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瑤英
(金華廣福醫院 浙江 金華 321000)
胃癌患者圍手術期護理體會
鄭瑤英
(金華廣福醫院 浙江 金華 321000)
目的:探討舒適護理在胃癌圍手術期患者應用的效果。方法: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47例)和對照組(47例)。對照組患者實施胃癌圍手術期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患者舒適護理。結果:觀察組患者手術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舒適護理干預充分考慮患者生理、心理及外界等因素給患者帶來的不利影響,盡量減少患者在治療期間出現的生理及心理的不適,改善的改善患者的預后。
胃癌;圍手術期;舒適護理
早期的發現、診斷、治療是治療胃癌的關鍵,目前外科手術是治愈胃癌的唯一臨床方法,在手術治療的同時,采取相應的有效護理措施,可以減少患者在術后發生并發癥的概率,改善預后,減少患者痛苦[2]。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對47例胃癌手術患者在圍手術期采取加強護理干預,取得較滿意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圍手術期胃癌患者94例,所有患者均經病理組織學檢查證實為胃癌,排除有手術禁忌的患者、合并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者及不能耐受手術的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47例)和對照組(47例)。觀察組,男28例,女19例;年齡35-70歲,平均年齡(50.8±7.6)歲;病程1個月 -2年,平均(6.4±0.9)個月;文化程度:初中及初中以下8例,高中及中專25例,大專及大專以上學歷14例。對照組,男26例,女21例;年齡36-71歲,平均年齡(52.4±7.1)歲;病程1個月-2年,平均(6.1±0.8)個月;文化程度:初中及初中以下10例,高中及中專22例,大專及大專以上學歷15例。經統計學分析,兩組患者臨床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患者實施胃癌圍手術期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患者舒適護理,具體方法如下:
1.2.1 術前護理①心理護理護理人員需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屬的一律,使患者樹立正確的態度,并盡量消除患者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②健康教育 為患者及家屬宣講胃癌的相關知識及治療方法、治療效果等常識,并與患者分享治療的成功的病例,是其對治療過程有所了解,提高其治療過程中的依從性;③營養護理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建議患者進食易消化、高蛋白、高熱量、無刺激性的少渣、高維生素、半流質或流質飲食。有吞咽或進食困難,但是腸道功能完整的患者,給予經胃或經空腸全腸內營養支持;有是胃腸功能障礙的患者,給予全腸外營養[3]。④指導患者有效的呼吸方法及咳嗽方法,預防肺部感染的發生。
1.2.2 術中護理按手術要求改變患者體位并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血樣飽和度等情況,并做好應對不良反應的預案。
1.2.3 術后護理①制定護理方案 術后每1h觀察一次患者體征,每3h記錄一次患者體溫,術后24h根據患者體征狀況,有針對性的制定詳細的護理方案;②疼痛護理胃癌手術患者術后由于創面較大會出現持續疼痛,術后可應用鎮痛泵患者患者疼痛。③引流管護理確保胃管固定,保證引流的暢通,以的使胃腸壓力降低。詳細記錄患者引流物的顏色,性質及引流量。如果引流物中有鮮紅色的血液或超過200mL/h,則說明患者有內出血的癥狀,須及時向醫師說明情況并給予及時的處理。應用營養管的患者,每日需檢查營養管的情況并給予加固,在輸注營養液前、后,使用生理鹽水進行管道沖洗[4]。④飲食護理 患者術后由于胃腸功能恢復較慢,因此術后前3天不能正常進食,應給予適量的腸外營養支持及白蛋白補充;生命體征恢復后,可使用生理鹽水進行嘗試,患者無不適癥狀則可給予流食[5]。因患者尾部功能減弱,需少量多餐,進食易消化的食物;術后半個月,可開始嘗試普通飲食。⑤并發癥護理術后第2天開始寫書患者翻身、叩背,指導患者驚醒咳嗽、咳痰,同時按醫囑給哦與抗生素預防肺部感染的發生;應用促胃動力藥物以促進胃動力功能恢復。
1.3 統計學處理方法數據分析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手術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并發癥情況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并發癥情況比較[n(%)]
胃癌是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我國胃癌的發病率位居各類腫瘤發病率的首位,其好發年齡在50歲以上,且男性發病率高于女性。由于胃癌早期患者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只有部分患者有一些非特異性的上消化道癥狀,易被患者0忽視、不易發現[1]。胃癌圍手術期患者可能會因為疾病本身以及對治療過程的不了解等原因出現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從而影響術前準備、手術進行及患者術后的康復[6]。舒適護理干預充分考慮患者生理、心理及外界等因素給患者帶來的不利影響,盡量減少患者在治療期間出現的生理及心理的不適,改善的改善患者的預后。
[1]杜建軍,雙劍博,鄭建勇,等.完全腹腔鏡與腹腔鏡輔助胃癌根治術的比較[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11,26(1):1 -4.
[2]Hosono S,Arimoto Y,Ohtani H,et al.Meta-analysis of short- -term outcomes after laparoseopy- -assisted distal gastrectomy[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6,12(47):7676 -7683.
[3]Du XH,Li R,Chen L,et a1.Laparoseopy - assisted D2 radical distal gastrectomy for advanced gas ~ e cancer:initial experience[J].Chin Med J,2009,122(12):1404 -1407.
[4]梁玲.89例胃癌手術的圍手術期護理的總結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1,9(3):259 -260.
[5]趙京霞,李春,向叢恕,等.全胃切除術后早期腸內營養的觀察與護理[J]. 實用護理雜志,2009,Ⅰ5(5):44 -45.
[6]戴春梅.88例胃癌術后的舒適護理及體會[J].醫學信息,2010,23(6):230-231.
R473.73
B
1009-6019(2015)12-0254-02
鄭瑤英,女,本科,護師,浙江金華,主要從事腫瘤外科病人護理,研究方向:胃、結直腸腫瘤病人手術前后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