經停荔波至南寧等航線,構建“陸空并進,內優外快”的旅游交通體系。
在打通外聯通道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荔波旅游龍頭作用,促進荔波與三都、平塘、獨山、黔東南、廣西的旅游資源連片開發、抱團發展、聯盟營銷,實現產品互動、市場互動、營銷互動、管理互動,共同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精品旅游線路和旅游品牌,著力構建貴州南部旅游聯盟和黔桂文化旅游合作示范區,將荔波打造成為名副其實的貴州南部旅游集散地。
荔波有著享譽世界的“地球綠寶石”之稱,負氧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高達10萬個以上,無疑是天賜荔波的大氧吧,原生性的自然生態和文化生態始終是荔波旅游的核心競爭力。在大健康旅游產業發展之路上,必須堅守發展與生態兩條底線不動搖,始終把生態保護放在首要位置,真正讓荔波的真山真水萬世延綿,使“地球綠寶石”這塊世界級品牌越擦越亮。
一是啟動樟江河流域景觀帶開發,引資開發縣城至小七孔樟江航運,積極謀劃河道疏浚、垃圾和污水處理、綠化美化、景觀打造、主題公園、人工湖泊等,依托項目把生態保護和水資源利用文章做足、做大、做好,把整個樟江河建成集航運、生態、旅游、消費、康體等復合功能、商機無限的大景區。
二是充分利用荔波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突出的資源特點,推動文旅、體旅、工旅、農旅等產業融合,在玉朝大道縣城附近規劃建設3平方公里的綠色精品產業園區,謀劃發展一批與旅游相生相融的文化創意產品、旅游商品、農產品加工等工業企業,每個鄉鎮創辦一個以上農民工返鄉創業園進行孵化,依托良好的生態資源和生物多樣性,大力發展大健康、民族醫藥、綠色食品加工等綠色輕工產業;圍繞農旅結合,加快推進樟江精品水果及休閑觀光農業示范園區、萬畝梅園觀光農業示范園區、朝陽農耕文化示范園區等生態農業園區建設,重點打造一批生態旅游觀光農業和綠色放心的農產品,提高遺產地品牌影響力。
三是圍繞“商養學閑情奇”新旅游拓展六要素,充分挖掘和保護民族文化,大力開發新產品新業態,升級《水韻樟江》、《瑤之韻》民族風情演出與節慶民俗文化表演等一批寓教于樂的文化旅游產品,并借鑒麗江宋城千古情成功經驗,計劃引進一家有實力上檔次的專業企業打造《荔波千古情》,滿足不同層次游客需求的旅游產品,不斷提升旅游文化內涵和產品品質,促進旅游消費轉型升級,推動旅游產品結構向觀光、休閑、度假、養生復合發展轉變,著力打造大健康旅游升級版。
一是優化城鎮布局。按照“做精縣城、做優鄉鎮、做美村寨”的思路,科學規劃城鎮體系,邀請資深專業團隊,精心編制縣城路網規劃、城鎮風貌規劃,優化空間布局,發展旅游地產等,重點圍繞玉朝同城化,及時完善縣城總體規劃修編工作,將縣城規劃區拓展至朝陽,面積達20平方公里以上。完善城鎮功能配套設施,修復老城古街區,規劃建設沿江休閑觀光公園和市民公園,在各住宅小區內配備完善社區服務中心、醫務室、幼兒園、健身場所、停車位等,不斷提升旅游城市品味和群眾幸福感,真正無愧于“國際化專業旅游城市”這塊招牌。同時,依托豐富的鄉村旅游資源和多彩的民族文化風情,借助品牌景區帶動效應,重點打造水扒水族、寨莪、大土、拉片四個民族村寨、蘭鼎山森林公園及四季花海等美麗鄉村旅游示范點,把全縣有可能做成旅游村寨的地方都做成旅游村寨,把全縣能開發的美景都開發出來打造成為景點,創造性開發一批“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鄉村旅游新景點和精品旅游線路,全力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
二是創新旅游業態。加強與貴州旅游文化研究傳播中心的深度合作,將全縣景區資源進行整體包裝策劃,加強銀政企合作力度,推行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借助省州融資平臺合作發行基金、債券等,巧借外力著力破解資金瓶頸,推動荔波旅游上市掛牌。支持全縣旅游發展,加快景區的縱深開發,抓好景區擴容及服務設施建設,加快智慧旅游網絡平臺建設,利用立體營銷網絡,推廣網絡購票、二維碼和身份證入園等網絡信息技術,完善景區門票一票通系統,提升智慧旅游服務功能,積極開發索道、小火車、低空旅游、溫泉、文化演藝、“黔桂鹽馬古道”等旅游項目,大力發展康體水療、野外拓展、戶外露營、山地運動等一批高山康體休閑度假旅游產品,培育一批規范化、標準化的星級酒店、精品客棧和一批高檔次的影視娛樂場所,高起點、高質量、高效益地打造集游覽、觀光、體驗、娛樂、休閑和度假于一體的大旅游新格局。
(作者系荔波縣委書記 責任編輯/李 坤)
充分利用荔波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突出的資源特點,推動文旅、體旅、工旅、農旅等產業融合,大力發展大健康、民族醫藥、綠色食品加工等綠色輕工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