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晶 宮志宏



摘 要:根據天津市13個固定氣象站的觀測資料,分析2014/2015年冬季天津市氣溫、日照、降水等3個氣象要素的變化趨勢和特點,并與歷史同期氣候條件進行對比,分析冬季農業氣候條件對冬小麥和設施農業生產的影響,得出“整個冬季未發生嚴重災害性天氣,農業氣象條件整體利大于弊。冬小麥帶綠安全越冬,設施農業生產正常”的結論,同時提出相應的農事生產建議。
關鍵詞:冬季;農業氣象條件;冬小麥;設施農業
中圖分類號:S16 文獻標識碼:A DOI 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5.06.030
Abstract: According to 13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Tianji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 of temperature, sunshine and precipitation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same period in history. Agro-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were analyzed and the conclusions are as below: Disastrous weather was not occurred during whole winter. Agro-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were positive. Winter wheat lived through the winter safety with green. The production of facility agriculture keeps normal. The suggestion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ere proposed at last.
Key words: winter; agro-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winter wheat; facility agriculture
1 2014/2015年天津市冬季氣候概況
如圖1所示,2014/2015年冬季,天津市全市平均氣溫-0.1 ℃,較常年偏高1.8 ℃,僅次于2001/2002年冬季,與1998/1999年并列為自1960/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2高。各區縣平均氣溫在-1.7(寶坻)~1.3 ℃(市區)之間,較常年偏高1.3 (寶坻)~2.3 ℃(武清)。季內氣溫呈“低—高—低”趨勢變化,其中12月上旬氣溫偏低,12月中旬及2月下旬氣溫接近常年,自12月下旬至2月中旬,氣溫持續顯著偏高。
如圖2所示,天津市全市平均降水量17.1 mm,較常年偏多6.7 mm,各區縣降水量在13.6(濱海新區南部)~21.7 mm(市區)之間。季內前期降水持續偏少,降水主要集中在2月中下旬。2月全市平均降水量14.3 mm,較常年偏多2.4倍,為近10年來第2多。
如圖3所示,全市平均日照時數546.3 h,較常年偏多19.4 h,各區縣日照時數在417.5(武清)~622.6 h(津南)之間。平均每天日照時間5.2~7.9 h,光照條件良好。
2 2015年春季氣候預測
預計2015年春季(3—5月)天津大部地區降水量比常年同期略偏少,氣溫略偏高。季降水量北部和東部地區為55~75 mm(北部地區多年平均為76.5 mm;東部地區多年平均為72.0 mm);中南部地區為50~70 mm(中南部地區多年平均為68.1 mm)。春季平均氣溫為14 ℃左右(北部和中南部地區多年平均為13.7 ℃;東部地區多年平均為13.1 ℃)。
春季內,3月平均氣溫略偏高,4月接近常年,5月略偏高。3月降水量略偏多,4月和5月略偏少。
3 2014/2015年冬季農業氣象條件分析
2014/2015年冬季天津市全市氣溫較常年偏高1.8 ℃,其中12月下旬至2月中旬氣溫持續顯著偏高;降水總體較常年偏多61.4%,但主要集中在2月中下旬;晴好天氣多,日均日照時數5.2~7.9 h,光照較為充足,農業氣象條件總體利大于弊。
3.1 設施農業
2014/2015年冬季的氣象條件對設施農業生產十分有利。2014/2015年冬季天津市晴好天氣多,未發生持續性的低溫寡照天氣,日照充足,加之氣溫持續偏高,使得溫室內部保持良好的光熱資源條件。據溫室小氣候監測結果顯示(圖5),保溫效果良好的溫室內部日最低氣溫95%高于8 ℃(喜溫果菜正常生長的下限溫度),光熱條件能夠很好地滿足設施作物的生長需求,提高作物的光和效率,利于提高蔬果的品質和產量。
3.2 冬小麥
天津市冬小麥于12月初普遍進入越冬期,時間與常年基本一致,冬前積溫為450~550 ℃左右,達到壯苗標準。麥田冬前普澆越冬水,足墑越冬。
由于入冬以后氣溫持續偏高,降水偏少,麥田地表無積雪覆蓋,表層墑情持續下降。據2月3日冬小麥越冬狀況田間調查結果顯示(表1),麥田表層土壤質量含水量6.3%~8.9%,墑情較差,地表出現5 cm左右的缺墑土層。測點的單株分蘗數1.5~2.3個,每公頃總莖數1 141.5萬~1 602萬株,麥苗整體發育狀況接近常年,部分田塊群體偏大。此外,由于冬季氣溫持續偏高,導致麥苗帶綠越冬,增加養分消耗,易造成返青后弱苗。
較差的表層墑情一直持續到2月20—21日的降水過程后才得到有效改善,2月27—28日的小雪過程進一步提升了麥田墑情,為冬小麥返青提供了有利的水分條件。冬小麥可推遲澆返青水,有利于提高地溫,促麥苗發根促春分蘗,加快返青起身的生長。
4 2015年春季農事生產建議
(1)3月上旬天津市全市冬小麥將陸續返青,目前麥田表墑良好,氣溫平穩回升,利于冬小麥返青生長。小麥返青起身期仍需注意低溫、干旱等氣象災害,及時澆灌,保證齊苗壯苗。
(2)春季冷空氣活動頻繁,提醒農戶注意應對大風、連陰雨天氣,保證設施農業生產安全。另外,進行春提前栽培生產的農戶更需注意倒春寒影響。
(3)根據植保部門預計,今年天津市主要農作物病蟲害呈中等至偏重發生。應加強田間病蟲害的監測預警,做好控制病蟲害發生發展的準備工作。
參考文獻:
[1] 李寧,楊洋,何士平,等.天津市西青區農業氣候資源及主要農業氣象災害分析[J].現代農業科技,2015(2):232-234.
[2] 馮敏玉,段志萍,黃菲.2013年南昌地區農業氣象災害及其影響[J].天津農業科學,2015(3):128-130.
[3] 張高斌,郭建茂,寧建東,等.萬榮縣冬小麥產量與氣象條件的關系研究[J].山西農業科學,2013(1):78-81.
[4] 李月英,劉全喜,張文英,等.黑龍港流域冬小麥產量與氣象因子相關與通徑分析[J].華北農學報,2008(S2):329-333.
[5] 袁淑杰,梁平,武文輝,等.冀、京、津產麥區小麥赤霉病菌原體形成期的氣象要素演變特征與分析[J].華北農學報,2007(S2):220-224.
[6] 淡建兵,楊衛,秦曉燕,等.2010年河套灌區農業氣象條件對春小麥生長發育的影響分析[J].內蒙古農業科技, 2011(5):78-80.
[7] 嚴華.2010年夏秋冬季氣象條件對2011年春播生產的影響[J].內蒙古農業科技,2011(3):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