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佰超
中國年畫,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重要藝術元素。兒時記憶中的那些年畫,總是帶著溫暖和快樂,陪伴著人們的生活。年畫最早起源于民間的“門神畫”,是中華吉祥文化的內容之一,形式多樣,熱鬧非常。年畫是傳統民間質樸、自然、簡潔的藝術品,描述著歷史、生活、信仰和風俗,同時也是雅俗共賞、人們最喜聞樂見的藝術表現形式。然而如今在新的生活方式猛烈沖擊下,年畫自身固有的傳統功能發生了變化,如何推陳出新,傳承好這一民俗精粹成了一大問題。
據媒體報道,出于對非遺產品的熱愛,來自四川的羌族小伙王欽甲放棄高薪工作專門從事年畫推廣工作。他和同伴們在年畫產品開發上開動腦筋,獨辟蹊徑,先后制作了年畫書簽、年畫郵票、年畫手機殼甚至年畫紅酒,讓傳統年畫在保持古代藝術的韻味的同時,與時尚進行了無縫連接,公司年畫衍生品銷售額節節攀升。目前意大利第二大紅酒莊主動尋求與其合作,年畫這一中國傳統文化產物登上了意大利紅酒的瓶身,為中國傳統文化產品插上了時尚的翅膀。
其實,與王欽甲的故事類似,在傳統文化中融入時尚元素的表現形式并不鮮見。臺灣知名作家白先勇等所創作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火爆海峽兩岸。“女子十二樂坊”手執古箏、琵琶和二胡等中國民族樂器,在日本和美國等海外市場屢屢引起轟動。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充滿民族特色。而傳統文化加入時尚元素更多的是適應當代文化傳播需要,讓傳統文化得到更好地承續和發揚。
在當今全球一體化的時代下,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不能讓其凝固而一成不變遷,這樣做的后果事實上是讓傳統文化失去應有的生命力。在傳統文化身上加上適合的時尚元素,一方面,傳統文化借助時尚元素可以達到快速高效地傳播效果;另一方面,時尚元素汲取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也能被賦予豐富感和厚重感。
傳統文化作為一個整體,內容十分豐富,它本身也是在不斷發展的。保持原汁原味并不意味著讓傳統文化靜止,固步自封。當然,傳統與時尚的融合關鍵是要把握好一個度。必須抓住傳統文化的精髓和精華,也就是傳統文化的“汁味”,再運用人們易接受的時尚元素進行二次包裝和傳播,從而使傳統文化活起來,使其更富有生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