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映映+馬琳

2015年,“創業”二字,注定要成為中國社會的一個關鍵熱詞。5月7號上午,李克強總理和隨行人員走在北京中關村的創業大街上,他隨手推開了某創業咖啡廳的大門,要了一杯香濃的卡布奇諾。這次,咖啡廳又一次地把“創業”二字推到了風口浪尖。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下,“咖啡”+“創業”會有什么樣的化學發應?咖啡店在新的商業模式下如何維持運轉?愛咖啡聯盟的幾家創業咖啡廳興許能給您一個直觀的答案。
一杯美式,一杯拿鐵,又或者一杯卡布奇諾,只要創業者點一杯咖啡就能在這里待上一整天。這基本上是愛咖啡聯盟中創業咖啡廳的共同特點。這里沒有束縛,充滿自由,這里沒有成見,開放溝通,這些平臺把創業者和投資人匯聚在一起,創新和創意開始在一個叫“咖啡廳”的地方落地發芽,這既是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也是一種全新的文化現象。
桂林創客“甲天下”
作為一個享譽中外的旅游城市,桂林的自然風光被附以“甲天下”的美名。然而,相比起步較早的北上廣深,桂林雖然缺少部分先進的技術以及龐大資金支持,但其獨特的城市風貌造就了其人杰地靈的創業氛圍。桂林多所知名高校林立,可以說為創投市場的開拓提供了一塊良好的發展土壤。創客咖啡就是要為桂林這個山清水秀的地方留住人才,做創客們的溫床。雖然國內的一線城市已經積累了一些經驗,但在桂林,創業服務還是新生事物,在注冊登記方面尚無先例可循。桂林創客空間服務公司創客咖啡就要做這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說到創客,人們腦海浮現的可能更多的是一個個西裝革履的年輕人的身形。然而創客咖啡每日常常出入的創業者中卻有一位78歲的老奶奶。在世人眼中或許這是一個適合頤養天年的年紀,但是這位與創客咖啡負責人文彥的奶奶同齡的老人家,卻走進了這個充斥著青春汗水與年輕拼搏氣息的創客咖啡館。
老奶奶曾是桂林一位局級干部,由于業務上的接觸,她了解到桂林啤酒廠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啤酒尾料。這些尾料堆放著,就是一些毫無用處,甚至是影響環境的廢物。如何變廢為寶?如何為桂林的生態保護出一份力?這些問題成為了她專心研究的動力。經過一系列的研究,她自主研發了一種用啤酒廠廢料為原料制造出來的有機生態肥,使用這種肥料,甚至可以使得農作物發育得更好,經過她的無限努力,也成功申請了國家專利。然而,繁雜的政策條款、龐大的資金壓力、老舊的營銷手段幾座“大山”壓在了一個已過花甲的老人身上,使得這樣一個優秀的項目停滯不前。
經過14年的挫折與碰壁,她決心求變。經朋友介紹,老奶奶得知桂林開了一間創客咖啡,于是便打算去喝杯咖啡,尋求合作。經過桂林創客空間服務公司的指導與推廣,老奶奶的新型肥料已經在區科技廳的創客成果展上參展。創客空間還發動資源為老奶奶尋來了100畝農地作為該項目試驗田。創客咖啡創始人文彥在接受采訪時說道:“一位與我奶奶年齡相仿的老人都可以成為一名創客,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去追逐我們的夢想。當我知道自己有機會可以幫助78歲的老人完成她奮斗14年的項目,我頓時覺得創辦創客咖啡的是那么地有意義。”
當然,除了老當益壯的78歲老創客。創客空間還接待許多不同年齡,不同領域懷揣夢想的創客們。雖然創客咖啡創立至今只有短短半年的時間,但已經入駐影視、農業、科技等多個領域的項目,為創業團隊提供導師輔導平臺、創業孵化平臺、社團管理平臺甚至是辦公平臺。
此外,“創客空間”積極組建了多個不同細分領域的創投社群,讓不同社群的資源人脈在網絡上共享。定期舉行各項與創業創新有關的沙龍活動是創客咖啡維持收入的方式之一。今年三月,桂林首屆眾籌party在這里搞得有聲有色,活動當天,阿里巴巴等70家企業高管到場共襄盛會。作為愛咖啡聯盟的創業咖啡店,“創客空間”在這個平臺上也將整合更多的跨界資源,碰撞出更多的創意火花。
為創業者支起一把遮風擋雨的“傘”
作為中國的南大門,深圳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充當著經濟科技排頭兵的角色。在創業熱潮持續高漲的今天,深圳自然也不落人后。其中,傘友咖啡可以說是垂直領域創業咖啡廳的代表者。周末的午后,傘友咖啡廳總是異常熱鬧。作為垂直于生命健康領域的創業咖啡廳,“健康的邀請”是每逢休息日,傘友咖啡舉辦的王牌沙龍活動。“工作日的飯點時間是咖啡廳自來客人最多的時候,周末和晚上的閑賞時間我們都會用來做活動,傘友咖啡廳服務總監聶楚辰說道。
來參加活動的創業者大多帶著自己的項目而來,2014年11月,沈夢(化名)在活動上和所有的嘉賓分享了自己“糞便銀行”的項目: “生命健康體現在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處,我希望我的項目能為大家的健康生活保駕護航。”話音剛落,掌聲響徹全場,傘友咖啡創始人閆杰帶頭鼓掌。這天閆杰很是興奮,因為一場陰差陽錯的創業“對對碰”就此展開。
兩年前,閆杰正研讀一本生命健康領域的暢銷書籍,他一邊翻閱,一邊在心里拍案叫好。讀罷,他萌生了與作者深入交流的想法,可作者是一位美國人,溝通是問題。他不愿就此放棄,作者溝通難,那就找書籍的翻譯!于是他幾次向出版社發出請求,最后尋得華人翻譯的聯系方式,沒想到華人翻譯竟是美國麻省理工總醫院的研究員。閆杰喜出望外,經過幾次的深入探討和交流,閆杰了解到該研究員的主要研究項目也是糞便微生物檢測,而且這項技術在美國已歷經了大量的臨床驗證,運用非常成熟。
閆杰迅速把美國的顧問資源對接給沈夢,缺乏市場驗證和數據參考是沈夢一直以來研究的瓶頸問題,現在有了美國的顧問軍師,沈夢的項目一下子如虎添翼。也因為這個項目,一位麻省理工總醫院的研究員通過傘友咖啡建立了與中國生命健康產業的連接。
“尤其是生物研究領域,好多東西國外比國內先進,技術上的難題,市場上的驗證,這些都能夠給國內的科研人員提供建設性的借鑒。”閆杰表示,傘友咖啡的模式就是要在生命健康領域建設一個全球智庫,為心系祖國的杰出華人構筑一條與祖國溝通的橋梁。智庫導師也是“傘友基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資本運作,傘友咖啡希望能夠有效整合生命健康領域的高端資源,實現全產業領域的多方共贏。endprint
被問到為什么要把創業咖啡店的名字定為“傘友”時,傘友咖啡服務總監聶楚辰表示,這與傘友咖啡創始人閆杰的經歷有關。1985年,傘友咖啡創始人閆杰大學畢業,被分配到農業銀行從事世界銀行項目貸款管理工作。參加了世界銀行經濟發展學院主辦的項目管理培訓,他開始認定了一個理:僅僅有錢,并不能保證創業成功,投資機構還必須提供管理顧問和引導服務。
“錢就像傘柄,知識和人脈就像傘頂,二者有機結合起來,才能為創業者擋風遮雨。”創始人閆杰先生介紹,正是這樣一個理念讓他開始有了“傘友咖啡廳”的想法,他要支起一把為創業者遮風擋雨的傘。此外,傘的英文單詞是umbrella,除了雨傘更有“一攬子”的意思。傘友咖啡要做的是為創業者們提供資金、人脈、知識三位一體的一攬子服務。
創業路上最亮的星
坐落于廣州市珠江新城CBD的C12星座咖啡就在這個暑假也很快要發展成為廣州本土創業咖啡廳的又一個“明日之星”。依托WeUp眾創空間的創業服務平臺,C12將為TMT領域的創業者提供垂直服務。
5月4日,創業者Cindy第一次來到洋氣的C12星座咖啡廳,找了一個舒服的位置坐下,隨手把藍色背包放在地上,點上一杯“水瓶座”便開始一天的工作。咖啡廳里無論是書架上的雜志、墻壁上的涂鴉、外立面的海報、廳內的大屏幕……400多平方米的咖啡廳,每個角落都能找到“創業”“夢想”“星座”或與之相關的勵志符號。與絕大多數客人一樣,Cindy并不是來喝杯咖啡、吃蛋糕那么簡單,她是來“求診斷”的,專注于TMT領域的天使投資人謝利明今天正好坐陣值班。
如今Cindy還是一名在校的大學生,她與三五好友組建了專營新媒體推廣的傳媒公司,可初創團隊的組建與股權分配最近令她煩惱不已,這回有了投資人“問診”,她表示是雪中送炭。C12星座咖啡廳的負責人楊杰表示,“星座”寓意溝通互聯,創業導師也講究緣分六合,C12給大家提供了不同星座的創業導師團,依托C12星座咖啡廳的社交平臺,導師將協助創業者打通創業路上的“12道關口”,這是C12星座咖啡即將推出的王牌創業服務。
據楊杰介紹,C12星座咖啡原本與其他的咖啡廳一樣以接待自來客人的方式盈利,隨著國家創業熱潮的推動,楊杰開始把咖啡廳重新做了定位和轉型,積極地與廣州本地的創投服務機構合作,例如近來在高校創投領域廣受好評的WeUp眾創空間。4月份以來,C12承接了幾場大型的交流活動,資金、項目、政策在這里開始碰撞。創業者,在這里拿到了融資。投資人,可以在這里尋覓到“意中人”和好項目。
桂林的創客咖啡為二三線城市的創業發展提供了范本和契機,創業不分城市,創客不分年齡;深圳的傘友咖啡把垂直領域的創業咖啡廳做到極致,整合國際資源,搭起了海外華人與祖國溝通的重要橋梁;廣州的C12 星座咖啡廳作為后起之秀,積極轉型與創投機構達成戰略合作,努力成為夜空中守護創業者最亮的星星。而愛咖啡聯盟也將致力于協助這些創業咖啡廳把我國的創投事業推向另一個高峰。正如人們常說的那句話,“人總是要有夢想的,特別是年輕人,特別是創業者,萬一喝一杯咖啡,夢想就實現了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