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琳琳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 浙江 杭州 310016)
ICU病房內患者易發導尿管相關尿路
感染的因素分析及護理干預分析
邵琳琳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 浙江 杭州 310016)
目的:探討分析ICU病房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的危險因素,并制定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方法:自2012年1月到2014年6月,我院ICU病房收治86例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患者,回顧性分析患者的一般臨床資料,分析探討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發生的危險因素并制定相應的護理對策。結果:患者的年齡、入院方式、入院科室、留置導尿管的時機和時間以及會陰護理次數與ICU病房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的發生密切相關(P<0.05)。結論:ICU病房誘發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的危險因素較多,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可顯著降低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的發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ICU病房;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因素分析;護理干預
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Catheter 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CAUTI)是ICU病房中常見的感染性疾病,多由留置導尿管引起。據臨床統計,35%-50%的醫院感染類疾病為泌尿系統感染,而泌尿系統感染中約有80%的感染疾病是由留置導尿管引發的,CAUTI已成為醫院感染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1-2]。筆者對我院ICU病房誘發CAUTI的危險因素以及如何制定相應的護理對策展開分析,以期為臨床預防和治療CAUTI提供參考。現報道如下。
自2012年1月到2014年6月,我院ICU病房收治86例CAUTI患者,其中男58例,女28例;年齡19-78歲,平均(42.5±5.3)歲;留置導尿管2-59d,平均(15.5±4.1)d。
詳細記錄患者的一般臨床資料,包括姓名、性別、年齡、入住ICU病房時間、意識狀態、基礎疾病、留置導尿管時間、會陰部護理、尿管維護狀況、尿培養結果。嚴密監測患者的臨床癥狀及尿液性狀,患者尿培養檢測7d/次,分析CAUTI發生的危險因素并制定相應的護理對策。
臨床研究表明,ICU病房誘發CAUTI的危險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因素:(1)患者自身因素,病情較危重的老年患者由于全身大部分器官功能衰竭,身體機能顯著退化,身體抵抗力明顯減弱,更易誘發CAUTI;(2)導尿管留置的時間因素,臨床研究證實,長時間的留置導尿管易破壞膀胱和尿道黏膜正常的生理環境,逐漸削弱膀胱黏膜和尿道黏膜的自然防御功能,增加病原菌逆行感染尿路的風險;(3)護理人員導尿操作過程中存在的危險因素,經驗不足的護理人員在進行尿管插入時,由于動作不順暢、不輕柔,易導致尿道黏膜受損,增加尿路感染的風險;(4)導尿管的選擇因素,臨床研究證實,導尿管的材質對尿道黏膜的刺激性是不同的。導尿管過粗更加容易刺激到患者的膀胱和尿道黏膜,增加尿路感染的風險;(5)導尿管的管理因素,導尿管引流不暢、導尿管更換的次數過多以及頻繁打開密閉裝置和集尿袋均會增加尿路感染的風險。
本次研究所得數據均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檢驗,以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ICU病房CAUTI發生的危險因素分析
留置導尿管是ICU病房為監測患者病情、確保患者會陰部傷口清潔的主要護理措施,CAUTI是由留置導尿管引起的一種常見的醫院感染性疾病,具有較高的臨床發病率,嚴重影響到患者的生命健康。研究表明,根據患者CAUTI發生的危險因素制定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對臨床預防和治療CAUTI具有重要的意義。
結合本次危險因素探究,筆者認為應做好以下防護工作:(1)縮短導尿管留置的時間,醫護人員在導尿操作過程中應嚴格把握導尿指證,研究證實,患者長時間留置導尿管導致菌尿發生的風險幾乎高達100%。因此,為有效預防和控制CAUTI的發生,護理人員應嚴格控制導尿管留置的時間。(2)嚴格把控抗菌藥物的使用,長時間大量使用抗菌藥物易導致患者發生真菌性尿路感染,因此,護理人員應嚴格遵守用藥規定,給予患者
合理使用抗菌藥物。針對感染較重的患者可先進行尿培養,然后根據檢測結果選用正確的抗菌藥物進行治療,避免發生真菌性尿路感染。(3)正確選擇導尿管,護理人員應結合患者的實際臨床癥狀,選擇合適的導尿管,并確保導尿管的妥善安置。(4)嚴格做到無菌操作,護理人員在導尿操作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無菌操作的要求,在為患者插入導尿管時,動作要輕柔、流暢,避免患者尿道黏膜發生損傷,降低CAUTI的發生風險。
[1]李麥玲,王艷麗,張建國.留置尿管致泌尿系統感染與膀胱沖洗的關系[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5,5(1):164-165.
[2]孔靈閣.286例留置導尿發生導尿管相關感染的原因分析與護理[J].青島醫藥衛生,2009,41(4):310-312.
R473.5
B
1009-6019(2015)12-02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