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瀟
【教學目標】
1.借助對三處肖像描寫的點評交流,90%的學生能梳理出祥林嫂心理變化,概括祥林嫂的形象特點。
2.通過對典型環境及其中典型人物的分析,多角度探究祥林嫂悲劇的社會根源。
【評價設計】
1.通過巡視、交流提問,考查學生對三次肖像描寫的賞析,能夠注意三次肖像描寫中的細微差別,并能從眼睛刻畫研讀祥林嫂內心世界的變化。
2.通過巡視批注,考查學生寫對祥林嫂身邊人物內心世界的解讀情況;借助背景知識通過小組交流,考查學生對祥林嫂悲劇社會根源的探究。
【教學流程設計】
環節一:課堂導入出示目標(3分鐘)
【教師活動】
導入:有人說祥林嫂是個沒有春天的女人,從預習課梳理情節我們知道,她先是在春天里死了丈夫,接著她在春天里死了兒子,最后她又在春節的祝福聲中死在寒冷雪地里。祥林嫂到底是個怎樣的女人?她到底是怎么死的?讓我們一起走進魯迅的小說《祝福》。
出示目標:
1.賞析肖像描寫,梳理祥林嫂心理變化,概括其形象特點。
2.探究祥林嫂死因,深刻認識悲劇根源。
【設計意圖】
春天給人以生機和希望,但小說中祥林嫂人生中的幾件慘事都發生在春天,所以以“祥林嫂是個沒有春天的女人”導入。
環節二:凋零的容顏,灰色的人生——探尋心理變化 概括形象特點(預設20分鐘)
【教師活動】
設問1:結合預習,請談談你對祥林嫂的初步印象。
設問2:試結合文中三次對林嫂的外貌描寫,關注作者對其眼睛的刻畫。
【學生活動】
結合文本及要求,跳讀有關段落,仔細揣摩研讀,在空白處寫下自己的理解和賞評。
【設計意圖】
第一問意在尊重學生的初讀感知,自由回答可以活躍思維,激發學生思考的熱情。第二問意在引導學生從關注模糊印象到關注細節。
【預設學習成果】
1.初次到魯鎮祝福中忙活時——
眼睛:順著眼
其他肖像:頭上扎著白頭繩,臉色青黃,但兩頰還是紅的……(新寡樸實、年輕、能干——痛苦但對生活還有點希望)
表現:整天地做,似乎閑著就無聊,又有力,簡直抵得過一個男子……(勤快耐勞)
2.再次到魯鎮祝福中無聊時——
眼睛:順著眼,眼角帶著淚痕
其他肖像:仍然頭上扎著白頭繩,臉色青黃,只是兩頰上已經消失了血色。(生活再受打擊,沒有活力和生機)
3.風雪夜魯鎮祝福中慘死前——
眼睛:眼珠間或一輪
其他肖像:頭發全白,臉上瘦削不堪,黃中帶黑,消盡了先前悲哀的神色……
從這一次的肖像描寫中可以看出祥林嫂遭遇悲慘,乞討無路,陷于絕境。
4.小結:
(1)人物形象:祥林嫂三次到魯鎮,經歷了從對生活懷有希望到再寡喪子時的悲哀痛苦再到臨死前的凄慘麻木的心路歷程。
(2)賞析人物方法小結:小說運用肖像、動作、語言等方法刻畫人物,賞析要善于抓住這些方面。
【設計意圖】
《祝?!分芯实男は衩鑼?,讓學生深刻體會祥林嫂內心世界的變化。
環節三:橫看成嶺側成峰——多種視角探究死因(預設20分鐘)
【教師活動】
祥林嫂最后在魯鎮人們新春祝福的雪夜凄然死去,假如你是法官,你覺得在魯鎮這個會場中,哪些因素有嫌疑一步步把她往死里趕,最終吞噬了祥林嫂?
【學生活動】
學生結合文本,自主分析點評,至少找出2點理由。
【預設學習成果】
1.從魯鎮的習俗文化看悲劇根源
(1)祝福:揭示出封建等級制度的森嚴。
(2)搶親:女人就是一商品,婆家擁有處決權。
(3)大伯收屋:女人地位可見一斑。
(4)祥林嫂沒名沒姓:女子永遠是別人的附屬品。
2.從周邊人際關系看悲劇根源
(1)魯四老爺:書房布置和“我”的對話,祥林嫂初次和再到魯鎮時,魯四老爺一共開過六次口:“這就可見是一個謬種”“可惡!然而……”等。
歸納:可以看出魯四老爺是標準的封建衛道士。
(2)大伯:收屋,趕她走,恪守的是封建族權。
婆婆:虐待祥林嫂,霸占祥林嫂工錢,對祥林嫂販賣逼嫁,維護封建夫權。
歸納:體現出代表族權和夫權的封建勢力對底層勞動婦女的迫害。
(3)柳媽:嘲笑祥林嫂頭上的傷疤,告訴祥林嫂嫁過兩個男人,死后會被閻羅王鋸開分給他們,提出捐門檻建議。
歸納:透過好心的對話,可以看出她對祥林嫂有些同情,以自己的迷信方式試圖救祥林嫂,而實際上把祥林嫂往死亡邊緣推了一把。
(4)魯鎮的人們:短工的話“‘怎么死的?——還不是窮死的?他淡然地回答……”
歸納:通過客觀的敘述,體現同為底層的民眾,其內在民族劣根性導致了對同為受壓迫者表現得異常冷漠與麻木,在祥林嫂走向死亡的路上也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5)“我”:怕擔責任,對祥林嫂所問的“人死后有沒有魂靈,有沒有地獄,一家人能不能見面”回答含糊其辭。
歸納:體現了新興知識分子的軟弱、自私特點。
3.從祥林嫂自身看悲劇根源:守寡后為逃婚而離家出走,被逼改嫁時極力反抗;傾其所有“捐門檻”以洗刷罪孽;死前問我鬼神。
歸納:祥林嫂始終在努力做一個符合封建禮教的女人,而最終又被這個社會中遵循封建思想的人所排斥,一步步被逼向死亡邊緣。
小結歸納:
祥林嫂死了,在魯鎮人們殺雞宰鵝,爆竹聲聲的祝福之夜悲慘死去,但在這篇小說中,可悲的僅僅是祥林嫂嗎?可悲的是所有被封建禮教扭曲的有著純善人性的魯鎮人們,他們不自知的掘出人與人之間的鴻溝,不自知的每一個人都擔當了害死祥林嫂的劊子手。
【設計意圖】
探究人物悲劇的根源,不能像貼標簽一樣籠統地歸結到封建制度、封建思想。通過當法官找證據這一環節設置,既激發學生興趣,又引導學生結合典型環境來解讀文本,探究悲劇根源,認識到《祝?!沸≌f主題深刻性。
環節四:活在當下,反觀現實
作業:現實中你身邊有沒有類似祥林嫂這樣不幸遭遇的女人?周圍人們是怎樣看待她的?她過著一種怎樣的生活?試聯系現實寫一段400字的隨筆。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用歷史的眼光、現實的觀念來審視作品,關注經典作品在今天的現實意義。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