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路
5月10日,浙江橫店圓明新園正式對外開放。引起輿論廣泛關注的,不止是盛景重現,更有爭議紛飛。
據了解,圓明園重建一事,自其被毀的清末至今,屢次被重提而爭論不休,但終未成真。而浙江橫店早在7年前首開“異地(北京)復建”,規劃伊始更惹非議。當年,圓明園管理處就曾專門舉行新聞發布會,公開對圓明新園的建設表示反對,并提出多項質疑。時任圓明園管理處新聞發言人的宗天亮表示,圓明園具有惟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它記錄的歷史不可能重復,企圖在異地重復這段歷史毫無意義。
那么,圓明新園到底長啥樣?從5月1日試營業到正式營業,圓明新園向游客贈送了30萬張門票,其內部景觀也逐漸被曝光。圓明新園并不是對北京圓明園的純粹復制,其建筑體量在北京圓明園的基礎上增建了30%。比如“福海”,其水面上設有9個噴泉,附近百米高的LED屏矗立眼前。“歡樂夜福海”景區會上演水中舞臺節目表演和激光水秀,現代感極強。與此同時,圓明新園在新圓明園、新長春園、新綺春園和新暢春園四個園區以外開設冰雕雪雕館、高科技演藝館、野生動物標本館三個展館,對冰雕藝術作品、前沿科學技術及野生動物標本進行展出,如長頸鹿、老鷹、黑熊等動物標本,以及奧特曼、林黛玉等文藝作品中的人物。那么,這些時代性強的高科技產品是否會影響圓明新園整體的古典美?
圓明新園投資人徐文榮表示,他頗為“自豪”的一點就是創新性地加入了人文、科技元素。他還預計圓明新園未來可帶動的第三產業增加值將達到500億元,同時還將解決周邊10萬余人的就業。另外,他還表示,圓明新園所有收入除上交政府稅費及扣除折舊、正常費用開支外,剩下余款將全部捐贈給文榮慈善基金會,支持橫店新城鎮和新農村建設。
可能有人會認為,該項目是投資人自籌資金建設,屬于純商業性旅游項目,是虧是賺不用公眾操心。但是,該項目的成敗不僅關乎投資人的利益,還可能影響部分公眾對歷史對文化的認知,因為橫店圓明新園不是一種純粹的歷史文化,而是大雜燴,或許某些小孩會真的認為奧特曼源自中國圓明園。
麻辣評語
劉陽(中國圓明園學會學術專業委員會委員):容易造成民眾的誤讀
如果說復建,究竟要復建哪一個歷史狀態的圓明園呢?比如乾隆中期、道光中前期的海岳開襟。乾隆中期的主體建筑群前的牌樓,在道光中前期已經消失不見。或許有人說,圓明園極盛之時在乾隆一朝,自然應該復建乾隆之制。暫且不論將圓明園片段化處理科學與否,就算以最迎合市場的概念——“最美的圓明園”來考察,乾隆時期的圓明園也未必就符合標準。以位于圓明園九州景區的杏花春館為例。其在雍正時期被稱為杏花村,整個景區東西參錯,表達的是一種淳樸的田園情趣。然而,如此一派農家野趣到了乾隆朝已是面目全非。增建的大殿、四方亭、城關等建筑,使這里的造園意境被乾隆想像中的山莊景色所替代。
如今,已在異地落成的圓明新園,從目前已完工的部分來看,可以毫不客氣地說,除了名字之外,其他與圓明園一點關系都沒有。建筑粗糙不說,即便是復制的景觀和建筑,也只能試著去猜是哪個景觀。
這不僅是誤讀圓明園的結果,更容易造成民眾對圓明園的誤讀。前者誤讀,是不明白當年的皇家園林圓明園,集中國古代造園藝術之精華,不止是建筑,更是園林、皇家文化的集大成者;所以,只能簡單地復制建筑,但殊不知,圓明園的很多建筑是針對北方乃至北京地區的氣候特征而設計的,簡單地復制到南方去,不僅方法低級而且也讓建筑失去了應有的光彩。比如圓明園盛景之一的天然圖畫,是指打開窗戶就能看到北京西山的美景,如果要復制這個意境,那是不是還得復制一座西山呢?
由此來看,大家對橫店圓明園的心態也只能保持平和,并把它當做一個普通的主題公園即可,不必認真。
陸一鳴(數字圓明園研究者):缺失的不止是園林建筑
如果我們把問題簡化到復原一座乾隆時期的圓明園,也會困難重重。
首先需要面對的問題便是歷史文獻的短缺。目前,我們對圓明園的了解多來自于《圓明園內工則例》、樣式房圖檔(設計圖紙)和《圓明園四十景圖》,以及零散的宮廷檔案。然而這些只不過是圓明園歷史文獻的滄海一粟,其余大多數已經在戰火中散佚。
就拿聞名中外的西洋樓景區來說,它是今天圓明園保有實物遺存最為豐富的景區,但由于籌劃始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所以它的形象并沒有出現在《圓明園四十景圖》中,而樣式房圖檔中關于西洋樓景區的資料也十分有限。事實上,在僅存為數不多的樣式房圖檔中,有一部分并沒有標明所繪建筑的名稱,所以我們無法將其一一對應。
除了原始資料的嚴重不足,對歷史工藝的再現、建筑材料的籌備,都是亟待解決的難題。根據史料記載,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僅在方壺勝境油飾彩畫一項的花銷,便高達白銀12101兩(折合人民幣1815150至2662220元)。1984年,圓明園學會曾就如何復建圓明園等事展開討論,當時有人大膽推算,復建圓明園所需經費數額為800億元人民幣。
圓明園自身復雜的變遷、文獻資料的散佚,以及諸多現實因素,使我們既無法定義、也難以重現一個絕對意義上“真實”的圓明園,而只能在某種程度上無限趨近。因此,很多機構選擇了通過數字復原的技術,虛擬再現圓明園。而數字復原的形式,恰恰為我們提供了在這個無限趨近的過程中,不斷調整、完善的可能,同時也可以動態地展現時間縱線上的圓明園歷史變遷。
王道成(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授):文化傳承與旅游開發雙收益
雖然圓明新園頗有爭議,但至少滿足了部分人的愿望。因為民眾當中有很多人擁有很深的圓明園情結,他們希望看到現實中的圓明園。這就是為何圓明園的四十景圖,已經被多次復制,并且還將繼續,這就是為何有數字圓明園乃至更深入和先進的圓明園文化研究。
作為浙江省重點批準的建設項目,圓明新園從規劃之初備受爭議,經歷政府調查、停工復建,到如今問世,也是歷經曲折。但夢想成真,也是有一定原因的。其中之一,就是橫店是丘陵地帶,土地貧瘠,百姓生活困難,當地有民謠 “開門望見八面山,薄粥三餐渡饑寒。”就是真實的寫照,但通過建設橫店影視拍攝基地,以及復建圓明園,大面積的開發在并未占用當地耕地的前提下,成功地利用當地的地質資源,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而且事實證明,這一系列的商業開發是很成功的。
據估算,圓明新園開業經過5年經營后,預計游客量可達4000萬至5000萬人次,門票預計年收入40億到50億元。經過10年的經營后,年游客量可達8000萬至1億人次,門票收入預計達100億元。這跟此前北京籌建《紅樓夢》中的大觀園一樣,它給民眾的向往和驚喜是無限的,它如今產生的效益也是建設當初遠遠未曾料到的。
從最宏大的意義來說,圓明新園也算是對中華民族文化的弘揚和民族智慧的傳承。另外,圓明新園的設計在還原歷史原貌之外,還增加兩種元素:一是人文元素,如園中增建了《紅樓夢》中的園林建筑等;二是科技元素,如用世界最前沿的LED影像、激光陣、探照群等高科技手段,建造了冰雕雪雕館、高科技演藝館、野生動物標本館等。
微言評語
圓明園是清朝康熙以后,二百多年歷史結晶!所有清代之工藝精華制造,絕大部分都在圓明園里,真實的圓明園何止300億!建旅游景區可以,但利用圓明園去炒作欠佳。今天,國人應不忘國恥、奮發圖強!
@ 一窮二白那句話說的真好: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同樣的預期不一定會達到同樣的效果,只是希望別誤讀了歷史。
@ hey123
圓明新園僅僅是復制出了形,卻復制不出魂。另外,其現代感和歷史感冗雜,少了厚重,也失去了純粹性。
@ 露7鵝
圓明園是中國造園藝術的最高代表,是一座藝術珍寶,可以通過重建圓明園,恢復其原貌,也是對歷史的一種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