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萍
【摘 要】語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的一門學科,在初中的教育和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語文教育教學過程當中, 我們教育教學工作者不僅要重視學科工具性的同時,還必須要重視其中所包含的人文因素。本文就初中語文教學與人文教育的有機結合做出簡單的看法和建議。
【關鍵詞】人文;語文中的人文;語文教學人文化
在初中語文的教育教學過程當中,我們發現,隨著對初中語文教育的改革問題的討論和研究的不斷深入,初中語文教育的很多弊端、問題也都逐步顯現出來。以往的初中語文教育大多注重應試教育,把語文當成一種技藝之學,看成是一種工具,這就導致初中語文教育中的人文教育被削弱,是初中的語文課程失去了人文性功能的缺失。對此,語文課程改革要求加強人文教育。在對初中語文教育的研究中,新的語文課程也明確了語文課程的性質是工具性與人文化相互統一和融合。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大多也都體現在學生的人文素質培養上,然而,語文課程對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中卻存在著缺乏人文知識和人文教育內容的問題,人文教育在初中的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還一直處于一種模糊的狀態。因此,當務之急是對于初中語文課程中的人文教育內容進行具體研究和完善。
1.人文的含義
人文的含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的角度來說,人文就是我們社會中的各種文化現象,是人類生活方式的積淀和表現。然而從狹義的角度來說,它主要指的是人類的精神文化,其中包括人們的價值觀念、道德情操、審美意識和思維方式等方面。
2.在語文教育中貫穿人文教育是教育目的的內在要求
在初中的語文教育教學過程當中,我們要明確語文教育中貫穿人文教育是教育目的的內在要求,要深刻認識到人文教育對學生發展和教育進步的重大意義,不斷地加強自我人文修養,達到最終的教學目的。
3.注重豐富自我的人文修養
語文教師、課程、教材等各個方面都需要具備豐富的人文修養和內涵。這也是語文教學實施人文教育的前提條件和必要因素。
4.在語文教學中落實人文教育
在語文教育中要盡快落實人文教育,這其中主要涉及兩大方面:其一,人文教育的內容,包括對古今中外的優秀的精神文化的學習和借鑒,特別是價值觀念的確立;其二是人文教育的方法,要注意體現人文關懷,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生命體驗和個體差異。
5.人文教育和課程教育相互結合和提高
人文教育雖然是初中語文教育的重要內容,但也并不是全部。在初中語文的教育教學工作過程中,必須要想方設法講語文的人文價值和工具價值有機高效的結合起來,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和圓滿完成語文教學的任務。
總結
隨著社會的日趨變化,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對初中語文的人文教育越來越關注。語文作為一門人文學科,其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也越來越凸顯。語文教材作為語文課程最重要的載體,是傳授知識、培養思想文化素質的重要媒介。為了跟隨教育改革的大潮,教育團體應該盡快編寫和完善新編人教版的初中語文教材,在新的語文教材中要體現許多新的概念,新的知識,只要還是人文性的體現。語文教材中的人文教育內容可以熏陶和感染學生,同時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都有著深刻的影響。在初中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上都起著很大的推進作用;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學生的人文修養。
對于語文課程中的人文教育,在今后將是語文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內容。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文化的傳播和交流,人們對人文教育將會越來越重視,人文教育也會因此變得越來越重要。本文知識淺談了一些關于初中語文人文教育方面的一小塊內容,希望以后會有更多的目光關注我們的初中語文的人文教育,關注學生的人文修養和素質發展,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朱紹禹.中學語文教材概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2]顧黃初.語文教材的編制和使用[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3]王榮生.語文課程論基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4]于康平.人文教育.概論辨析、歷史發展及現實切入點[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02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興市老葉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