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恩開
在進一步實施新課改的影響下,小學數學課堂如何體現以學生為核心,以使學生切實變成學習的主人,從而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這是所有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需要認真探究的一個問題。
一、要求學生動手操作
數學知識有著抽象性的特點,為了與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思維習慣相符合,在教授學生抽象數學知識的時候,應要求學生動手操作,進而讓學生在操作的基礎上有所體會和感悟,創建表象。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周長有關知識的時候,為了使學生加深理解周長,為學生準備一些五角星、正方形、長方形等圖形,以使所有的學生可以對它們的周長進行測量且記錄下來。如此學生在自身動手操作的前提條件下,不僅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知識的整個過程中,學習新知識,還實現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提高,這也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思維意識,進而打造高效的教學課堂。
二、指導學生進行探究
學習數學的主要手段是自主探究與合作溝通,為此,教師應當結合異樣的教學知識,啟發學生自主探究,從而實現理想的學習效果。自主探究有利于學生的自主感悟和發現。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有余數的除法有關知識的時候,重點啟發學生明確為何余數比除數要小,教師可以啟發學生用木棒擺三角形,結果發現最后只剩下2根或者是1根木棒,不會剩下3根木棒。這樣,在學生自主探究的基礎上,再借助教師的有效點撥,能夠大大地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三、應用多媒體技術教學
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注重學生情感的激發和學習興趣的培養十分關鍵。多媒體技術具備聲色光電的特性,它可以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從而實現學生思維能力的激發。并且,小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容易分散,而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能夠使傳統意義上的教學模式優化,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并且使學生的學習充滿快樂感。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認知角的時候,教師通過多媒體教學課件為學生呈現有著鮮艷顏色的三角形,然后逐個地閃動其三個角,最后一起閃動這三個角,然后為學生解釋什么是角。如此借助動態、形象、直觀的圖片,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在快樂、輕松的學習氣氛中加深了對角的認知。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應當以學生為核心,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激發學生的潛能。只有如此,才可以給學生提供足夠的實踐和探究空間、時間,才可以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黃利順.課堂環境下的小學數學深度教學的資源設計[J].新課程:小學,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