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雁
(吉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長春 130012)
淺議對高校圖書館管理模式的思考
王雁
(吉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長春 130012)
在現在的大學校園中,圖書館的管理工作已經成為高校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圖書館的實力體現著一個學校的文化底蘊和軟實力。在大學圖書館里,培養出很多國家需要的人才,但是為了適應經濟環境的發展,必須改變傳統的管理模式,這樣才能培育出更多適合國力發展的人才。本文首先對圖書館業務的介紹來展現圖書館地位的重要性,然后對傳統的圖書館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最后對圖書館管理模式提出更切實有效的對策。
高校;圖書館;管理模式
21世紀是經濟發展的時代,更是知識發展的時代,在這種社會形態下,知識成為社會進步的核心內容,而圖書館作為存儲知識的重要地點,在此時就表現出了相當重要的作用。隨著用戶要求的提升,圖書館的管理環境也要隨之改變,不僅需要引入更多的新知識,還需要根據時代的發展和市場的需求進行必要的改革,這也就表示圖書館在管理模式方面仍有進步的空間。
1.1文獻的收集
資料收集是圖書館工作的第一步,也是基礎性工作。因此,圖書館藏書應該有明確的原則、重點、范圍和開采標準,了解圖書館中文檔類型的集合和副本的數量,各類圖書的利用率和使用壽命,缺少哪種書以填補空缺,還要及時查看需要消除的品種,更應該有圖書出版動態,以及時采購。
1.2文獻的整理
文學的文獻綜述主要為分類和編目、索引和組織的主題目錄。文檔分類,不僅可以提供基礎的安排文件和目錄歸類的準備,同時也為圖書館統計、宣傳畫冊、參考和文獻檢索奠定了基礎。該文件通過在文獻中論述揭示的關鍵詞,來組織文學的主題并標引含量范圍。文檔分類和主題索引文件揭示了全面、詳細的書目,其主要內容揭示了正式的功能和文件內容的功能,它允許讀者根據文獻確定所需的特性。圖書館員應及時組織各種項目的圖書館目錄,圖書目錄揭示館藏,不僅是文獻檢索工具,更是打開知識庫的金鑰匙。
1.3文獻典藏
對圖書館的藏書進行調配和清點的過程,就是文獻的典藏,其中最主要的部分,就是對圖書進行排列、劃分書庫、清點藏書數量和保護知識等。
目前,中國主要的學校圖書館服務模式,還停留在比較傳統的階段,是一個單一的服務形式,一般借閱服務是面對面的方式。圖書館的工作主要是以圖書館館藏為軸心,以記錄的書籍、報紙、材料等信息的收集、處理和保存,提供原始憑證,如服務于一個較低水平的讀者。處于被動和關閉狀態的服務工作,簡單說就是一種現場服務和其他讀者。許多服務提供商都沒有專門圖書館,以及圖書館管理者和所有者,但他們往往只是作為學校的老師和學生圖書館的書,以及“閱覽室”等現場檢查或借讀者。在很短的時間內很多學校圖書館的建立,導致發展的歷史較短,再加上與外界接觸不多,逐漸就形成了所謂的“內向型”封閉的服務模式,讓他們的業務主要局限于圖書館,對象相對固定,主要是大學生和老師,這讓圖書館的活動擁有小的影響,少的讀者。
3.1加強圖書館服務意識,變換服務理念
要改變那種傳統文學集合類型,來衡量圖書館的規模和檔次的想法,深化指導圖書館的信息服務,從而利用這些信息來評估標準圖書館的效率,開拓倡導者,如果沒有產生功勞就是一種過失。信息服務人員應自覺樹立市場競爭中的及時性、創新性和服務性,自覺運用新的理念指導工作,加強圖書館服務意識。
3.2信息一次性管理模式
①改變市場的運作及采購、編目與數據交換的傳統模式,將其融為一體,將信息進行組建和整理,形成帕累托效應,提高工作效率;②為了使讀者方便查找資料而不再盲目,應充分利用文獻資源,建立一站式服務,即對分布、咨詢雜志時的信息管理;③要建立管理書籍和文檔的新模式,在信息環境中,從圖書館中改變文學的組織結構、圖書館管理體制的改革,本文獻更新速度加快,館員需要改變和創新管理系統和服務模式,增強文檔管理創新意識,熟悉書籍和文件處理的編輯、搜索查詢的詳細步驟,并采取適當的激勵機制,激發創新服務管理員的意識,認識文學系統、人力資源系統,有效地、科學地形成和技術系統集成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實現與質量相結合的知識和能力,充分發揮主動管理的意識,加快知識傳播的速度。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社會經濟發展及知識更新的快速度,圖書館管理發展的加速和變化更快。為了更新文獻知識緊跟發展的步伐,科學地進行管理勢在必行,記錄信息、知識、智力資源庫都需要發展。
3.3圖書館管理人員繼續教育
現代大學圖書館都必須配備專業人員,不僅要掌握網絡技術,具有較高的信息處理能力,還應該有外語和計算機技能的適當水平?,F代圖書館員的職責要求是掌握現代信息技術,提高服務技能。因此,館員應繼續加強教育管理機制,這是圖書館在新形勢下的重要工作之一。圖書館員在日常的小細節要努力提高知識的服務質量和水平,使自己的知識結構和功能個性十足。圖書館要打破落后、陳舊、保守的管理理念,應建立內部工作人員,繼續教育管理系統。基于現代信息化管理模式,應列明圖書館工作人員培訓的具體細節,圖書館中應專門設置監督檢查人員,進行監督每個館員并使他們滿足要求。另外,圖書館還應進一步加強思想教育,使館工作人員清楚地意識到繼續教育的深度是不可避免的,要主動提高自身專業素質的自我水平,跟上時代的快速發展步伐。
在國家教育部制定的規定中,我們可以看出,大學圖書館是一個大學中信息資源的集結地,圖書館的資源量已經成為評估一個學校知識儲備的重要指標。圖書館里的知識儲備不僅可以滿足學生對知識的追求,還可以將知識在社會中發展和傳播,更能體現出圖書館在社會中的價值。由此可見,在信息時代不斷發展的條件下,圖書館只有將管理模式進行不斷地改革,才跟得上時代的腳步,滿足人類對知識的需求,最后通過人類的學習對知識進行傳播,進而推動社會文明的發展和經濟的進步。
主要參考文獻
[1]吳紹華.轉變觀念創新服務[J].圖書館學刊,2001(5):30-31.
[2]朱慧娟.論知識經濟與高校圖書館管理變革[J].圖書館學刊,2001(1):18-19.
[3]茹娜.高校圖書館管理模式研究[J].才智,2015(2).
10.3969/j.issn.1673-0194.2015.11.116
G251
A
1673-0194(2015)11-0200-02
2015-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