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李作勛
走出加快建設都市功能發展區的新路
文丨李作勛
“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是貴州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各項工作的總綱,觀山湖區將緊緊圍繞這一總綱,牢牢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奮力走出一條加快建設都市功能發展區的新路。
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是習近平總書記對貴州的殷切期望和根本要求,是全省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各項工作的總綱。省委工作會議對全省“走出一條有別于東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區的發展新路”進行了全面部署。觀山湖區作為全省最年輕建制區和全市唯一的都市功能發展區,必須緊緊圍繞省委“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和市委“守底線、走新路、打造升級版”的統一部署,因勢而謀、順勢而為,牢牢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奮力走出一條加快建設都市功能發展區的新路。
觀山湖區作為城市新區,應把實體經濟發展放在突出位置,實現產城相融、良性互動。
一是大力發展以服務外包、呼叫中心等為重點的大數據產業。做好頂層設計,建立強有力的工作推動機制,推動呼叫中心和服務外包先行發展,確保年底達到1.9萬席,2017年達到6萬席。依托貴陽大數據交易所、互聯網金融特區,吸引更多的互聯網知名企業和成長性強的新興企業落戶觀山湖區,產生集群效應,推動數據存儲、加工、安全、交易等大數據核心產業發展。積極謀劃摩根大數據孵化基地、觀山湖網創基地建設,孵化培育一批科技型企業,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局面。
二是大力發展以整車制造為重點的現代制造業。抓好吉利整車項目的落實,確保2017年底實現新車下線,并形成年產30萬臺整車的生產能力。抓緊編制《觀山湖區汽車產業園規劃》,以整車制造為重點開展相關配套產業招商,引入一批帶動性強、產業鏈長、產業幅寬的項目落戶。

李作勛認為,觀山湖區作為城市新區,應把實體經濟發展放在突出位置,實現產城相融、良性互動。(貴陽市觀山湖區委辦供圖)
三是緊緊圍繞業態豐富的目標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堅定不移地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對于會展、商貿、酒店等初具規模的產業,通過完善配套、提升功能,進一步擴大優勢,發揮更大作用。盡快擬定具體措施,培育發展本地會展服務企業,做大做強會展產業;完善西南商貿城相關配套,支持西南商貿城與阿里里巴巴集團打造電商平臺,以新的理念、新的營銷手段、新的商業模式,推動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傳統與現代結合,實現自身提質升級。對于金融城、火車北站服務業聚集區等在建項目,加大開發建設力度,加大招商工作力度,推動產業聚集。支持蘇寧、美的等物流企業進一步擴大規模,支持悅城、陸航、三匯等物流項目盡快建成投用。積極發展新的服務業態,大力推動文化創意、旅游休閑、社區服務、國際貿易等產業發展,形成業態豐富、競相發展的良好局面。
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的理念,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把生態文明理念貫穿到城市規劃建設的方方面面。
一是在規劃中要為生態“留白”。尊重自然格局,堅持道法自然,合理布局各類建筑,最大限度減少對自然的干擾和損害。按照整個城市都要留出足夠的生活空間和生態用地的思路,開展307平方公里總體發展戰略規劃的編制,加快編制控制性詳規總則、導則、細則以及相關的專項規劃,劃定觀山湖區的禁建區、限建區、適建區并嚴格執行。
二是圍繞青山、藍天、碧水、田園四個重點嚴格保護生態環境。加強綠化建設,全面綠化荒山荒坡,提升交通通道、城市骨干道路沿線綠化檔次。強化空氣治理,持之以恒地開展揚塵、油煙、尾氣、粉塵等綜合治理,堅決遏制焚燒秸稈、燒荒積肥等行為,確保空氣質量優良率逐年提高。狠抓治水整治,對重點區域、重點流域水環境實施綜合整治,通過引進社會資本等方式實施河道及其周邊環境治理,確保區內主要河流水質達標率達100%。抓好田園保護,實施土壤防治,加大退化、污染、損毀農田改良和修復力度,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推廣生態種植,適當保存農田風光,讓老百姓記得住鄉愁。
三是按照統籌城鄉的思路著力建設美麗鄉村。以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實現生態美和百姓富統一的生態文明全覆蓋。一是突出特色。深入挖掘地方民俗文化內涵和地域特點,注重保留自然風貌、建筑特色和民族特色,改造提升沿湖村寨環境,在環百花湖打造省內一流的美麗鄉村示范帶。二是注重產業。充分發揮生態優勢,大力發展現代觀光農業、鄉村旅游業,推進“農旅一體化”,以農促旅、以旅助農,讓農村田園變公園、產品變商品,真正實現生態美、產業強、百姓富。三是整治環境。以公路沿線、城郊結合部、鄉(鎮)所在地、村莊作為重點,著力解決滿眼亂象問題,采取多種方式收集處理生活污水、垃圾,實現日產日清。
以解決“民生十困”為目標,加快完善城市功能,全力解決民生突出問題。
一是狠抓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堅持教育優先,把教育工作擺在重要位置。通過財政投入、企業配建、社會辦學等方式,加快建設一批中小學校和幼兒園,擴大教育資源供給的總量。通過采取引進國內外優質資源合作辦學、創辦一批高水平的民辦學校、優質學校領辦薄弱學校、開展對口幫扶等措施,積極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多措并舉提升全區醫療服務水平。全力保障省醫分院加快建設,力爭早日建成;積極引進外來優質資源,建設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專科醫院;支持更多的民營醫療機構入駐觀山湖區開展醫療服務;切實履行政府職責,建立全覆蓋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及基層醫療服務體系,滿足老百姓不同層次的醫療需求。
按照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的統一要求,強力推進奧體中心二期、區文化館、圖書館建設,最大化用活用足現有文化體育設施,滿足群眾文化需求。健全完善鄉鎮社區文化體系,弘揚孝道、誠信、仁義、禮儀等優秀傳統美德,形成良好的民風。
二是狠抓市容環境衛生長效管理。積極推進大環衛一體化,實現“掃、收、轉、運、處”無縫銜接,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社區院落無縫銜接,城區、城郊結合部和農村無縫銜接,部門之間、部門和社區(鄉鎮)之間無縫銜接,全面提升保潔水平。著力解決農貿市場管理差的問題,扭轉占道經營現狀,規范車輛亂停、行人亂穿馬路等不文明行為。堅持厘清責任、嚴打嚴控,確保實現違法建筑“零增長”。
三是加快推進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完善路網,盡快打通斷頭路,快速推進區內重點道路建設,為群眾出行提供便捷通道。加快火車北站功能區陽關大道、貴北大道與相關道路的連通,加快推進210國道改造。按照先行一步的原則,加快產業園區路網配套建設。超前研究在新的功能板塊建設地下綜合管廊,力爭列入國家示范項目,消除“馬路拉鏈、空中蜘蛛網”等問題。
創新工作機制、完善管理制度、提升服務水平,確保在創新社會治理上有新成效。
一是把依法貫穿始終。堅持用法治思維提升治理內涵,用法治方式提升治理能力。一方面,抓好領導干部帶頭學法守法,依法決策、依法行政,善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來抓發展、抓穩定、抓民生。另一方面,教育和引導群眾信法守法,教育群眾依法反映合理訴求,遇事找法、化解矛盾靠法。堅決依法打擊擋工、堵路、強攬工程等行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二是以創新為引領夯實治理基礎。繼續鞏固、提升城市基層管理體制改革成果,運用互聯網+、大數據思維創新社會治理,加快實施“智慧社區”試點;完善新型社區的職能職責,加快推進居委會規范化建設,大力實施“社工素質提升工程”,提升社區、居委會治理能力和服務水平。探索建立社會服務體系,擴大社會參與,增進社會協同,激發社會活力,構建眾聯、眾包、眾創、眾籌的社會治理新局面。
三是把保平安作為社會治理的底線。打好“兩嚴一降”攻堅戰,堅持黨委牽頭,健全完善以村(居)為主導的聯防聯控體系,將大數據運用到流動人口、特殊人群的服務管理中,提高防控治理精準度;從嚴、從快打擊各類違法犯罪,加強重點區域的治安管理、整治和防范,確保刑事發案數下降10%;打好禁毒人民戰爭,狠抓“預防、管控、回歸”三個關鍵環節,全面提升禁毒工作的社會協同力度,最大限度擠壓吸毒販毒的活動空間,減少毒品犯罪生存的土壤;打好公共安全攻堅戰,加大隱患排查整治力度,及時發現、整改、處置。認真抓好城市老舊住房排查避險工作,進一步關愛留守兒童、空巢老人。(作者系貴陽市委常委、觀山湖區委書記 責任編輯/姚 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