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本刊記者 鄧萬里 葉 蓁
“以紅促旅”彰顯品牌效應
——打造習水“中國紅”
文丨本刊記者 鄧萬里 葉 蓁
習水縣以“以紅帶綠、紅綠共舞”的發展思路為主線,依托豐富的紅色資源,不斷做大紅色文化產業,帶領群眾昂首闊步走在富民強縣的征途上。
近年來, 習水縣在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基礎上,依托歷史賦予的紅色文化,堅定實施“以紅促旅”的旅游發展戰略,使得旅游業逐步內化為新的經濟增長級,紅色文化品牌效應不斷彰顯。
1935年1月,中國工農紅軍在生死攸關的關頭召開了遵義會議,隨后轉戰習水,成就了毛澤東軍事生涯的的得意之作——“四渡赤水”。80年后的今天,習水縣以“以紅帶綠、紅綠共舞”的發展思路為主線,充分展現習水獨特的氣候優勢和北部綠色生態屏障自然優勢,依托豐富的紅色資源,不斷做大紅色文化產業,帶領群眾昂首闊步走在富民強縣的征途上。
赤水河畔,青堂瓦舍,美麗的千年古鎮土城披上了一面面火紅的黨旗,四渡赤水紀念館、中國女紅軍紀念館、青杠坡紅軍烈士紀念園區等景點游人如織,呈現出一派熱鬧祥和的景象。
土城鎮曾是川鹽和川貨進入貴州的主要集散地,它經歷了遵義會議后毛澤東指揮打的第一仗,也是四渡赤水的發端之役。
“女紅軍在長征路上作狠心母親,拋下剛出生的孩子;九死一生的王泉媛與王首道一雙遲到的千層底布鞋背后那段感人的長征愛情故事……”張幫珍老人回憶起女紅軍的故事,老淚縱橫。
為記錄歷史、傳承記憶,習水縣在土城鎮建立了四渡赤水紀念館群,其中包括全中國唯一的女紅軍紀念館和唯一的紅軍醫院紀念館,四渡赤水紀念館主館、青杠坡紅軍烈士陵園、土城老街紅軍駐地、女紅軍街等。
“紅軍故事代代傳,革命自有后來人。”在這條長約3公里彎彎曲曲的土城老街上,家家戶戶門前的紅軍紀念品展示著這里的人們對歷史的感懷,也給人帶來了時光交錯之感。四渡赤水紀念館辦公室主任黃崢嶸告訴記者,近年來到這里參觀的游客人數呈增長趨勢,尤其是春夏兩季,紀念館領票處每天都排著長隊。
以四渡赤水紀念館為依托,習水縣對紅軍和中央機關駐地舊址、青杠坡戰斗遺址,以及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彭德懷、劉少奇舊居等先后進行了修繕,并逐步打造成為習水紅色文化地標性符號。同時,大力開展紅色文化進校園、進企業、進社區、進家庭、進機關、進警營、進農村、進廣場等系列宣講活動,讓紅色文化不斷發展的同時更加深入人心。
如何依托得天獨厚的紅色旅游資源做大旅游產業?習水縣結合發展現狀與時代特征,作出了重點打造“紅色文化品牌”的戰略決定。
1)杰出的切削性能 滿足黑色金屬和有色金屬的中等負荷至重負荷加工,可延長刀具壽命并改善工件表面光潔度,降低次品率;
“紅色文化品牌的打造,不僅是對紅色文化的傳承,也是習水紅色經濟發展的助推器,是習水對外宣傳的文化品牌,更是習水人的精神動力。”習水縣委書記周舟說。
習水是一片紅色的土地,正是依靠寶貴的紅色資源優勢,習水旅游發展將紅色作為主旋律,以土城鎮為核心,創建紅色文化旅游園區,進一步保護紅色文化資源、完善旅游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更好的開發利用歷史賦予的紅色文化,傾力打造紅色文化品牌。
2006年11月9日,經中央辦公廳批準,習水縣在土城新建四渡赤水紀念館。紀念館占地面積7710平方米,建筑面積4185平方米,主館建設投資金額2500萬元,館名由參加四渡赤水的老紅軍、原中央軍委副主席張震親筆題寫。建成開放后,四渡赤水紀念館先后被評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國十大紅色旅游景區、國家4A級旅游景區。

四渡赤水紀念館再現了四渡赤水戰役歷史,突出表現毛澤東等軍事指揮家的軍事指揮藝術,凸顯了四渡赤水在中國革命史上的歷史地位。(習水縣宣傳部供圖)

中國女紅軍紀念館是中國惟一一座以女紅軍為題材的紀念館,館內展出了無數女紅軍中具有代表性的45位女紅軍的事跡,感動著每一位參觀者。(習水縣宣傳部供圖)
遵義會議召開80周年之際,隨央視《百家講壇》前來習水拍攝特別節目的欄目主講嘉賓、中央文獻研究室研究員劉金田,在習水縣土城鎮參觀后表示,習水一定要創新方式,繼續做大紅色文化品牌。這也正與習水縣在大力發展紅色旅游的同時,著力打造紅色城市品牌的發展戰略相吻合。習水縣為打造紅色城市品牌,近年來重點突出“紅動習水,紅滿習水”的理念,實施以長征文化為主題的城市街道命名體系,并在縣城的規劃與開發中,注重紅綠結合,在建設城市生態文明的同時,注入紅色文化元素,彰顯紅色文化城市魅力。
回首旅游發展路,習水紅色文化如蝶從繭出,彰顯品牌效應。
記者在土城鎮采訪發現,幾乎每一位當地居民,都能如數家珍般說出許多紅軍的故事,走進習水,也就走進了一段充滿紅色記憶的歲月。
2014年,習水縣委、縣政府制定出臺了《度假旅游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計劃以“中國紅城、好運習水”為主題,開發打造習水紅色文化旅游創新區和西部生態文化旅游產業園區兩大精品景區。
“習水有著獨特的生態氣候優勢和區位優勢,要以全景域理念大力發展度假旅游產業,把習水打造成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周舟表示,“游遍貴州,住在習水”,不僅展示了習水有著優越的度假旅游生態環境,更透射出習水做強做大做優國家級度假旅游品牌的信心和決心。
習水縣委副書記、縣長陳釗表示,未來習水旅游發展的重頭戲要圍繞度假旅游做強做大做優,以習水紅色文化旅游創新區和西部生態文化旅游產業園區為核心,努力把習水建設成為旅游形象獨特、品牌知名度高、產品豐富、業態發達、功能完善、服務優良的度假旅游目的地。
如今的“紅城”習水、千年古鎮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的黨、政、軍及社會各界人士紛紛前來踏訪紅色足跡,緬懷革命先烈,紅色旅游呈“井噴”之勢。
省委常委、遵義市委書記王曉光表示,習水縣要充分利用特有的生態優勢、氣候優勢,堅持生態文明理念,努力形成多樣性、多元化的新興旅游業態,以世界眼光、國際視野推動文化旅游產業實現差異化發展、特色化發展。
隨著產業素質和產業實力的不斷快速提升,旅游業已逐步內化為習水新的經濟增長級,不斷書寫出習水旅游發展新篇章。數據顯示,2014年1月至11月,習水縣旅游綜合收入實現29.36億元,同比增長38.22%;全縣接待游客305.6萬人次,同比增長36%。
隨著習水縣“以紅促旅”戰略的順利實施,紅色文化品牌效應使得習水旅游業不斷發展壯大,向著“貴州第一、國內知名、國際一流”的紅色文化旅游奮斗目標闊步前行。(責任編輯/張 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