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騄(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所,天津 300456)
我國生態港口的建設思路與發展措施分析
張騄
(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所,天津300456)
國民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港口作為重要的交通樞紐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設施之一,對于相應的區域發展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今年來我國港口建設得到了快速發展,同時也帶來了較為嚴重的的環境問題。因此,本文討論生態港口的本質內涵,歸納總結了國際上先進港口的生態保護措施及生態港口建設經驗。同時又對我國生態港口現狀進行分析。從各個方面探討了生態港口的建設思路與發展對策。
港口建設生態港口生態保護
國民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港口作為重要的交通樞紐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設施之一,對于相應的區域發展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然而目前的港口發展對于周邊的海域以及港區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環境影響,現如今的港口已經無法滿足環境方面的要求。因此轉型對于港口來說已經是最急迫的問題了。環境與港口是否能夠協調已經成為熱議的問題,因此生態港口這種新興概念就應運而生了。
世界上諸如美、日這樣的發達國家已經提出了生態港口的建設,將環境保護的工作切實到港口的整體規劃、設計、施工以及運營之中,切實的將可持續發展觀念運用到港口的建設與發展之中,也使得生態港口頗見成效[1]。
美國紐約的新澤西港。紐約新澤西港務局建設生態港口是建立在完善的生態港口的相關環境管理體系之上的,首先通過對外的宣傳以及對內的員工培訓大大的增強了整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并將其融合于整個港口發展之中。其次還進行高速鐵路的擴展以及港口物流的改善等等措施,大大的促進了生態港口的建成于發展,這樣一整套的關于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都得以形成了。
日本東京港。該港口以環境為著手點,規劃了細致的關于港區的綠色公園規劃,其中的綠地規劃形成點、線、面,并且相互連接形成了一個大的網絡綠地系統。海岸和水域的景觀保護開發作為了環境建設的重點,岸灘的恢復也得到了重視,此外將港口與環境規劃想結合,將環境與港口的發展相結合,這一系列的措施就使得生態港口的建成得以保證。
縱觀全球一些西方發達國家的生態港口建設已經日趨成熟,能很好地將可持續發展的觀念融入到日常的建設與運作之中,而且也有了自己完善的管理港口的條例與政策。例如美國聯邦政府和各州政府的環保機構已對港口的環境保護作出了明確的可以量化指標的改善目標并強制執行相關措施;監管部門也一直對港口環保方面進行嚴格檢查和審查;環保的管理加強也是這些港口自身所能做到的,可以說這種環境意識已經進入了整個運作過程之中;此外也得到了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持。可以說西方這類發達國家的這一系列的相關措施一方面得到現代港口發展的適應,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生態港口的真正含義[2]。
3.1我國生態港口發展現狀
相比于西方發達國家我國的生態港口真是一個起步階段,它們主要是在天津、上海這類的大型港區。
2005年上海港開始進行綠色港口的建設規劃的相關研究,其中就以生態港口作為研究的核心課題,并對于相關一系列環境保護方案進行探索。天津港在港區環境上做了很大的努力,優化了港口布局,具體的將其分為北疆和南疆兩個港區,同時進行貨場設施的建設推進,對于綠色建設這塊也加大了投入。青島港則堅持科技興港、人才強港的政策,依靠思路創新以及科技的創新,通過科技的發展與創新走出自己特色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3.2我國生態港口發展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真是我國由第二代向第三代港口進行轉型的時期,相比于西方發達國家,我國的生態港口建設的重視度還遠遠不夠。這長久以來的關于港口建設的規劃中環境保護還未被重視,同時可持續發展也沒有被放入到港口建設發展之中。長期以來的環保意識的缺乏,在整個港口生產中也未將諸如污染處理設施放在考慮范圍之內,整個港口建設中就沒有生態港口的意識,整體還仍停止在關于污染源治理以及港區的綠化上面,使得我國港口整體都面臨著極其嚴重的環境問題。不僅如此,學術層面也缺乏對于關于生態港口的規劃和設計上的研究,根本沒有完整的可持續發展與生態建設港口的體系。關于生態港口開發、建設、規劃以及運營等方面的評價指標也不夠全面科學,除此之外,政府部門方面也缺少對于生態港口相關建設方面的推進條例等等,關于生態綠色環保相關的宣傳力度也是少之又少。
4.1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港
從港口規劃、布局到建設、生產,全面落實環境保護措施,實施全過程的環境監督管理,實現港口的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實現港口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共同提高。此外對于相關港口及企業的節能減排及其相關的環境保護標準、條例等等做好完善落實工作,真正的做到生態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港口建設標準統一、法規齊全、執法監督管理體系規范有效。
4.2開展生態港口規劃研究,建立生態示范港區
規劃是港口建設與發展的行動指南,開展生態港口規劃的研究工作是建設我國生態港口的最有力支持。在港區生態環境調查與評價、港區海洋環境容量研究、港口建設發展環境影響分析、海洋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以及國外生態港口建設模式與經驗分析等基礎研究上,嚴格遵循港口不同功能類型和地域環境來制定相應的工作要求和重點,對已建和規劃建設的港口,按照建設期和運營期的不同,制定相應的生態建設要求和策略與改善港口生態功能的規劃和要素配置原則[3]。
4.3科學布局,優化港口資源配置
當代在科技高速發展的同時就更加貼近了人和大自然的聯系,因此必須做好關于在科學發展觀要求之下的港口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在包括港口的規劃、建設以及生產的整個過程中都將與環境保護項目緊密相連。進一步協調港區發展和資源利用之間的關系,對港口建設和作業的全過程進行績效監督管理,解決我國港口普遍存在的因資源配置極度不合理而產生的產能過?,F象,從而實現港口資源的合理化配置。
港口最為對外貿易的門戶可以說在國民經濟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國的基本國策是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因此在新時代下綠色環保型生態港口不僅是時代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經濟高速全球化發展的今天,使得港口核心的競爭力得以增強以及可持續發展得以在港口實現的根本途徑。
[1]趙芳敏,王大志,巍欣.港口總體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研究.環境科學與技術,2007,30(7):64-66.
[2]陳彬,張珞平.港口規劃的戰略環境評價實踐.上海環境科學,2003,22(12):1013-1016.
[3]杜宏云,施紅星.港口開發與環境保護.綜合運輸,2004,(4):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