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耿新+陳其樹+翁尚華

近年來,梅縣把改善群眾的醫療環境作為民生大事的重中之重來抓,投入13.5億元,按照國家三級甲等標準建設粵東醫院。2014年10月,粵東醫院建成,交予廣州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管理。省城名醫長駐粵東醫院,提高了醫院醫療水平,老區百姓贊不絕口。
省城名醫“云集” 醫療服務有特色
“一個山區縣要投入13.5億元建醫院,這很不容易,我們托管粵東醫院,不僅要讓粵東醫院共享中山三院的技術資源,還要派駐專家長駐粵東醫院,切實地提高山區的醫療服務水平。”中山三院副院長、粵東醫院常務副院長、全國知名肝病專家李剛教授介紹說,全面托管粵東醫院符合國家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政策。
托管后,李剛、陳燕銘等專家全程參與粵東醫院的建設。醫院建成后,首批長駐粵東醫院的專家就達到23名,涵蓋了肝病科、內分泌科、精神心理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超聲科等多個領域。粵東醫院共享了中山三院60多個國家級、省級重點科室的醫療資源。為了提高梅州乃至粵東地區肝病診療水平,梅州醫學會成立了肝病學會,李剛當選首任主任委員,醫院成立了肝臟疾病聯合診療中心。同時,內分泌專家陳燕銘開展了“3C”和微創代謝手術等糖尿病治療新技術;由高新、司徒杰帶領的泌尿外科成功實施腹腔鏡下巨大嗜鉻細胞瘤切除手術,讓許多患者解除了病痛。
名醫的“云集”,眾多患者慕名前來。2014年10-12月,該院門診量超過4萬人次。
口口相傳 ?千里尋訪名醫
這天,在陳燕銘教授診室門口候診者早早排起長隊,記者遇到了剛剛從江西九江市趕來的陳先生。陳先生說,糖尿病困擾他已經12年,他到了全國多家醫院治療過,但治療效果不好,聽說鄰居在粵東醫院治療糖尿病,有了很好的療效,就不遠千里趕了過來。
省城名醫進駐后,如陳先生一樣從江西、廣西、福建、潮汕等地慕名而來的患者越來越多了。
“醫術精湛、精心護理、患者信賴”,來自汕尾市陸河縣的杜老先生在電話里頭用三句話總結了粵東醫院。1月29日他住進了醫院,李剛教授親自問診,嚴重的乙肝病毒感染很快控制下來,2月9日就出了院,開開心心過了春節。杜老在電話里再三囑咐記者,要替他感謝李剛教授和其他醫務人員。
醫者仁心 ?患者感恩
“長駐專家都一心撲在工作上,加班加點是常事,春節期間為患者著想,有些專家甚至把家人也帶過來,令人感動。”談起此事粵東醫院黨總支書記、副院長沈友權動情地說。
“醫生是患者的依靠,我們到粵東醫院來,給老百姓一個健康的身體,自己累點,挺挺就過去了。”當問及這些天來遠離省城來到山區梅州的感受時,神經內科專家伍愛民如是說。
面對山區的患者,醫院先后11次邀請院本部的專家到此展開義診,診療近6000人。當地許多百姓說,自從有了粵東醫院,我們找名醫就更方便了。
在住院部內分泌科辦公室里,記者看到一面面錦旗,其中一面是梅縣革命老區雁洋鎮的李老贈送的。李老80歲的高齡,前段時間感到身體不適,送到粵東醫院一查,是患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生命危在旦夕。陳燕銘教授經過診斷后組織醫務人員進行搶救,終于保住這位老先生的生命。
“消息傳開來以后,現在李老翁那個村的村民身體一有不適時,都會想到來粵東醫院。現在的粵東醫院不但是梅州患者家門口的醫院,而且還是粵東地區乃至閩贛許多患者的就醫首選。”陳燕銘教授笑著對記者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