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強
摘 要:課堂是學習日語的黃金時間,能否高效利用課堂,對于成績提高至關重要。而找到一種能與教學相輔相成的課堂質量檢測方式卻是重中之重。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在教學的過程中,嘗試使用了“學案”,并且經過不斷的總結、反思,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益。
關鍵詞:學案;有效預習;課堂檢驗
所謂學案是指教師依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知識經驗,為指導學生進行主動的知識建構而編制的學習方案。學案實質上是教師用以幫助學生掌握教材內容,溝通學與教的橋梁,也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建構知識能力的一種重要媒介,具有“導讀、導聽、導思、導做”的作用。“學案”建立在教案基礎上針對學生學習而開發的一種學習方案,它能讓學生知道老師的授課目標、意圖,讓學生的學習能有備而來,給學生以知情權、參與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扮演的不僅是組織者、引領者的角色,而且是整體活動進程的調節者和局部障礙的排除者角色,“學案”可以指導預習,也可用于課堂教學,并且系統的學案還是一份很好的學習資料。
一、在實際應用“學案”時,首先要做到的是有效預習
在我們學校,大部分學習日語的學生都是英語“老大難”,各種原因導致學生一看英語就厭煩,對學習了六年的英語幾乎是“聞之變色,見之頭疼”,很多孩子不會看書,不會預習,不會練習外語。但是好在對于日語,可以說是一個“希望”。大多數人還是有興趣,有學習的熱忱,只是沒有找到恰當的學習方法。而學案,則首先幫助學生解決了預習的問題。在我的學案中,第一項設計的就是預習內容,也可以算是一份“預案”將本節課的必會項目一一列出,提前布置。這樣學生就能找到一個預習的方向,而在接下來的課堂中能帶著疑問聽課。在預習中發現問題,在課堂自學、討論和老師啟發講解中逐步解決,同時又產生新的疑問,再進一步解決。一個個疑難問題的產生和解決,就會使學習進一步深化,質疑能力進一步提高,也讓學生慢慢找到學習的方法,并且找到自信。
二、在課堂上,理清思路,選擇聽課
即不僅要聽懂老師講的有關知識原理的結論,還要從得出這個結論的過程中理清老師講課的思路,學到老師常用的思考和分析方法,提高思維能力,大大提高聽課效率。初中生畢竟還是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而通過預習,知道重難點和自己的“弱點”之后,就可以不平均使用注意力,善于抓住重點、難點和關鍵處聽課。新課開頭,由舊知識引入新知識,是新舊知識聯系的關鍵處要注意聽,遇到自己“弱點”也要注意聽。在聽課中,保持注意力有張有弛,用腦效率高,比整節課高度注意,過分緊張聽課,效果會更好。而一些好動的孩子,也在這樣的氛圍中,輕松快樂地掌握了知識,并對日語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三、課堂中巧記筆記
記筆記不是將老師說的話全部記錄下來,而是針對自己不會的地方有選擇的記憶,應以聽懂為主,筆記為輔。因此,在我的“學案”上也在針對重難點處設計了適當的空格,例如,語法、短語、會話、文本等幾部分,分別記錄,抓住關鍵,這樣在記筆記的同時能夠起到區分重難點分類總結的效果,有利于日后總結復習。
四、課堂檢驗
隨堂檢驗,不僅僅是對于本節課的重難點進行檢測,還有學生的課堂表現以及課前預習情況,在恰當的時機,針對學習目標或要求,設計一些問題(分層設計,關注全體),以激勵為主,鼓勵學生大膽發言,盡情模仿,把他們在英語中失去的自信都慢慢地找回來。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尊重學生,正面引導,以鼓勵為主,科學地評價學生。課堂回答問題的情形變了,學生愿意回答問題了,對問題的見解也多樣了、深刻了。我終于認識到,科學的課堂評價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師要善于捕捉學生學習中的閃光點,多激勵,少批評,多引導,少否定,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可以適當降低難度,給他們表現的機會,使他們也能和優生一樣感受到自我實現的快慰,調動學習日語的積極性。
但是,在學案運用的過程中,偶爾會出現知識面窄小的情況,這就需要教師在實際應用的時候,適當擴展,靈活運用,恰當牽引,以提高教學質量。
總之,巧用學案進行教學,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教材內容,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建構知識的能力;也可以幫助教師進行課后反思,改進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合理設置教學內容、教學重點,進而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并幫助教師逐步轉化為教學的研究者,努力提高學生的日語水平。
參考文獻:
[1]付雁華.淺談初級階段的日語教學[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3).
[2]趙曉杰.初級日語教學中日本文化的導入[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2(12).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