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澤鋒
依靠行業兼并,登上行業榜眼位置,進而挑戰世界第一的位置。這樣的商業故事已不再新奇,這一次又輪到汽車零部件行業。
5月15日,德國弗里德里西港采埃孚股份公司(ZF Friedrichshafen AG)和美國天合汽車控股公司(TRW Automotive Holdings Corp.)發布聲明稱,前者正式完成了對后者的收購交易。這一收購案規模高達135億美元,其中包括天合公司124億美元凈市值,以及債務估值。
值得一提的是,采埃孚將同天合組建起全球規模第二的零部件巨頭,僅次于博世集團。根據整合規劃,未來天合將作為采埃孚旗下一個業務部運行,命名為“主動和被動安全技術”。

挑戰者難以靠內生增長實現超越,而此時聯合就成為了彎道超車的好方法。
在2014年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百強榜中,德國博世集團依舊位居榜首,年營收達到了402億美元。電裝再度排名第二,業績升至358億美元。同年采埃孚排名第九位,收入204億美元,天合為161億美元。
兩家合二為一則意味著,新組建的聯合體可奪取全球第二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寶座,將與德國博世、日本電裝、德國大陸等行業巨頭成為同級別的競爭對手,在國際汽車市場的話語權也會得到提升。重要的是,全球汽車零部件市場競爭格局可能將因此而改變,中國汽車市場或因此受到影響。
“今天對我們來說是意義非凡的一天,標志著采埃孚(ZF)和天合(TRW)強強聯合成為全球汽車行業領先的系統供應商”,采埃孚(ZF)首席執行官斯特凡·索默表示,“我們對未來的發展規劃充滿了期待,并購使我們能夠充分利用戰略機遇,持續為我們的客戶和員工創造價值。”
“合并后的公司是一個強大的汽車技術集團,所涉及的技術領域涵蓋了從駕駛員輔助系統和乘員安全系統到傳動系統、變速器以及制動和轉向系統”,天合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約翰·普蘭特認為,“先進技術的強強聯合全面符合了不斷增長的安全性、燃油經濟性和無人駕駛技術等行業發展趨勢。”
從技術角度講,兩者聯合將實現優勢互補。而從行業格局來看,當一個行業一家獨大,并且長期處于領先地位,挑戰者難以靠內生增長實現超越,而此時聯合就成為了彎道超車的好方法。分析認為,近些年博世一家獨大,拉開了與電裝、大陸等企業的距離,業內需要組建一個新的零部件企業集團來調整行業格局。另一方面,采埃孚收購天合可能會對國內汽車市場和零部件企業造成較大沖擊。
隨著汽車市場的增長,中國勢必成為汽車零部件企業激烈角逐的戰場。由于德系汽車依舊強勢,德系汽車零部件也可能在中國形成統治地位。
數據顯示,采埃孚2014年中國銷售額同比增長了30%。這一數字占采埃孚集團全球銷售額的14%,占該集團亞太銷售額的72%。與此同時,博世在華業績表現也十分強勁,2014年合并銷售額達521億元,同比增長27%。雙方增速不相上下。
可以說誰拿下了中國市場,誰就極有可能主導行業格局。中國市場不容有失,合并后的采埃孚將如何挑戰霸主地位,我們還是靜觀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