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麗
(沈陽低壓開關廠電器實業總公司,沈陽 110141)
本文所要闡述的重點內容是: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為了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國有企業的政工隊伍建設如何適應宏觀經濟環境變化,如何解決企業政工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從管理理念、機構設置、人員配備、企業文化建設等方面提出解決的思路和方法。
國有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主力軍,改革開放30多年來,國有企業發展的實踐證明,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是搞好國有企業的一項重要指導方針,思想政治工作在推進企業改革和發展的過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的形勢下,企業體制機制改革逐步深化,對發揮企業黨的政治優勢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更好地體現企業黨的組織和領導,保證中央和上級黨組織的部署在企業得到貫徹執行,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艱巨任務。從去年開始“打老虎”,到今年多個大中型國企領導干部被調查追責,從多個維度印證了改革發展形勢越來越嚴峻,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務也越來越繁重,建設一支素質過硬的政工隊伍,把宣揚正能量的企業文化基礎夯實,保證國有企業穩定健康發展已成當務之急。
(1)梯隊建設不持續。目前,大多數國企的在職政工人員人員年齡普遍偏大,年齡斷層,無完整梯隊建設,工作的銜接和可持續性差。
(2)知識結構不合理。在職政工人員,大多數由其他崗位調入,沒有專業資格。年齡偏大的政工人員往往文化程度較低,對工作的理解推動不到位。企業內部針對政治思想工作的培訓較少,導致大部分現職人員知識老化,不能及時掌握新理念、新知識、新技能,不能適應新形勢對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
(3)激勵約束機制不健全。部分企業對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意義存在模糊認識,內部沒有建立完整科學的激勵約束機制,沒有明確的職責定位,對在職的政工人員考核獎懲不到位。
根據有關規定,凡是黨委建制的企業,都要建立相應的思想政治工作部門,配備專、兼職的政工人員。按照現代企業管理規范,企業應正式設立內部政工部門,并制定定崗、定員、定編的“三定”方案,明確政工部門、部門內設崗位、部門與崗位職能、溝通報告渠道,做到權、責清晰。在明確部門與崗位的職能時,應綜合平衡企業內部各業務條塊的無縫銜接,思想政治工作作為企業管理中的一個重要而又特殊的部分,要有機地融入企業的全面管理與運營,不能人為割裂,更不能搞成“二層皮”。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門專業性較強的工作。作為意識形態領域的一門科學,政治思想工作有其特定的工作領域、規律、內容、體系和工作方法,需要一支專業化的政工隊伍來擔負起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決策、計劃、組織、實施、管理和研究等多項功能。黨委對政工干部的要求重點應該是政治立場堅定、密切聯系群眾,同時具有與履行職責相應的文化程度、法律法規知識、專業經營管理知識和有較強的溝通協調能力。企業黨委必須關心政工干部的成長和進步,致力于改變目前政工部門和崗位的職工工資待遇偏低、崗位調整頻繁的現狀,加大人力資本投入,吸引高端人才,把他們納入干部隊伍建設總體規劃,充分調動政工干部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努力培養造就一支政治堅定、作風優良、學識豐富、業務熟練的高素質政工干部隊伍。
為使政工人員能夠適應新形勢下復雜多變的宏觀經濟環境,更好地協調各種勞動關系,真正發揮政工人員的風險防范作用,企業要對在職的政工人員進行重點工作和綜合能力的培訓。為保證政工隊伍的梯隊建設,要加強分層次的崗位培訓,逐步提高政工隊伍的專業水平和執行力,滿足國企改革和經營管理的需要。
要建立定期學習制度,系統學習理論、政策法規及業務知識;舉辦各種類型培訓班,提高在職政工人員的工作能力和水平;選送有一定文化基礎和工作經驗的政工人員到黨校進行培訓。通過系統的學習培訓,政工人員才能逐步掌握在新形勢下如何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怎樣創新觀念、健全制度、分類指導,使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業管理、滲透進企業文化,不斷增強政治思想工作的引導力和感召力。
在企業經營管理考核體系中,應逐步建立并不斷完善政工人員考核機制,至少每年評議一次。考核優秀的政工人員,企業黨委應給予一定的榮譽和物質獎勵;有嚴重缺點和問題的,要限期改正或免去其職務。通過嚴格的培訓和考核,不斷提高各級政工干部的綜合素質,我們才能真正建立一支全心全意為企業職工服務,懂專業懂法律能夠有效協調解決勞動糾紛、和諧勞動關系的政工干部隊伍,滿足新形勢下對政治思想工作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