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安順市委書記 周建琨
把握發展新理念 建設秀美新安順
文丨安順市委書記 周建琨
推動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旅游產業化“四個輪子”一起轉。

貫徹落實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安順市將把這五大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和關鍵環節,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推進從嚴治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牢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推動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旅游產業化“四個輪子”一起轉,努力走新路、守底線、奔小康。
以新型城鎮化為統領創新發展模式。五大發展理念中,創新發展注重解決發展動力問題。安順地域小,經濟總量小,創新發展要找準比較優勢,突出地域特色。作為貴州省唯一一個獲得全國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的地級城市,我們將抓住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的重大機遇,用新型城鎮化統領各項工作。我們堅持產城互動、城鄉統籌、景城一體、全域安順,加快中心城區、縣城和建制鎮建設,做大城鎮規模,對建設用地、財政金融、產業發展、公共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大膽探索創新,著力破解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努力建設山水田園型、綠色生態型、宜居宜游型、開放創新型和歷史文化型“五型城市”,實現城鄉一體化、城市公園化、全域人本化、農民市民化、服務均等化。同時,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創新城鎮村管理模式,實施“一分三向”,即戶籍屬性與居住地分開,引導人口向市區、向縣城和重點鎮、向美麗鄉村集聚,推進農民市民化進程,推動我市“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試點取得成功,為全國、全省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模式和有益經驗。
以結構調整為基礎促進協調發展。協調發展注重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安順城市規模小、人口少,吸納輻射帶動能力弱。要縮小同全國全省的差距,必須把“提速度”作為最大的政治,繼續堅持“趕”“轉”并舉,緊盯“做大總量、做強實力、做出特色、后發趕超、同步小康”這一目標,始終抓好固定資產投資和招商引資兩個關鍵,在確保質量和效益的前提下,千方百計保持兩位數的經濟增長速度,增強整體發展能力,實現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我們將下決心從根本上改變低端的、粗放的、低效的產業體系,用信息化、服務化、綠色化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發展航空、特色輕工、能源、原材料、戰略性新興產業“五大支柱產業”。抓住《中國制造2025》的機遇,把智能提升制造業整體競爭力作為主要目標,依托安順民用航空產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大力推進裝備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以發展壯大安順石材產業為抓手,建設千億級石材園區,努力把安順打造成西南石材產業中心。借助貴陽—貴安新區大數據快速發展的契機,著力建設貴陽—貴安新區—安順國家級電子信息產業集聚區,并充分利用滬昆高鐵、安六城際鐵路、貴興城際鐵路、隆白鐵路等“高鐵經濟”“快速通道經濟”的帶動作用,積極發展大健康、大醫藥、信息產業,融入貴昆高鐵經濟帶、珠江西江經濟帶、長江經濟帶、泛珠三角經濟區加快發展,爭取搭上發達地區快跑的列車。同時,按照“鄉鄉鎮鎮建園區”要求,樹立“大農業”理念,力推農業現代化。積極培育多種形式的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探索以種植大戶、適度規模經營為主體的家庭農場,并建好優勢特色產品電子商務服務平臺和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形成“種養加一體化、產供銷一條龍”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格局,推動農業“接二連三”。
走獨具特色的旅游發展新路實現綠色發展。綠色發展注重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問題。安順山川秀美、氣候宜人,旅游資源得天獨厚,旅游業是安順最有條件在全省走前列、作表率、樹標桿的產業。我們一方面全力打造旅游升級版,把“當代精品、后代遺產”“創一流精品、傳千年經典”的理念貫穿城鄉建設的全過程,以軌道、水道、慢道“三道”系統串通市域,將一顆顆散落的珍珠串成璀璨的項鏈,努力建成貴州乃至全國最美麗的城市。另一方面,把創造良好生態環境作為實現發展的重要目標,以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和國家園林城市創建為抓手,把林業作為生態建設的主陣地,加強森林資源保護,以長江、珠江上游生態屏障建設為重點,抓好植樹造林、退耕還林、石漠化治理、濕地保護等工程建設;推進城鎮公共綠地和山體公園綠地建設,推進環城林帶、交通沿線綠化帶建設,努力實現國道、省道、縣鄉村道路“路路成林”;加強規劃,種植彩葉樹種,打造多彩山體、多彩林帶、多彩森林。進一步加大農村污水、垃圾治理,加快推進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綠色化,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綠色發展道路,努力守住山青、天藍、水清、地潔底線,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

安順市將把五大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和關鍵環節,圍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牢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走新路、守底線、奔小康。圖為平壩黎陽發動機公司數控加工生產線。(當代貴州圖片庫供圖)
抓好國家級平臺建設推動開放發展。開放發展注重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安順地處黔中腹地,對外開放需要建立更高層次的交流平臺。我們將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放開社會投資領域,加快推動PPP模式引導更多社會資本參與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引導國有資本和民營資本參與民用航空產業基地發展,加快推進黎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安順市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區、安順市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等國家級平臺建設,努力把安順打造成黔中經濟區內陸對外開放型新型工業基地、現代山地高效農業示范基地、國家級旅游休閑養生度假基地、西南地區新興的現代物流業基地、科技研發與創新發展試驗基地“五大基地”。我們將進一步延伸對外交流空間,擴大與青島等對口幫扶合作和周邊城市全方位、多層面、寬領域的區域合作,全力推進安順-貴安新區-貴陽經濟一體化發展,建立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產業發展與協作體系,努力把安順建成全國新型城鎮化示范區、黔中經濟區重要增長極、生態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和大健康醫藥產業創新示范區。同時,繼續辦好國際攀巖挑戰賽、國際石材博覽會、國際跳傘挑戰賽、國際半程馬拉松等國際賽事,加大對國內外和省內外的招商引資和產業推介,擴大對外開放,構建區域合作發展新格局。
在精準扶貧上下功夫共享發展成果。共享發展注重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安順貧困面廣、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我們將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進小康建設“六項行動計劃”,大力實施安順扶貧攻堅“32768”行動計劃。“十三五”時期,國家將在政策、資金、技術等各個方面加大對扶貧的支持力度,我們將緊緊抓住這5年的戰略機遇期,堅持把扶貧開發作為第一民生,抓好中央、省委扶貧精神的貫徹落實,努力增加就業,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務產品。真抓扶貧,又跳出扶貧抓發展、跳出扶貧抓致富,通過扶貧的牽引,加大包括水、電、路、通訊、垃圾處理、污水處理等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通過努力,力爭我市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在“十三五”內有翻天覆地的變化。抓好美麗鄉村創建,推進鄉村旅游扶貧工程建設,促進城鄉統籌、農民增收。同時,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扎實筑牢貧困人口兜底保障線,更加關愛留守兒童、孤寡老人、復退軍人等困難群體,全力確保困難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能出行、能上學、能就醫、能就業,生命安全有保障、日常生活有關愛,社會心理更健康。(責任編輯/吳文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