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蘇江元
“轉轉會”破解發展難題
文丨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蘇江元
“轉轉會”把基層黨建和發展調研捆綁在一起,打破駐村工作中的信息和資源“孤島”,調研農村產業,共同破解難題。
8月15日,貴州省交通廳駐開陽同步小康工作隊隊員、駐南江鄉龍廣村干部羅貴爵6點鐘起床,把花了三天時間做出的龍廣村農業產業發展建議方案仔細看了一遍。
“好不容易爭取到我們村開會,準備不充分怎么行?”羅貴爵說。
這個會,是貴州省交通廳駐開陽同步小康工作隊的第四次“轉轉會”。當天上午9點,工作隊副隊長許明雷將率其他7個村的駐村干部,會同南江鄉黨委書記盧彪、其他村的企業負責人以及致富大戶,齊聚龍廣村調研、開會。
“轉轉會”既是龍廣村的發展研討會,又是南江鄉的困難解決會,同時也是省交通廳駐開陽同步小康工作隊的月度總結會。
按照羅貴爵的規劃路線,許明雷等其他7位組員先考察龍廣村的現代化農業產業園,重點放在致富帶頭人劉勇的葡萄園。劉勇是返鄉農民工,他流轉了400畝土地種植新品葡萄,葡萄成熟后,可以從7月一直賣到10月。如今,劉勇的葡萄園已經掛果200畝,按照每畝收入5000元算,他今年收入可達100萬元,除去40萬元的土地流轉及人工成本等,能凈賺60多萬元。全部掛果后,葡萄園利潤將超過100萬。

省交通廳駐開陽同步小康工作隊副隊長許明雷(左)帶領駐村隊員在南江鄉龍廣村現場解決通組公路問題。(張宏達/攝)/
在劉勇帶動下,村里已有10多戶村民開起了農家樂,每戶年收入超過10萬元。通過特色農產品種植,帶動旅游發展,人均收入已經突破9000元。
下午兩點,同步小康駐村“轉轉會”準時開始,參加人員包括省交通廳駐開陽的8個幫扶隊員、龍廣村另外4名駐村干部,還有村支兩委工作人員,以及黨委書記盧彪帶隊的南江鄉工作人員10余人和其他企業代表和村民代表,共30余人。
會議直接進入主題,龍廣村需要解決9個問題,包括修建一條通組路的一段“爛尾路”。“我和村里都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希望得到工作組和鄉黨委的幫助。”羅貴爵在會上開門見山。
省交通廳同步小康駐村工作組的其他村駐村干部對交通都比較熟,針對此段“爛尾路”的選線和設計等問題,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和建議。但資金怎么來?難住了大家。
許明雷說:“不能等‘一事一議’的資金,這一等,也許要兩三年,農民的發展等不起,積極性會受到傷害。”
經過全隊駐村干部討論,參考盧彪等當地政府負責人的意見,最終決定:向交通廳匯報,爭取10萬元的支持;村里組織百姓投工投勞;協調一家企業贊助村里100噸水泥;剩下的少部分款項,由南江鄉籌集。
“爛尾”的通組公路修建工作立馬重新啟動……
許明雷說,8個駐村干部輪流在開陽的8個鄉鎮村莊召開流動“轉轉會”,把基層黨建和發展調研捆綁在一起,沉到一線去開,發揮大家的資源優勢、智慧優勢,打破信息和資源“孤島”,創新駐村工作方式和基層黨組織建設,調研農村產業,共同破解難題,最終形成“一人駐村,全隊關注;一人扶貧,全站支持”的共享模式。(責任編輯/岳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