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中開展的“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已在全國上下同步進行。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作為共產黨人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和做人準則,已經成為中國政治生活中的新熱點。為了扎實推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深入開展,本刊對“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梳理。
一、“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的實質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深化
同樣瞄準思想政治建設和作風建設,“三嚴三實”專題教育讓人很容易聯想到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事實上,“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正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延展深化。兩者階段不同,但內在聯系很深。
與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相比,“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的理念少一些,但更為具體,結合了具體工作,講謀事、創業、做人,都是非常實在的。兩者之間既有關聯,也體現出了一些不同之處。
第一,對象有所不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突出的是反對“四風”問題,這次專題教育所反對的“不嚴不實”同樣是“四風”的產物,但更多的是與領導干部和黨員工作的具體實踐活動聯系在一起。在“四風”與“不嚴不實”的作風之間,存在著共性和關聯。
“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既有密切關系,也不完全是一回事。“嚴”更多的是背后的東西,是對修身、用權和律己提出要求,但加上“實”,則更多地觸及到了深層的問題。 “三嚴三實”傳遞出來的是,黨員干部出問題時,既有個人層面自我要求不嚴的現象,同時還要解決組織教育不嚴的問題。
在今年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里嚴厲批評“少數政府機關工作人員亂作為,一些腐敗問題觸目驚心,有的為官不為,在其位不謀其政,該辦的事不辦。”總理既然在報告里點到,今年就會有所舉動,會對這類干部予以曝光和問責。
第二,步驟不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由中央政治局帶頭,一級一級地開展,一級做給一級看。這從教育實踐活動的批次就能看出來,中央政治局常委在第一批中分別聯系一個省,第二批中分別聯系一個縣。例如,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批時聯系河北省,第二批時聯系蘭考縣。
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則不分批次、不劃階段、不設環節,且不是一次活動。從今年4月底開始,在各級黨政機關、人民團體及其內設機構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和事業單位、國有企業中層以上領導人員中開展,各級同步進行。
因為“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不是一場活動,而是經常性的教育,所以同步開展非常合理。而且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取得了成功經驗之后,中央對專題教育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同步開展的條件已經很成熟。
“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不是為了搞教育而搞教育,每一個階段都有每一個階段的重點,“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處在不同的階段,但是有著內在的聯系,其目的都是為了更好地建設高素質的干部隊伍。
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與鐵腕反腐合力全面從嚴治黨
全面從嚴治黨,作為“四個全面”的一部分,需要多種措施共同發力。鐵腕反腐很重要,防患于未然的“三嚴三實”教育同樣重要。作風建設與鐵腕反腐,作為從嚴治黨的兩大利器,已經廣獲認可。這兩者之間存在很強的互補關系。如果黨員干部都做到了“三嚴三實”,那自然就不會有腐敗,也不會出現公權私用、脫離群眾、謀取私利等現象。正是因為沒有達到這樣的要求,所以才出現了腐敗的問題。
從反腐敗的角度講,“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的效果,也會影響反腐工作。如果領導干部真正按要求做到了“三嚴三實”,肯定會大大避免甚至減少腐敗的存在。反腐是長出了“瘡”后割掉,“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其實是希望不生“瘡”。如果外在的管理強化了,教育也起到作用了,有些人會因此而收手,不會一直走到違法犯罪的地步。很多腐敗問題,一方面是干部放松警惕,漠視了紀律和規矩;另一方面是過去從違紀到違法的過程中,沒有人去提醒和批評。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是提前給干部打好預防針,違反紀律就收拾,這其實是對干部的保護。教育和懲戒的結合,是反腐的有效手段。
中辦印發的《關于在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中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方案》中提出的多個專題,體現了“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在“防患于未然”上的作用。專家分析說,嚴以修身,就是加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這相當于把牢思想和行動的“總開關”。嚴以律己,就是堅持用權為民,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自覺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在此前對政治規矩的重點學習和討論中,這一方面已經多有涉及。嚴以用權,就是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實實在在謀事創業做人,樹立忠誠、干凈、擔當的新形象。
雖然作風建設一直都在進行中,但在“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之下,組織教育將變得更為嚴格,這對于干部的嚴格管理大有好處。有的干部可以做到嚴以修身、嚴以律己,但如何嚴以用權,還需要從組織層面加以解決。從這個層面來說,專題教育可以與鐵腕反腐形成非常好的互補。
我們黨歷來講究教育和懲治相結合。“三嚴三實”和鐵腕反腐緊密聯系在一起,實際上也是此前一直強調的做事做人要表里一致。“嚴”主要對應反腐,但是反腐只是全面從嚴治黨的一部分,實際上領導干部還需要謀事做事,這就需要“實”來解決。
三、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要堅持做到教育與工作兩不誤
當下中國很忙。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需要上下齊心,全力推進。如何在治國理政與專題教育之間做好平衡?
在《方案》中要求,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要與當前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結合起來,做到專題教育與日常工作有機融合、相互促進,兩手抓、兩不誤。
過去黨內開展實踐活動,容易給人造成一種印象,就是用轟轟烈烈的程序,搞了一些活動。但是要使我們的各項活動真正起到作用,必須在工作之中體現“三嚴三實”,而不是把標語掛在墻上,讓大家喊一喊口號。教育與工作不是“兩張皮”,而是應該內在地結合在一起。如果專題教育妨礙了工作,那就失去了本來的目的。專題教育的效果應更多地體現在工作上,而不是最終看你寫了多少筆記,講了多少豪言壯語。在“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中一定要力戒形式主義的東西,不能表面上力度很大,好像受教育了,實際上精力被大幅占用,反而把本職工作給丟了,而是一定要將“三嚴三實”落實到實際工作中。
四、《方案》中對“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如何開展作了明確部署
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在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中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方案》(簡稱《方案》)對2015年在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中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作出具體安排和部署。按照方案要求,要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要抓好載體建設。應當通過一些非常有效的載體,來深入闡釋“三嚴三實”背后的精神。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就是這樣的載體。同時,十八大以來引人矚目的反腐工作,提供了豐富的反面典型和教材,能夠讓官員們有切身的感受。從個人、組織到黨和國家,都能從這里面吸取到諸多教訓,從而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中,深化對“三嚴三實”的理解。
二要加強組織領導。自十八大以來,主體責任是政治生活領域的高頻詞匯。分析人士認為,在專題教育過程中,黨委(黨組)主要負責同志同樣應發揮重要作用。這意味著,這不是個人的一種學習和自我提升,而是有組織、有安排的活動,我們要把個體的、零散的教育變成有組織、有規模的學習,相互推進、相互監督,才能不流于形式和停留在個人感受上,真正取得效果。
三要抓好效果檢驗。檢驗專題教育的成效,應該看最后的工作效果。不能一方面專題教育搞得轟轟烈烈,一方面你這個單位不斷出問題。所以,應該最終看實際效果,而不是看你說了什么。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習近平多次強調這一理念。優良作風不可能形成之后一勞永逸,而不良作風的克服也需要時時進行,作風建設的重要性、復雜性、長期性等因素客觀上導致“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將耗時長久,并在思想上、工作上、作風上對廣大黨員干部不斷提出新要求。
根據《方案》要求,這次專題教育,并不是一場活動,這就意味著,常態化的“三嚴三實”將會體現在全面從嚴治黨的各個方面。
責任編輯:王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