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海琦
摘 要: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詞匯教學是重點亦是難點。結合教學經驗,對如何有效地進行高中英語詞匯教學進行了實踐探析,希望能切實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提高英語學習效率。
關鍵詞:詞匯;教學;記憶
筆者從事高中英語教學工作將近十八年,深感詞匯教學的重要性和操作難度。說句實話,詞匯是語言學習的靈魂,沒有堅實的詞匯積累做基石,所有的學習和教學都是美麗的海市蜃樓,浮于表面。學生文章看不懂,大意理解不了,再活潑生動的教學也難以奏效;教師的講解再透徹,也是聽過即忘,一旦落實到運用上,“星星還是那個星星,月亮還是那個月亮?!苯處熃痰美?,學生學得苦,最終對英語教與學的興趣殆盡,兩敗俱傷。
初中三年,詞匯學得并不多,且多是些常用詞匯,復現率高,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在實踐中基本會熟能生巧。進入高中后,課文難度立馬加深了很多,詞匯量的擴充速度和程度讓學生望而生畏,并且不再是一些常用的生活詞匯。此時,作為他們的引路人,我們要根據學生認知的規律和興趣點,從實際出發,結合自己以往的經驗,不斷摸索行之有效的方法。筆者在實踐教學中嘗試采取以下兩種詞匯教學方法,列舉如下:
一、詞不離句,句不離文
在每單元的教學中,筆者一般的做法是先跟讀單詞,讓學生先熟悉讀音,再熟讀,對單詞的音和形有個感性認識。然后再讓學生預習課文,在初次閱讀中猜出文中新單詞的釋義,算是對單詞的義也來了一次親密接觸。隨后,便是閱讀教學,一般會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復現多次本單元重要單詞,并且在課文內容的理解過程中,在句和段的細節提問理解中,學生對這些單詞的音義熟悉度又加深了。
接著會有一節專門的詞匯教學課,筆者專門列出文中涉及這些單詞的重點句,進行大意分析;同時還呈現筆者特意從牛津字典中摘錄的地道的句子,再次熟悉并分析詞的用法。同時還要進行重點段落的背誦,所謂句不離文。
二、多渠道,密環節,保證記憶牢固度和實效性
記憶光靠口頭重復是不夠的,因為詞的形也是學生出錯率很高的一個敏感“雷區”,針對這種情況,筆者一般是精心挑選一一對應的詞匯選擇或填空練習,布置為課后作業,從而落實到筆頭紙上;以上這些程序完成以后,筆者發現如此幾輪反復詞匯教學下來,此時再進行常規的聽寫,學生便覺得難度降低,單詞變得生動活潑起來,他們欣然雀躍,樂于參與,記憶的牢度比較高。然后,在模塊測試前,筆者準備一張“分布”有本模塊重點單詞的句子集錦,讓學生背誦記憶,這樣多渠道,密環節,學生記憶的效果非常顯著,甚至超過我們原來的想象。
其實,我們的學生不是不想學,也不是學不會,只是有時候方法不對頭,學習習慣差,而且又比較懶散,不愿意堅持,所以,就造成了目前英語詞匯教學的困境。
自然,所有的教學都需要教師的探索,學生的配合和恒久的努力。正所謂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希望我們英語教師能夠幾十年如一日,勤勉踏實地實施每個教學步驟,保證每個教學環節環環相扣,我們的英語教學自然是“萬紫千紅春滿園”。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