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玉娟
猿題庫、一起作業網、跟誰學競相獲得巨額融資,或釋放了在線教育K12領域排位賽的信號彈。
剛上初中的陳雷(化名)最近每到周末就手機不離手,但他并不是玩游戲,而是在用一款名叫“跟誰學”的應用尋找線上老師溝通解題思路。“跟誰學”這款APP可以在各大手機應用商店中下載,它通過跟蹤每一位學員的個性化需求及偏好,利用海量數據挖掘技術進行精準匹配,幫助學員找到最合適的老師。
像陳雷一樣,做“低頭族”卻實際上在學習的同學越來越多,與此同時,能看教學視頻、能尋找老師提問,更能溝通解決學習難題的在線教育平臺也層出不窮。用陳雷的話來說,“借助這些在線教育平臺進行學習的方式,在中小學中已經成為一種現象,更成為眾多學生手機中的標配應用”。
當然,不僅學生樂于依靠這些在線教育平臺,就連家長和老師們也對這種學習的方式持支持態度。不少學校的老師也經常利用課余時間上“跟誰學”,幫助網上的“求助”的學生們解決作業難題。北京市通州區某中學的英語老師劉紅(化名)告訴《中國經濟信息》記者,“在線為陌生學生解決難題的同時,不僅讓我享受著‘桃李滿天下的樂趣,更幫助我最大化地體現了自身價值。”
剛需催熱市場化
盡管在線教育熱潮到來后涉及的領域甚廣,但在我國針對應試教育的教學服務需求仍然是最具剛性的,這點在中國的教育環境下尤為明顯。正如國內某著名天使投資人曾言,“ K12領域(所謂K12是來自美國的概念,指從幼兒園到大學前的基礎教育階段的統稱)是未來10年內在線教育的最大高地,最大的肉與最堅硬的骨頭共存。”
近日,不知是有意還是巧合,三家涉足K12在線教育的創業公司紛紛“搶頭條”式的扎堆宣布獲得巨額融資,更讓K12這個行業一下子火熱起來。
專注做初高中在線做題和測評的“猿題庫”宣布獲得6000萬元D輪融資,估值3.6億美元;專攻基礎教育階段的“一起作業網”宣布獲得D輪1億美元融資,估值6億美元;致力于打造涵蓋中小學教育、大學留學教育和藝術體育生活類培訓三大板塊的教師O2O平臺“跟誰學”宣布獲得5000萬美元A輪融資,估值2.5億美元。
不由發現,這三家在線教育企業切入K12教育的角度各異,打造的模式也各不相同,唯有的相同之處便是對K12市場前景的一致看好。
不過,按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的說法,在互聯網普及以來,“2013年人類突然看到了在線教育這么一個東西”之后,在線教育有過多次嘗試,但體驗并不向好,也從未取得可與傳統線下教育相提并論的地位。即便發展到2014年,投資者更為看好的依然是外語、留學這些更成熟的領域,而K12一直被認為是在線教育中“最難啃的骨頭”。
“最難啃的骨頭”
據騰訊課堂發布的《2014年K12教育市場分析報告》所示,截至2014年末,在線教育領域投融資金額超過44億元,其中外語類獨占20億元,K12教育竟以4.69億元排在第二位。
進入2015年以來,K12在線教育領域的融資明顯熱了不少。從年初的答疑題庫“阿凡題”、“易題庫”先后獲得了1800萬美元和數千萬元的A輪融資,到近期K12在線教育更是呈現出高額融資集中爆發的局面。
毋庸置疑,基礎教育輔導在中國是非常強烈的剛需。據前述《2014年K12教育市場分析報告》,目前K12教育階段的學生僅18%接觸過在線教育,未來中小學的課外輔導將有更多的觸網可能。這其中蘊含的市場規模,業內多估計為千億級。在線教育能否打造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并找到合適的盈利模式?答案或許將在今年慢慢揭曉。
作為“教育接受者”的中小學生而言,他們需要一個經過論證的、成熟的體系應用在受教育的實踐過程中。在業內分析人士看來,只有結合主流的教育模式,解決在這一過程中人們遇到的實際問題,才能抓住每個受教育個體寶貴的教育時機。
只是,問題來了。
如今很多K12教學軟件脫離了主流教育的實際,偏重于互聯網概念或者自身優勢的片面輸出,雖然“看起來很美”,但往往在學生們的實際應用中匹配度缺失,又或者沒辦法一次性解決問題,所以市場始終難以平穩打開。
這一中國教育的實際難題,也正是用戶對在線教育產品的剛性需求。而像“跟誰學”和“猿題庫”等在線教育平臺的功能從始至終都圍繞著幫助用戶解決教育難題而設計。圍繞個人用戶設計使用路徑,幫助學生實現與知識的連接,讓學生在參與學習的互動中提升興趣。
競合發展
試想,在傳統教育中,一位“聰明”的老師對于教育結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線教育應用本身其實就代替了傳統教育中的老師身份,只有更為聰明的APP才有機會讓使用者變得聰明。
2014年7月份,“猿題庫”在獲得1500萬美元融資后宣布轉型:從付費行業試題到免費的K12教育領域。“猿題庫”方面更是公開表示會永遠免費,未來將在用戶量更大的基礎上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以此獲得收入。到現在,“猿題庫”初高中部分業務依然沒有一分錢收入。
當然,免費并非“猿題庫”一家的做法,“一起作業網”也宣布永遠免費。用免費獲取用戶,是邊際成本趨于零的互聯網服務的通行做法。
根據各家公布的用戶數據來看,一些平臺體量已經非常可觀,“猿題庫”目前擁有全國中學生用戶1300萬,覆蓋了全國98%的中學。“一起作業網”注冊用戶突破1200萬。此外,“學習寶”、“百度作業幫”等K12在線教育公司均公布用戶超過1000萬。
對于行業來說,上述任何一家在線教育企業不只是做一個K12產品,而是朝著平臺化發展,為的是建立一個在線教育的生態體系,用技術創新解決用戶實際問題的同時,串聯起更多參與者的積極性。
恰如“跟誰學”創始人陳向東在融資發布會對未來格局的如是分析,“由于在某個細分領域做得好的公司,很難在其他方面都做好,如此大家可以合作打造全面的產品。”在他看來,未來的在線教育或許將從產品之爭,逐步轉向生態之爭,有可能出現“競合”的局面。
不過,從當前各家的動作來看,“競合”恐怕還不足以形容行業內的火藥味。
據悉,融資發布過后的“猿題庫”正在籌備面向教師的產品,預計打造和“一起作業網”較為相似的模式。另外“猿題庫”將要上線的猿輔導,也與“跟誰學”現有的在線課堂產品有著異曲同工之處。而“一起作業網”更是雄心勃勃地宣布,“將向K12教育的所有階段發展”。
顯然,2015年將是在線教育格局爭奪戰異常激烈的一年,K12在線教育很快或出現行業的領頭羊。這或許也是這一領域內創新企業高額融資頻現的主要原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