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姚 遠
新干勁新活力新氣象
——貴州省高校黨委首次集中換屆工作觀察
文丨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姚 遠
歷時一年的貴州省高校黨委集中換屆工作已于2015年7月圓滿完成。第一批換屆的10所省屬高校、第二批換屆的9所市州本科高校和19所高職高專學校,全部順利召開黨代會(黨員大會),選舉產生了各高校新一屆黨委班子和紀委班子。
本次高校黨委集中換屆,在貴州省高等教育改革發展處于“擴大規模、調整結構、突出特色、提高質量”的關鍵時期開展,在貴州尚屬首次,在全國也為數不多。
本次換屆以加強和改進高校班子建設、提高辦學治校能力為主要目標,堅持以好干部標準選好干部配強班子,推動高等教育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為后發趕超、跨越發展、同步小康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省委高度重視換屆工作,由省委組織部牽頭統籌,省紀委積極做好高校紀委換屆指導,省委教育工委、各市(州)黨委、省直有關部門黨組(黨委)等責任單位協同推進。
換屆人事安排按照“統籌安排、總體平衡,優化結構、增強功能,突出需要、人崗相適,保持穩定、適度調整”的“四條原則”,堅持標準、強化統籌,注重“三個突出”,把好人選動議關、考察關、廉政關,確保人事安排群眾認可、事業需要。
突出落實好干部標準。按照“懂教育的政治家、講政治的教育家、辦學治校的管理專家”要求,著力選用忠誠干凈擔當的干部,著力配強高校班子。發揚民主充分醞釀,人選動議階段普遍請高校班子成員進行推薦,全面聽取高校黨政正職和主管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的意見建議,專門聽取省政府分管領導意見,反復分析比選,好中選優,優中選強。強化黨組織領導和把關作用,加強干部德的考察考核,察深識準干部各方面情況。
突出黨政正職選配。注重選拔善于把方向、抓大事、謀長遠、抓班子、帶隊伍,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和知識分子工作的干部擔任黨委書記;注重選拔有全局觀念和先進辦學理念,善于把握國家教育改革方向,管理能力強的干部擔任本科高校校長,選拔熟悉職業教育、相關專業教育發展規律和辦學模式的干部擔任高職高專學校校長。新提拔的本科高校11名黨政正職均有高校工作經歷,2名黨委書記均具有較豐富的黨務工作經驗,9名校(院)長中博士3名、碩士5名、均為教授。
突出班子結構功能。把完善班子結構與增強整體功能結合起來,做到“四個統籌”。統籌用好各年齡段干部,既大膽選拔優秀年輕干部,又注重選配其他年齡段干部,形成合理梯次配備。統籌干部能上能下,對符合提名年齡條件,但本人有意愿退出領導班子,或任職時間長、年度考核和平時考核結果不理想、干部群眾意見大、經了解不勝任現職的班子成員,調整出領導班子。統籌發展需要,圍繞提升高校學科專業建設水平,有針對性地選拔配備,合理搭配、優勢互補,發揮省屬高校人才優勢,選拔11名高學歷、高職稱優秀干部到市州高校任職。統籌推進干部交流輪崗,52名交流輪崗干部中,高校之間交流25名,高校與省直機關、科研院所、市縣之間交流16名,高校內部輪崗11名。
貴州省首次高校黨委集中換屆,是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嚴格黨內生活的一次重要實踐,是鞏固教育實踐活動成果、持續改進作風的一次重要探索,是強化高校班子建設、促進高等教育科學發展的一次重要推動,是高校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堅持選開放型創新型干部,配強發展型高校班子,換出了新干勁、新活力、新氣象,為“十三五”時期全省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思想、政治和組織基礎。
高校發展定位更加準確,發展思路更加清晰。高校系統總結“十二五”期間乃至建校以來取得的成績、經驗和存在問題,圍繞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積極回應教育實踐活動查找到的問題和廣大師生關注的突出問題,謀劃了學校未來特別是“十三五”時期的發展定位、目標任務、工作思路和具體措施,繪就了科學發展新藍圖。
高校班子結構明顯改善,整體功能明顯增強。一批政治上堅定、學術上有造詣、工作上有激情、熟悉高等教育、善抓高校管理的優秀干部走上高校領導崗位。年齡結構大幅優化,38所換屆高校的220名省管干部平均年齡50.9歲、下降2.4歲,56歲以上的由70名減少到33名,45歲以下的由14名增加到31名。學歷職稱結構有效改善,博士70名、占31.8%,碩士41名、占18.6%;具有高級職稱的168名、占76.4%。女干部、少數民族干部、非中共黨員干部配備得到強化,女干部占17.7%,少數民族干部占31.4%,非中共黨員干部占6.4%。
從嚴治黨責任有效落實,黨內生活更加嚴格。高校黨委切實把發揮領導核心作用貫穿換屆始終,積極主動作為,抓方向、抓班子、抓隊伍、抓基層、抓作風。班子成員特別是黨委書記、校長緊密團結、協作配合,深化了對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的認識。在換屆工作中,發動全體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參與,黨員主體意識明顯增強。
高校凝心聚力心齊氣順,形成良好發展合力。通過“我是黨員、我寫黨代會報告”“我為學校發展獻一策”等多種形式,使教職員工的期盼訴求得到充分表達、充分回應。多校合并組建的個別省屬高校和多數市州本科高校、高職高專學校,讓不同來源的干部共同起草、討論、修改報告,推進了思想、文化的深度融合,調動了廣大教職員工干事創業的積極性。
基層基礎工作不斷夯實,服務發展能力提升。高校黨委以換屆為契機,系統查找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制度建設、作風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問題,深入分析原因,有針對性地加強和改進。組建時間較短的高校及時健全了以黨支部為重點的基層黨組織,其他高校普遍結合實際調整規范基層黨組織設置,選好配強基層黨組織書記,讓基層組織強起來、基層黨組織書記強起來,促進了黨的基層組織和黨的工作在高校的全覆蓋。
此次集中換屆,堅持將中央政策規定和省委要求與高校實際緊密結合,積極探索創新,為加強和改進高校黨的建設、班子建設特別是做好換屆工作,積累了寶貴經驗,有著重要啟示。
堅決貫徹中央、省委要求是前提。省委組織部和各責任單位堅持將落實中央、省委要求貫穿換屆全過程,強化對換屆政策規定的理解和把握。高校黨委及時傳達學習,結合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切實用中央和省委精神統一思想,廣大教職員工理解換屆、擁護換屆、支持換屆,為順利開展換屆打下堅實思想基礎。
制定科學合理的換屆政策是重點。這次換屆政策制定,堅持廣泛調研聽取意見,全面深入分析研判,既嚴格執行中央政策規定,又充分考慮全省高校實際。尤其是分兩批集中開展有利于組織實施,同步調整充實行政班子有利于統籌干部配備,分批計算提名年齡時間有利于保持班子穩定,得到高校干部群眾普遍認同。

選準干部配強班子是關鍵。這次高校換屆人事安排方案,嚴格標準程序,嚴把關鍵環節,反復分析比選,統籌考慮發展需要、班子結構、功能搭配、干部交流、年輕干部及黨外干部培養等各個方面,具有堅實的民意基礎,形成良好的用人導向。換屆人選的全票或高票當選,充分說明省委選準了干部、配強了班子,得到各方面普遍認同。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基礎。首次集中換屆,改革力度大,涉及面寬,進退留轉的干部多。省委組織部和各責任單位注重發揮黨的思想政治工作優勢,圍繞可能出現的思想問題和干部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問題,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實到換屆各個環節,教育引導高校黨員干部正確對待組織安排,正確對待進退留轉,正確對待選舉結果。
從嚴要求、嚴肅紀律是保證。“5個嚴禁、17個不準、5個一律”換屆紀律是中央的明確要求,省委強調要以鐵的紀律保證集中換屆風清氣正。這次集中換屆,堅持把嚴肅紀律作為重中之重,與換屆工作同部署、同推進、同落實,抓得早、抓得細、抓得嚴,形成了正風肅紀的良好氛圍。
下一步,將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著力鞏固高校黨委集中換屆成果,加強換屆后高校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能力建設和作風建設,跟蹤了解高校領導班子運轉情況,指導高校加強內部運行機制建設,加大高校領導干部培訓力度,制度化鞏固集中換屆成果,推進集中換屆成果長效化,推進高校從嚴治黨常態化。(責任編輯/徐海星 制圖/鄧先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