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風宇
創者贏
編者按:為響應文藝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號召,中共南京市委宣傳部和南京市文聯舉辦了“知名作家對話創業家”的活動。通過作家細膩感人的筆觸,講述創業者如何大膽追逐夢想的故事,用文學之筆讓讀者從創業者的經歷中收獲光芒,于平淡的生活中看到夜空中璀璨的星火。從2015年第2期起,本刊將陸續刊登這些對話成果,以饗讀者!本欄目由南京市作家協會與《青春》雜志社聯合主辦。
南京城有條藍旗街,位于白下區東部。東鄰月牙湖,西至御道街,清時為金陵守軍藍旗營駐防地。那時,營區內藍旗飄展,景象森嚴,藍旗營的南邊是牧馬場,再往南出了光華門便是散布著農舍的田野。斗轉星移,百年春秋,藍旗街只剩下一個頗具文化意味的符號,舊時景況早已在歷史的煙塵之中消磨殆盡。
不知什么時候,藍旗街上悄悄崛起一座“世界之窗創意產業園”,好大的口氣,這里拉開的是面向世界的窗口吶!誰在這片園地里面激情澎湃地眺望世界?
有一位身穿唐裝的中年人正在一幢形如巨艦的大樓里面對著世界地圖沉思。辦公室里安靜得連一根針落地都能聽得見,地圖星星點點地散布著許多小紅旗,隔壁行政助理接電話的聲音清晰地傳來:“您好,我是大賀!”
中年人從容地拿起轉接過來的電話:“我是賀超兵。”
哦,他就是賀超兵——國內四大廣告集團之一的大賀集團董事長。
這位本土廣告國際化自主運動的倡導者,正擔任著中國廣告協會副會長與中國廣告戶外委員會主任,他先后榮獲“中國廣告30年突出貢獻人物”,與張藝謀、余秋雨等共同榮膺中國創意產業界的最高榮譽“2008中國創意產業杰出貢獻獎”,中國首屆十大廣告經理人之一,中國廣告業25年十大突出貢獻人物之一,2010全球華商百業十大領軍人物,2010年作為文化企業界的唯一入選者與余光中等人共同被評為第二屆南京“文化名人”。
賀超兵,這可是個響當當的名字!
不同凡響的大賀紅
盡管與藍旗街為鄰,但賀超兵打的不是藍旗而是紅旗。
這位國內戶外傳媒的領跑者自稱“紅色”是他的幸運色,也是大賀的幸運色。在大賀集團的辦公樓里無處不蘊含著賀超兵的智慧,到處洋溢著用95%的紅加5%的黑調成的紅色,這是大賀的專用色。代表吉祥和激情,甚至集團的標志也是由這深沉的紅色圖案構成。一面紅彤彤的五星紅旗鋪滿會議室的巨大天棚,觸目所見,意味深長,仿佛在訴說著什么。
“我們的創業是從‘復制智慧開始的。”賀超兵謙虛地說。
1994年,經朋友介紹,正在做毛線銷售的賀超兵為中國石油江蘇分公司設計加油站標識,一個通宵他設計了30個黑色基調的圖案,最后靈光一閃,又畫了個鮮艷奪目的紅色標識。正是憑借著這個紅色標識,賀超兵從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最終還獲得了江蘇省加油站所有燈箱制作業務,由此開創出大賀的紅色年代。
賀超兵后來回憶道:“我花了一夜時間一口氣設計出30個標識,只有一個是紅色,其他全是黑色。這一個紅色標識次日被選中,從那一天起,我認定了,紅色就是我的吉祥色。”
自從省石油公司用了賀超兵的作品之后,找他的人慢慢多了起來。他也不計較報酬,純粹是興趣。當石油公司讓他做了一個戶外燈箱廣告之后,他發現了這里面的驚人利潤。當時柔性燈箱的利潤高達70%。賀超兵想:“我的天,我得賣多少斤毛線才能賺一個燈箱的錢?”
到了1994年,賀超兵賣毛線已經賺了十幾萬元,還開了一家分店。就在這年,在接下省石油公司的燈箱業務后,他果斷關掉了兩家毛線店,成立了大賀藝術設計制作研究所,專門做戶外燈箱廣告。那時的噴繪廣告賣到了300元/平方米,其實成本是很低的。
中國石油江蘇分公司要制作的是一批加油站的柔性燈箱,接下業務之后,賀超兵在下關的三汊河小學租了兩間半廢棄教室,掛出“大賀藝術設計制作研究所”的牌子。從來沒有從事過專業廣告制作的賀超兵為什么有這么大的膽色,抬手就敢承接如此規模的廣告業務?這是因為賀超兵有著極其深厚的美術功底,天分來自少年時代信手而出的靈氣,而專業技法則來自南京藝術學院的科班訓練。所謂觸類旁通是也,機會往往是關照有準備的人,這句箴言在賀超兵身上又一次得到了驗證。
“當時柔性燈箱的利潤很高,我就是靠著它挖到了戶外廣告的第一桶金。”賀超兵說。
三十萬元,在那個年月是一個不小的數目,賀超兵掙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柔性燈箱的制作工藝,對當時國內的戶外廣告制作業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概念。
賀超兵也為自己做廣告,打出了“大賀燈箱,為您增光”的招牌,并首次提出了“做戶外廣告制作專家”的奮斗目標。不久,隨著祿口機場通航和京滬高速通車,賀超兵敏感地意識到噴繪廣告的機會來了,立即向銀行申請貸款180萬元購買激光噴繪機付首期款。當時沒有銀行肯貸款給賀超兵,他就找了一位開飯店的商人互相擔保。這是一個非常冒險的舉動,那位商人的生意竟然賠了,如果不是這個商人法人執照的名字和擔保合同上不一致,賀超兵就要賠上一百多萬。
這是當時國內第一臺進口噴繪機,大賀一下子在廣告界鶴立雞群,業務因此迅速拓展到全國。大賀憑借著“大市場,小巨人,高投入,精管理”的市場定位,很快從戶外廣告界脫穎而出,成為廣告界的一顆明星。
“那時候,噴繪機簡直就是印鈔機。”賀超兵感嘆道,“機會到處都是,誰抓住了,誰就是黑馬。”
由于有進口噴繪機這樣高科技的設備作后盾,大賀公司在短短一個月內,高速度、高質量地完成祿口機場幾千平方米的廣告畫面,受到省市領導和機場廣告公司的一致好評。
通過不斷的業務實踐,賀超兵認識到:廣告是最大、最快、最廣泛的信息傳遞媒介。通過廣告,企業或公司能把產品與品牌的特性、功能、用途及供應廠家等信息傳遞給消費者,溝通產需雙方的聯系,引起消費者的注意與興趣,促進購買。同時,廣告還代表著公司的形象以及企業文化。
賀超兵在做企業管理規劃培訓時說過,我們做傳媒的,就要把這塊做“專”,打造成文化傳媒的“全”產業鏈。
比如大賀的“一站式服務”,王老吉、阿迪達斯等,在上海談妥之后,就在全國鋪開,不僅少了煩瑣的區域間的“拉鋸”式競爭,而且也保持了大賀的一致性。
比如對名爵、榮威汽車的宣傳廣告,前期做足了文章,包括對品牌的定位、策劃、宣傳、包裝。以產品為推手,作為平臺,對其4S店的設計、DM宣傳等一整套設計,一總“打包”。根據榮威的特點做的漂亮廣告,突出了榮威的大氣、商務、穩重、耐看的特色,大賀廣告使榮威轎車的銷量直線上升。
在廣告品質管理方面,大賀推崇為客戶提供產品必須是嚴謹規范的,在廣告服務上的創意則是隨性的。在創新方面,在技術改造方面大賀投入很多。公司最新引進的彩色印刷設備在全世界僅有幾臺,大賀不惜成本投資這一創新產業,從而打下堅實的成長基礎,從此踏上高速成長之路。
賀超兵有個“先生存后發展”的理論:“快一步——起步早,死得早,就成了烈士,快半步就是先鋒。”
用賀超兵本人的話來說,“大賀進入廣告業并不是最早,但進入的時機最好。”
梅花香自苦寒來
大賀的廣告事業始自20世紀90年代,那時的賀超兵還是一位被稱為“毛線大王”的銷售商,多才多藝,懷揣夢想的賀超兵踏上“廣告大王”之路看似偶然,卻有著其必然性,
賀超兵是一個外表內斂骨子里充滿激情的人,不同時期受不同的人物影響,不斷地調整自己的定位,是一個懂得藝術設計,一個想做事的人。上小學的賀超兵學寫毛筆字,用粗劣的毛筆寫出來的作業在班上數一數二,后來他發現有一位同學的毛筆字比自己寫得好,而那位同學的爸爸是老師,所以這位同學用的毛筆比其他同學的毛筆好,賀超兵就借來老師的毛筆,果然這支毛筆能把字寫得更好。后來,老師也獎勵給賀超兵一支好毛筆,他格外珍惜也格外用功,結果,他的毛筆字在全班寫得最好。
這個小故事說明賀超兵從小就好琢磨、不服輸,做事十分用心。他讀小學時就是少先隊大隊長,還是向陽院(相當于現在的一個小區)管理委員會的委員,小小年齡就顯現出組織才能,當時,他的名字還叫“賀小意”。
賀超兵覺得父母給自己取的名字不夠陽剛,跟父親說想要改個名字。父親說:“要改,你自己去,這事我不管。”
雖然當時僅有13歲,但因為他有一個向陽院委員的身份,跟派出所的公安員也就比較熟,所以,他才敢幾次三番軟磨硬泡把自己名字改成頗具“文革”色彩和戰士風格的“超兵”。后來賀超兵笑著回憶道:“我覺得賀小意沒有男子漢氣概。小學三年級的時候,紅衛兵不是很威風嗎?連毛主席都親自接見了。我就想當上紅衛兵的頭,于是給自己起了‘超兵,整天跑去街道派出所鬧著要改名字。那時家人也不管,派出所被我鬧多了,覺得挺煩,就給我改了。這是我自己做成的第一件大事。”
賀超兵的父親是浦口區商業局的干部,在“文革”期間被打成走資派,飽嘗批斗之苦。在回家路上,快到家還有二三十米時,爸爸會唱起樣板戲,讓家人感到他沒有枉受多少皮肉之苦和屈辱;母親和藹慈祥,對父親百依百順。父親的堅強、母親的慈愛,給了賀超兵很大的影響。
“我做事一直很用心,有韌性,百折不撓。這可能是受到父親的影響,他是一個非常堅強的男人。”賀超兵這樣評價父親。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服輸、敢于挑戰命運的性格在賀超兵身上體現得越發明顯。十幾歲時,賀超兵創作的不少漫畫就刊登在《南京日報》上,在農村插隊的時候,他還搞過裝修,這些真的與他后來投身廣告業多少有些淵源。
賀超兵認為自己是個秉性善良,做事“狠”不起來的人。他曾經有機會涉足房地產,交通銀行現成的一塊地很便宜賣給他,包括營業執照都搞好了,但賀超兵不想去做。有人評價說:“大賀這個人做事要么不干,要干就會干得很好。”他始終記得老師說過的一句話,世界上的人1%是天才,1%人是蠢材,98%都是普通人,普通人只有靠100%的努力才能夠獲得成功。
一個人在有限的生命中集中精力干好一件事就很不容易了。賀超兵認為:作為企業家只有不斷學習,才能為社會做貢獻。廣告業就是自己最大的事業側重點,大賀要始終走在這個行業的前列。對于陌生的房地產業,賀超兵說:“我還不會用非正常手段去做事,比如面對那些可憐無助的拆遷戶。”
從上小學起,賀超兵就一直擔任班干部,學習一直都很努力,中學時還做了團支部書記。“文化大革命”卻讓很多與賀超兵一樣的學生學不到文化知識,賀超兵就開始走自學求知路線,自學了中學歷史地理。因為從小喜歡涂涂畫畫,到了中學自認為畫得很好,到1977年年底考美術學校卻落了選。那時才知道“井底之蛙”的含義,連最基本的石膏像都沒畫過,當然被拒之門外了。于是,賀超兵打起背包走向廣闊天地,在一個小鄉村插隊落戶,直到1980年通過回城考試,進入了南京市第四毛紡廠設計室做產品的美術設計。
當時的南京市第四毛紡廠是一個擁有千余名職工的國有企業,因為有“國企”大鍋飯的優越性,拿著鐵飯碗的賀超兵既沒有“不做等死,做了找死”的抱怨,也沒有什么懷才不遇的失落感。因為廠里給了他學習的機會和表演的舞臺,使他堅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從1985年開始,賀超兵在廠里擔任了生產科的負責人兼廠團委書記,從事大企業的生產組織和大型活動,使他慢慢積累了一些管理經驗和組織才能。1989年賀超兵在南京藝術學院在職學習了4年美術專業,他在文化素質和專業修為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回到毛紡廠后,躊躇滿志的賀超兵想干一番事業。當時毛紡廠生產的毛毯質量不錯,但因為體制的原因銷量卻一直上不去。賀超兵在對市場做了摸底之后,有了“如果由我來賣,肯定比他們賣得好”的感覺,就承包了毛紡廠的城北經營部,每年交給廠里5000元承包金,開始當上了小老板。
雖然這個店面不大,只有兩個半柜臺,但賀超兵卻好像看到了無限的希望。
第一年賀超兵躍躍欲試,摸著石頭過河。為了讓店面的產品更加豐富,賀超兵先向一個百貨商店的經理要了一些百貨代銷,后來發現貨品雜亂,利潤又小,反而影響了毛線的銷售,于是全部清理后專賣毛線,結果既沒有賺錢也沒有賠錢。第二年,賀超兵開始“小試牛刀”,大膽進了一大批二、三等級的毛線,并且開始在南京的報紙上打廣告:毛線大王,廠家直銷各類優質毛線。這是賀超兵對“廣告”最早的意識。
在“毛線大王”廣告中,賀超兵的商業和藝術靈感被激發,在報紙廣告中附有剪花,憑這個剪花可以得到更多優惠。一時間,顧客蜂擁而至,毛線賣得幾乎脫銷。因為那時候幾乎沒有為“賣毛線”打廣告的,顧客都覺得這個“毛線大王”一定很有實力,很講信譽,到這里買放心。賀超兵再次抓住顧客心理開始促銷活動,買夠50斤送1斤,多買多送。第二年經營部就開始盈利,員工們干得更帶勁了,不單在店里賣,還走出去到大街小巷流動銷售,遇到廟會還去擺地攤賣,賀超兵不辭勞苦和工人一起干,還開著摩托車往四處送貨。
在毛紡廠的14年經歷,賀超兵見證了中國國企的興衰,對他后來的創業和經營大賀產生了直接的影響,尤其是在承包經營中表現出的過人膽識,在廣告宣傳和“促銷活動”中激發出超前意識和營銷魄力,使他在經營大賀和企業文化上展現出“超人”魅力。
面對來客,已經成為全國廣告業領軍人物的賀超兵本色未改:“應該說,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想把這個事做好,只有全身心地去做才有可能把它做好。實際上我已經把自己的精力全身心地用在廣告事業上,所以才能把大賀做到今天。”
賀超兵暢想道:“我的夢想是:退休以后,作畫練字寫文章。現在,我是好幾所大學的客座教授,我寫的博客‘粉絲過萬呢!看看,一個人的空間會有多么大。”
港交所的鑼聲
2003年,大賀迎來了創業歷程中的“第三跳”——在香港創業板上市,成為中國內地第一家上市的廣告公司。賀超兵曾經研究過世界500強和成功的跨國廣告公司,發現大部分做強做大的企業主要還是緣于資本運作。他認為:“要想在很短時間內做成很大的一件事,那我們就要有推動器。上市就是企業發展的推動器。企業運作是加法,資本運作是乘法。”
為了成功上市,賀超兵回憶:“到上市前夕,我一共瘦了十幾斤。香港回來以后,衣服都變寬了。”
在為上市做準備的2001年至2002年,處在調整階段的大賀廣告,增長幅度創了新低,賀超兵用“驚心動魄”來形容上市的感受。過去,大賀每年的增長都是50%以上,而那兩年的增長只有20%左右。但這也是為了適應資本市場的規范化而必須要做的。賀超兵認為,“用這兩年的時間把企業逐步調整成適應國際化市場機制的公司,可以讓未來增長的步伐加快,是值得的。”
賀超兵穿著一身唐裝敲響了港交所的上市鐘聲,他旗下的大賀戶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11月在香港創業板正式掛牌交易,以配售及公開發售形式發售2.5億股H股,創下了當時本土廣告企業最早赴境外上市、香港創業板市盈率最高、融資額最大的三個紀錄。2006年大賀以3.88億港元的營業收入在國內廣告企業排名第三位,利潤率為36%。當時,大賀傳媒已經成立了數十家分公司,在全國10個重要城市設立了辦事機構。
港交所的鑼聲奏響了大賀邁向新旅程的嶄新樂章,資本運作成了企業發展的強大助推器。上市成功后的大賀開始了新的騰飛之路,國際經濟背景的企業形象,面向世界的經營視野,為公司與國內、國際上的大客戶進行交往,建立了一個良好的平臺。
賀超兵率先在中國廣告傳播業提出“廣告傳播3.0時代”,以社會責任、科技領先、自主互動為特點的前瞻性論斷,贏得“第三種人”喝彩。2005年與國際著名廣告人陳一枬團隊合作,創立威漢營銷傳播集團;2007年推出“安康快告3.0媒體”,迅速占領市場;2008年,承接北京奧運會奧運場館內外標識、景觀設計施工項目,大賀被國際奧組委譽為“最出色供應商”,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親筆簽發致謝函;2009年重拳出擊,推出“會購網絡”,大賀集團逐步向“平臺”化運作轉型,提供360°終端展示管家、智慧戶外大牌、廣告系統工程、電子商務、會購、聽視界、彩色數碼印刷、影視動畫制作等全方位服務;2010年亞運場館景觀工程項目受到第16屆亞洲運動會組委會相關單位的肯定和贊許;2011年成立“新浪江蘇”,打造互聯網營銷平臺……
在中國廣告30年發展歷程中做出杰出貢獻的“廣告精英”可謂“鳳毛麟角”,因而備受中國廣告業關注。2008年經過由資深廣告人組成的專家評委團嚴格評審,從108名推薦人中正式產生62名候選人,再通過網上投票,面向全社會征詢意見,最終評選出30位中國廣告30年突出貢獻人物。江蘇大賀集團董事長賀超兵以“把資本運作理念引入廣告公司的先行者”的突出貢獻,榮登獲獎者行列,成為鶴立其中的佼佼者。
廣告界、傳媒界對賀超兵及其創辦的大賀集團給予了高度評價:大賀在香港上市,是中國廣告行業內成功資本運作的典范。大賀積極開展行業整合和并購,內涵式增長與外延式擴張有機結合,形成強大的行業、資本和社會影響力。創新戶外媒體新形式“安康快告”,是中國最具投資價值的新媒體……
歷經十多年的發展,大賀傳媒集團已經穩坐中國廣告產業第四把交椅,成為南京文化產業的第一品牌。
飛速發展的大賀集團,目前已是中國四大廣告集團之一,擁有國內首家上市的本土廣告公司。大賀集團在中國大陸、香港地區設有46家分支機構,1500多名員工。集團秉承“造就優秀團隊、創造傳媒精品、提供優質服務”的宗旨,為客戶提供安康快告3.0媒體、智慧戶外、廣告系統工程、360°終端展示管家、威漢品牌整合營銷、會購省錢信心運營商、新浪江蘇等全方位營銷傳播廣告服務。培養小巨人,建設大集團,促轉型升級,打造傳媒行業聯合艦隊,做“中國最強,世界尊重的營銷傳播集團”已經成為大賀人的共同追求。
賀超兵的辦公室里懸掛著一副對聯:
海為龍世界
云是鶴故鄉
也許是“賀”與“鶴”同音的緣故。賀超兵對仙風飄飄的鶴情有獨鐘。他非常喜歡這樣的一種意境:一只白鶴在藍天白云中展翅飛翔,不怕風吹雨打。他希望自己,更希望每一位大賀人,都能成長為這樣一只勇敢的大鶴,越飛越高。
特約編輯◎蔣燦燦 郝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