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牛津英漢雙解大詞典》為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莊智象
一個值得記錄的成功出版項目
——以《新牛津英漢雙解大詞典》為例
◎ 莊智象
2007年1月5日,由牛津大學出版社授權在中國大陸出版的全球規模最大的英漢雙解詞典——《新牛津英漢雙解大詞典》出版發行。2013年6月2日,《新牛津英漢雙解大詞典》第二版出版發行。該項目早在2001年即由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啟動,歷時六個寒暑,耗資數百萬元,成功推出首版。第二版的修訂工作從第一版出版不久即著手進行,同樣歷時六年,同樣付出了巨大而艱辛的努力。辭書編纂出版是外語學科建設的基礎性工程,將大型英語原版詞典編譯成英漢雙解版在我國更是不多見。該詞典自2007年問世以來,因其內容權威、信息廣博實用、編纂理念先進而得到了海內外讀者的高度關注和充分肯定。在近年辭書市場發生重大變化的環境下,該詞典能取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實屬不易,被視為海內外合作出版和新時代辭書出版的經典案例。作此文,以供同行參考。
談起《新牛津英漢雙解大詞典》的授權,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1999年初,牛津大學出版社以招標的方式在中國上海尋找合作伙伴,授權在中國合作出版發行其剛出版的一套牛津百科系列詞典和《新牛津英語詞典》。外教社當時正在努力調整圖書結構,試圖打造多個支柱性產品群,其中之一就是研發雙語詞典。1999年5月,牛津大學出版社決定將牛津百科系列詞典授權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在中國大陸出版發行;將《新牛津英語詞典》授權上海遠東出版社編譯成英漢雙解版在中國大陸出版發行。說實話,當時得知競標結果,我們是既高興又沮喪。高興的是獲得了牛津百科系列詞典的授權,可根據中國讀者的需要重印出版,而后根據不同主題有選擇地進行本土化改編。如此將大大提升外教社在專業辭書出版領域的影響力和市場號召力,同時加快外教社辭書研發的步伐和辭書編輯隊伍建設;沮喪的是,外教社渴望得到《新牛津英語詞典》雙語版授權,并借此占據辭書出版制高點的愿望落空。
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和牛津大學出版社非常重視這兩個項目的合作。1999年7月,上海市新聞出版局、牛津大學出版社為這兩個項目專門舉行了授權簽字儀式。時任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孫颙、黨委書記鐘修身、副局長樓榮敏等局領導和有關處室的負責人,專程從英國飛抵上海出席簽字儀式的時任牛津大學出版社社長和上海出版界及全國各大有關新聞媒體的記者朋友60余人到場見證了合作出版的簽約。此后的數年中,外教社辭書編輯室的同仁們全身心投入到牛津百科系列詞典的出版工作中,先后出版了40種重印版,又從中挑選出10種以雙語形式出版。重印版和雙語版均獲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與此同時,上海遠東出版社也積極行動起來,在全國物色《新牛津英漢雙解大詞典》的主譯人選,組織編譯隊伍,制訂編譯條例和相關制度,并為主要編譯人員準備各種所需的工作和生活條件。但不知何故,詞典的編譯工作遲遲不能全面啟動。2001年5月初,我與時任上海遠東出版社社長楊泰俊先生等十余人一同前往美國參加美國書展。記得是在去首都機場的路上,楊社長問我是否愿意幫忙接手《新牛津英漢雙解大詞典》的編譯和出版任務。他告訴我,他們社對這個項目看法不一,而且能積聚的編譯力量有限,他們準備放棄這部詞典的編譯和出版任務。若無人接手,他們不僅將承擔合同違約責任,導致信譽受損,而且在經濟上還要遭受近百萬元預付款被沒收的損失。考慮到遠東社前期已經做了一些工作,楊社長本人也為此項目花了不少精力,我當即承諾:“詞典出版后,外教社愿意向貴社提供一萬元人民幣的轉讓傭金?!苯Y果在抵達機場之前,這個項目的轉讓意向就基本達成了。其余的細節問題,我與楊社長在書展期間亦一一進行了探討并取得了一致的意見。書展結束返滬后,外教社便開始著手《新牛津英漢雙解大詞典》的編譯和出版的接盤工作。此后,便是整整六年時間,一個團隊,多個部門,幾十號人,全身心地投入到此項工作中。
外教社接盤《新牛津英漢雙解大詞典》項目后,便要求遠東社將相關的材料,包括合同、編譯要求、體例、已定稿的編譯樣稿等,悉數轉移至外教社。在仔細審讀合同條款后,我們覺得有些條款不甚合理,按照版權貿易的國際慣例,有些權益沒有獲得,有些條件可以再談。首先,合同條款中英漢雙解詞典的版稅按詞典定價的10%支付,明顯不合理。按照國際慣例,這通常是購買重印權或影印權的版稅,對于英漢雙解詞典,版稅顯然是高了。因為雙解版所需的翻譯費、審校費、編輯費、錄入費、排版費、校對費和業務管理費等是一筆巨大的開支,相比審讀和稍加編輯后便直接重印出版,無論是費用,還是所付出的精力和勞動都要大得多。更何況在全部內容中,漢語部分至少占到35%—40%。目前中國市場的圖書定價,除了考慮內容的價值外,很大程度上要參照印前成本和紙張、印刷等直接成本。如此計算和平衡,雙解版詞典的版稅應介于影印版和翻譯版之間,在6%—7%之間較為合理。其次,這么一部超過2000萬字的鴻篇巨制,編譯、審訂、編輯、排版、校對,決非一蹴而就,需花多年時間才能完成。其間,市場將是一個空白,而此辭書又是教師、學生、科研人員和英語學習者必需或急需的。為滿足市場需求,應該將其重印或影印出版權拿下來,先重印出版發行。一來可滿足教學、科研、學習之需,填補市場在雙語版問世之前的空缺;二來在單語版營銷推廣之際,便可為雙語版日后的面世起到推廣作用;其三,《新牛津英漢雙解大詞典》是一本大型工具書,語料非常豐富,覆蓋面很廣,兼具語文和百科詞典的功能,釋義和例證權威可靠,出版后應該根據不同的需求、不同的讀者群體和不同層次的使用者開發相應的衍生產品,盡可能做到資源的科學、合理配置,物盡其用,不至于資源放空。這其中包括了各種出版形態,如電子版、網絡版等的版權合作等。鑒于上述多重考慮,外教社與牛津大學出版社就有關版權條款、授權形式、年限等進行了再次溝通和談判,經過多輪磋商,牛津大學出版社同意授權外教社首先出版單語版,并應允雙語版出版后,授權合作出版各種衍生產品,同時明確雙語版版權由兩社共同持有,保證了知識產權的成果和共享權利。遺憾的是,雙語版的版稅,牛津大學出版社堅持不妥協。
在重新審核、梳理《新牛津英漢雙解大詞典》的合同條款并與牛津大學出版社進行了深入、友好的溝通和談判,明確了雙方的義務和權利后,外教社便按合同界定的內容,積極穩妥地推進項目的各項工作。首先,審讀、編輯出版了《新牛津英語大詞典》單語版。同時,有條不紊地推進雙語版的編譯、審訂、編輯、排版、校對工作。在此期間,外教社與牛津大學出版社,尤其是牛津大學出版社香港分社保持密切的聯系,就編譯中出現的問題,即時進行溝通、磋商,保證了詞典的編譯質量和進度。大約在雙語版初稿基本完成時,牛津大學出版社提出欲購買該詞典漢語版的版權,并要求一次性買斷。其實如果條件合適的話,外教社是非常愿意合作的,因為牛津大學出版社將詞典的英語版權轉讓給了我們,我們將漢語版權再轉讓給他們是順理成章、互惠互利的好事。但出乎意料的是,談判一開始就陷入了僵局,并就轉讓版權價格進行了將近兩年的拉鋸戰。牛津大學出版社甚至提出,外教社如當年11月底前不同意轉讓版權,他們將重新組織人員編譯,然后終止與外教社新項目的合作。面對牛津社咄咄逼人的氣勢,我們并沒有退讓,而是據理力爭。一方面反復強調外教社的合作原則“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互惠互利”,曉之以利害關系:一、按目前的狀況,牛津大學出版社很難再組織起比外教社更強的編譯隊伍,因為中國辭書編譯的主要力量都不同程度地參與到了此項目中。二、合作歷來是互惠互利的,何況在這個項目上外教社并沒有處置不當,若牛津大學出版社一意孤行,從短期看得不到任何眼前利益,從長期看更是會失去一個很好的合作伙伴。無可否認,在雙方近二十年的合作中,牛津大學出版社在中國的認知度、認可度不斷提升,外教社功不可沒,牛津大學的不少專業圖書,若沒有外教社的合作,恐很難有如此好的市場影響力和號召力。另一方面,向學校領導匯報情況,希望獲得學校層面的理解和支持。同時,抓緊進行雙語版的各項工作。
在此期間,牛津大學出版社負責此項目的版權經理屆齡退休,牛津大學出版社重新整合海外業務,將亞太地區業務交由該社紐約分社接手。這一變故為雙方打破談判僵局創造了有利條件。不久,牛津大學出版社紐約分社委托牛津大學出版社香港分社的版權經理與我們進行溝通,表達了繼續合作的愿望,并提出可以商討雙方認為更合適的合作模式。獲此信息,我們提出按照國際版權合作慣例,以版稅方式進行合作或轉讓的建議。這樣既可風險共擔、利益共沾,又較一次性買斷更為合理,更能調動雙方的積極性,保證項目按質、按量、按時完成。半年后,恰值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舉辦之際,牛津大學出版社紐約分社的負責人邀約外教社就此項目的版權合作事宜在北京進行磋商。幾經博弈,終于,一場曠日持久的艱難談判修成了正果。此次經歷,讓外教社上下深深體會到:在業務合作中,碰到棘手的問題,特別是遇到hard negotiator(難對付的談判對手),更應沉得住氣,要敢于堅持原則、守住底線、據理力爭,將原則性和靈活性有機地結合起來,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這樣既能得到對方的尊重和理解,又能化解分歧,達到預期的目的。
與牛津大學出版社談妥《新牛津英語詞典》單語版和雙語版及衍生產品的出版合作條件并簽署合同后,外教社便集中精力投入到該詞典兩個版本的編輯出版工作之中,尤其是辭書事業部的領導和編輯們,認真思考,組織策劃,安排落實單語版的審讀、修改、編輯出版,按照雙語版的編譯、審訂、編輯、排版、校對等各項工作的目標和要求,梳理每一項任務的操作步驟和監控要求,做到目標明確,任務清晰,步驟程序合理、可靠、有效,監控要求細致到位,以保證單語版和雙語版的審讀、編譯、編輯出版的高質量和高水平,達到與牛津原版詞典同等的品質。
經過一年的努力,《新牛津英語詞典》單語版按合同要求如期出版發行。首印2萬冊,很快便售罄。詞典的市場反響熱烈,深受讀者歡迎和好評。如何保證雙語版的編譯質量、水準,使其同單語版相比,更上一層樓,成了我們關注的重點。外教社針對上述問題與有關專業人員進行了充分的商討,并借鑒外教社之前與劍橋大學出版社合作出版《劍橋國際英語詞典》(雙語版)的經驗與教訓,制訂了編譯原則和要求、工作條例、編譯細則、編譯人員條件、編譯管理制度和程序、審訂人員條件、審訂要求和程序、編輯加工要求和程序等幾十個工作制度和條例。制度制訂完畢后,便安排幾名編輯和審訂人員試譯樣稿,然后根據試譯中發現的問題制訂相關要求和說明,以避免全面展開編譯時無法可依、無章可循。隨后便面向英語專業研究生、英語教師、翻譯人員、英語編輯等招收編譯人員。經過層層選拔,很快組成了一支幾十人的編譯隊伍,并對其進行培訓。培訓結束后,試譯若干詞條,由外教社特聘的審訂專家負責審核編譯質量,達到質量標準后便開始正式的編譯工作。在整個編譯過程中,為了避免重蹈《劍橋國際英語詞典》(雙語版)的覆轍,我們建立了一項十分有效的工作機制:凡編譯完的稿件,須由審訂專家審讀,驗收合格、簽署意見后才發放酬金,達不到要求的必須重來?!缎屡=蛴h雙解大詞典》項目實行優質優酬,從程序和機制上保證了編譯的質量和水準。當然仍然有若干編譯人員因受不了嚴格的程序和質量要求而退出的。同時,外教社根據審訂的要求,從全國高校翻譯、出版界中聘請了一批四五十人的審訂專家,專門從事審訂工作,保證了質量和進度。若沒有這批專家的支持和幫助,僅靠外教社一己之力根本無法完成要求甚高的審訂任務。他們的敬業精神、專業精神、職業精神,深深打動并激勵著外教社的同事們。經過三年多時間的編譯和審訂,基本上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其間,外教社一再重申,為保證編譯、審訂、編輯的質量,決不因趕時間、趕進度而犧牲質量。詞典基本定稿后,牛津大學出版社提出要抽查編譯、審訂質量。經過抽查,牛津大學出版社對詞典的編譯、審訂和編輯質量表示滿意。前后六年多時間,兩千多個日日夜夜,終于完成了這一鴻篇巨制的編譯審訂、編輯、排版和校對出版工作,有專家感嘆:外教社做了一件make impossible possbile的事情。通過該詞典項目的營運,外教社充分體會和認識到:做任何事情都必須認真,不認真干不好事;必須努力,不努力難以成功;必須有嚴格的管理制度,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制度難言高效有序。
經過六年的努力和辛勤耕耘,上百位編譯、審訂、編輯、校對人員的通力合作,在各方面的鼎力襄助下,《新牛津英漢雙解大詞典》終于在2007年初問世。這一雙解詞典中的扛鼎之作的出版,引起了辭書界、學術界、出版界、外語界和媒體及電子公司的高度關注。為了做好這部傾注了數百人心血的雙語版詞典的出版發行工作,外教社精心策劃組織了一系列的營銷、推廣活動。
我們首先策劃組織了隆重的新聞發布會和首發儀式,邀請辭書界、翻譯界、出版界、外語教育界、新聞界、外事部門的領導和境外合作方以及相關的出版社等300余人出席。會上各界代表對出版該詞典的價值、意義,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對外教社所做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贊揚,代表們認為該詞典的出版將雙語辭書的編纂和出版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是辭書出版的一項示范性工程,是國際版權合作的成功典范,也是多方合作、協同創新的一個范例。一個小時的新聞發布會暨首發式取得圓滿成功,營造了很強的新聞和市場影響力。當天有關媒體及時報道和播出了相關新聞,晚上外教社接到了來自海外的電話,稱他們從新聞中獲悉了這一喜訊,并致電外教社表示祝賀。第二天,不少手機用戶都收到了新聞和短信,獲悉了這一信息。此后的幾天中,報紙、期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各大媒體都從不同的角度報道了這一出版活動,引起了社會各界和讀者的廣泛關注,許多讀者紛紛要求訂購這部詞典。同時,外教社有針對性地在一些媒體投放了一定數量的廣告,達到了廣而告之的目的,有效地促進了銷售。
其次,借助新聞報道、媒體宣傳、廣告投入等的作用,外教社的營銷人員展開了積極有效的營銷活動,向所有有業務往來的零售網點、實體書店、電商,尤其是校園書店展開廣泛的、數量控制的鋪貨工作,力爭達到全面覆蓋,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效果。此外,外教社積極向終端消費者和各高校外語院系、部以及各外語院校推廣這部對外語教學、科研和翻譯等十分有益的權威工具書。有的院校為教師每人購置一冊,有的在資料室、圖書館、研究所(室)等購儲若干冊,供借閱或查閱。為滿足部分消費者的收藏需求,外教社還專門提供個性化的、有紀念價值的特制版服務:在封面或扉頁上燙上或印刻上讀者的姓名或相關定制語。通過各種方式的宣傳、推廣、營銷,紙質版取得了很不錯的銷售業績。短短一年中,銷售逾2萬冊,首戰成功。
紙質詞典的推廣銷售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業內普遍認為,這是一個多方合作共贏的、成功的典型案例。諸多電子公司、網絡公司都紛紛提出合作意向,想要購買該詞典的電子版權,置入其支柱性產品中,以增加產品的內容和使用價值的競爭力。隨之,外教社與牛津大學出版社就電子版權轉讓進行了深度的探討和合作,制定了電子版權、網絡版權轉讓的基本原則、要求、條件、方法和操作程序,界定了彼此的權利和義務。雙方加強信息溝通,及時協調和解決版權轉讓中出現的問題和矛盾。外教社先后至少與近十家公司就此版權轉讓進行了友好、共贏的合作,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從《新牛津英漢雙解大詞典》的版權轉讓接盤、合同條款梳理、談判、多種版權形式轉讓到編譯、審訂、編輯、排版、校對、出版、發行、推廣營銷,外教社的工作團隊感悟頗多,他們深感國際版權合作要獲得成功、共贏,就必須熟悉版權業務,具備豐富的版權知識,了解國際版權合作的慣例,更要熟悉和了解市場需求和出版的過程與實踐。無論是合同談判,還是編輯出版操作與管理都應具備較高的專業水平,這樣才能在合作中,既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互惠互利,維護自己的權益;又不失適當的靈活性,做到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講合作。在合作項目的運營和管理中,必須合乎專業特性和要求,達到國際合作應有的要求和水平,才能讓合作成功,取得雙效益俱佳的結果。憑借外教社的專業和專注,《新牛津英漢雙解大詞典》的成功應屬情理之中,但收獲之豐碩仍出乎意料。首先,原版即單語版版權的獲得,外教社經過審讀、修改后出版發行,獲得良好的銷售業績。因影印出版,編輯、排版、校對成本相對原創要少許多,贏利空間相對大一些,銷售2萬冊,所獲得的利潤可以基本上支付編譯和審訂費用,同時為雙語版的出版發行做好了市場鋪墊,滿足了一部分高端外語學者、外語教師、外語專業工作者、翻譯工作者、研究生等的教學、學習和科研需求,尤其在雙語詞典的漢語翻譯無法界定英語上下文的語境時,這種大型單語辭書,可以幫助使用者通過英文釋義,查證、斟酌后確定詞義。單語版的出版發行,其實從某種程度上已掀開了雙語版的推廣營銷序幕。因為英語水平稍低一些的使用者,僅憑英文釋義,常無法確定其詞義,往往還得借助漢語的拐杖,幫助理解。單語版一出版,就有人打聽是否準備出版雙語版,何時出版等信息,口口相傳,影響不斷擴大,更多的使用者翹首以盼。其次,雙語版問世后,在單語版使用者口口相傳和一系列推廣營銷活動的支持下,再加上外教社銷售人員的辛勤努力工作,以及特制版、個性化服務疊加效應的作用,雙語版因其規模全球最大、最權威、最可信賴等特點大受讀者歡迎,首印2萬冊很快售罄,獲得了預期的市場效果。第三,由于單語版、雙語版紙質詞典的市場反響熱烈,不少電子公司紛紛前來洽談詞典電子版權的轉讓事宜,前后有近十家電子公司與外教社和牛津大學出版社簽訂了電子版權轉讓合同。《新牛津英漢雙解大詞典》第一版的電子版權轉讓收入近1千萬元人民幣。一本工具書有如此豐厚的版權轉讓收入實屬不易,也頗為罕見。第四,為外教社的詞典數據庫建設作出了貢獻。詞典出版后若干年,外教社投標的項目《外教社雙語詞典編纂系統研究》獲得了上海市科委資助項目立項,并得到了200萬元人民幣的項目資金資助。該項目除了研發一套雙語詞典編纂系統外,還須相應建立一個60萬句對的雙語平行語料庫。《新牛津英漢雙解大詞典》的語料為該項目的建設,尤其對雙語平行句對語料庫的標記和收集起到了積極的、至關重要的作用,為課題的順利完成、資源的再度開發和使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該項目亦可視作詞典的衍生產品,為資源的整合使用起到了樣板作用。第五,為國際合作和專業化、標準化奠定了基礎?!缎屡=蛴h雙解大詞典》的出版發行,在出版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尤其在辭書出版界更是被視為合作共贏的成功范例,引起了國際出版界的高度關注。在2007年法蘭克福書展上,外教社的很多合作伙伴都詢問這一詞典的出版發行狀況,一時傳為美談。此后,英國哈珀柯林斯出版社也提出愿與外教社合作開發詞典項目。于是這種規范的、專業化、標準化的項目合作,尤其是雙方揚長避短的合作共贏的成功模式,促成了外教社和哈珀柯林斯《漢英大詞典》的成功合作。值得一提的是,此項目是由外教社提供漢語語料,哈珀柯林斯出版社負責編譯成雙語版。所有編譯人員均為英語為母語者,完成編譯后由外教社負責組織專家審訂,因為漢譯英由中國學者來做固然有對漢語理解準確的優勢,但其英語表達常常不甚確切、自然和地道。外教社期望通過與國外出版社開展合作,編纂出版一部質量較以往漢英詞典更好的雙語詞典,服務于中國語言和文化走向世界。此外,開發雙語辭書的衍生產品,開發中小型的雙語詞典、??圃~典、分類詞典、資源使用和保護等方面的很多工作仍有待我們去思考,去嘗試。
(莊智象,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