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英
【摘 要】新的時代也在呼喚新的教育,新課程改革主要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語文學習活動應該是生動活潑的且主動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教師要將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出來,以學生的活動為主體,以學習語文知識、形成學習能力為教學的主要目的,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活動教學
活動教學法也是學生們都比較喜聞樂見的趣味性活動之一。在教師的有效指導下,有目的、有組織地開展各種適合學生水平和年齡特征的教學活動,既能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 又能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語文知識。本文主要從以下幾點加以說明。
一、優化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是教學的根本,教學設計的高效與否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諸多方面。設計包含的內容很多,比如學情估測、教學策略以及教學效果等,其中,教學目標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關鍵。只有有了教學目標,教學才會有方向性,也就是所謂的“有的放矢”,這能有效的避免教學時可能出現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利于構建高效率的語文課堂教學。
優化課堂教學設計,會使得語文教學的目標更加的科學化,再確定目標的過程中要做到明確、扎實且具體,既有符合課文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 又要能夠體現出綜觀全面、以點馭面的整體性;又能在教學中付諸實踐、謀求達成的可行性。例如,魯迅先生的小說大多數都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生活,比如,教材中的《故鄉》這篇文章,也充分的體現了當時的時代特點,但是,在教學時,如果只是讓學生知道“公式化”的“中心思想”,但是卻沒有設計恰當的文章分析內容和分析的層次,這樣也會顯得教學目標更加的空洞,而且教學目標也不那么的明確。在學習這篇小說時,學生需要通過哪些方法或者是途徑去體會感受文章所體現出來的思想意義,這是學習本篇文章時,教師需要制定的教學目標,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教學的效率。
二、合理地開展語文活動式教學
在語文活動教學中,開展教學的類型有很多種,比如表演式、話題式、課題研討式以及主題表達式等。因此,教師為了能更好的實施語文活動式的教學,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活動類型,在整個活動的過程中,可以以一種形式的活動式教學貫穿其中,也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式教學,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比如,在學習魯迅先生的《孔乙己》這篇文章時,教師就可以采用表演這一活動形式進行教學。教師對學生進行分組、分工,然后再讓學生仔細的去閱讀課文,把課文改寫成劇本的形式進行排演,學生們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表演當中,在表演時能夠更深層次地把握人物的語言、動作和性格以及神態等特征,而且還能夠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和鍛煉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等。
三、發展語文實踐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開展實踐活動課”主要是以“活動”為教學形式的實踐課。“活動”肯定是其靈魂了,如果一旦離開了“活動”這一特點,就不是活動課了。通過“語文實踐活動”可以將課本內和課本外,課堂內與課堂外以及語文學科和其他學科有效地相連接,讓學生在“活動”中鍛煉自己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學習知識的能力,將學生的各種潛能都充分地挖掘出來,以此來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
例如,在教學《狼》這篇文章的時候,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去搜集一些與狼有關的故事或者成語、諺語等,然后再讓學生制作成卡片,課間作為展示交流的工具。這個時候,學生們表現出來的積極性都比較的高,而且都通過了自己的搜集去尋找一些信息,制作卡片的過程中又展示了學生們綜合的概括能力和動手的能力。接著,教師再讓學生就對狼的態度在課上展開討論,這個過程也是相當的激烈,這樣,既能鍛煉學生們的思維和語言的表達能力,另外,有些學生還會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讓教師也難以回答,這也是學生創新能力的一種表現。這種融視、聽、說于一體的語文實踐活動,學生們也都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而且還養成了良好的學習語文的習慣,學生們通過合作,他們的組織能力、主持能力以及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等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語感和思維在此過程中也得到了有效的鍛煉和發展。
四、必須切實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主動參與活動
在語文教學中,開展活動課要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提高自身的語文素質,同時還要確保每一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們都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點,積極主動地參加到語文活動中來。切忌不能僅僅讓一部分學生在“活動”,讓大部分學生都在袖手旁觀。這不是我們開展活動課的目的。因此,教師在設計語文活動的方案時,就要注意讓活動具有更加廣泛的適應性,能夠將每一位學生的主動精神調動起來。在組織活動的時候,教師還要按照分類要求,遵循分類指導的原則,根據活動的內容構成以及學生的學習情況等,適當分工、適當進行輪換,這樣既能發揮各類學生的特長,又能促使全班學生都能夠得到學習和發展的機會。
總之,在教學活動的光輝照耀下,語文教學的課堂也是開放的,有趣的,師生們的身心也是自由的,在活動教學中,師生們也會有更加廣闊的心靈空間,在無限自由的思想天地中繼續遨游!
【參考文獻】
[1]郭麗巍.新課標下初中語文和諧課堂構建探究[D].延邊大學.2010
[2]賈鑫.新課改背景下的中學語文活動化課堂教學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9
[3]王瑩.以蘇軾作品為實例探究古代詩歌教學的典范色彩[D].山東師范大學.2012
[4]楊艷艷,汪莉.從游戲的角度看中學語文教學中新型師生關系的建構[J].隴東學院學報.2010(1)
(作者單位:內蒙古烏蘭察布市集寧區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