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長宏,高 原
(安徽建筑大學 管理學院,合肥 230601)
合同能源管理在棚戶區節能改造中的應用風險研究
金長宏,高 原
(安徽建筑大學 管理學院,合肥 230601)
利用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對棚戶區節能改造中應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風險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該節能項目風險等級為中等,并針對其中的主要風險因素,提出利用合同規避節能量計量精確性風險,建立有效誠信機制約束業主信用風險,建立專項節能資金拓寬融資渠道等建議。
棚戶區;節能改造;合同能源管理;層次分析法;模糊綜合評價法
棚戶區是指基礎設施配套不齊、人均建筑面積小、交通不便利、環境衛生臟、亂、差的區域[1]。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棚戶區已成為影響社會穩定和人民生活質量的重要問題。因此,棚戶區改造正逐漸成為社會輿論關注的熱點問題。
2004年我國棚戶區改造建設首先在遼寧省拉開了序幕。2008年至2012年全國改造各類棚戶區達到1 260萬戶,基本建成了750萬套,占同期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開工量的40%,安排各類棚改的補助資金達到1 500多億,共安置棚戶區居民2 000多萬人。2013年7月,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快棚戶區改造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了今后五年再改造城市和國有工礦、林區、墾區的各類棚戶區1 000萬戶的改造目標。2014年3月,《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出臺,其中強調了棚戶區改造對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由于棚戶區改造力度大、范圍廣,在給棚戶區居民帶來福利的同時,也增加了建筑業的資源消耗,加重了環境污染。目前,我國正大力發展建筑節能,營造健康、綠色的建筑環境。合同能源管理是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引入我國的市場化節能新機制,該運作模式主要是由專業的節能服務公司向業主提供建筑及設備的節能診斷、節能方案選取、融資、改造及改造后的運營維護等服務,并與用能單位簽訂能源管理合同、約定節能改造項目實施辦法和節能目標,按合同約定從節能效益中收回投資和取得合理利潤[2]。將合同能源管理應用于棚戶區的節能改造中,這會對建筑的用能總量產生全面的影響,是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步驟。為了能夠在棚戶區節能改造中更好地應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本文將運用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對項目節能改造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因素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一)必要性
我國棚戶區改造項目不僅數量巨大,改造范圍也在不斷拓寬,目前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上。在進行棚戶區改造時不能忽視這樣一個重要的問題:多數量寬范圍的棚戶區改造工程對建筑能源的消耗以及對環境的污染。
我國政府正在大力倡導節能、環保,提出并鼓勵發展節能省地型住宅,制定更為嚴格的節能、節地、節水、節材標準,并強制推行,以此提高城鎮發展的質量,改變當前高污染、高消耗、低收益的模式。
實施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是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的需要。目前我國的節能管理采用政府節能管理部門、節能服務機構和企業節能管理部門三位一體的節能管理機制。這種節能管理機制已經不適合目前的市場需求,必須要進行改變[3]。
因此,在棚戶區的節能改造中,采用合同能源管理中的節能效益分享模式,政府無需承擔資金和技術方面的壓力,就能達到“零風險+零投入+持久獲益”的節能目的。
(二)可行性
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種新型的市場化節能新機制,國外在這方面的研究已經非常成熟而且取得了實際應用的巨大成功,其在我國的發展和應用也是非常有潛力的。根據國家發改委測算,“十二五”時期用于節能減排重點工程的總投資有23 660億元,到2020年前,用于建筑節能項目的投資至少有1.5萬億元,這無疑給節能服務公司帶來了良好的機遇。節能服務產業從“十二五”開始進入快速發展的黃金期,預計到2015年末,節能服務業產值將達到3 000億元[4]。參照已取得成功的大型公共建筑節能改造項目,預計把棚戶區改造這樣的大型建筑工程項目作為節能試點后,將節能40%~50%,甚至高達70%。
因此,在棚戶區節能改造中,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進行建筑節能改造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此外,合同能源管理還能促進棚戶區節能改造產業化,使參與項目的相關方都能得到較高的經濟收益,并帶來顯著的社會效益。
為了使合同能源管理能夠在棚戶區節能改造中獲得成功,還應加強風險的識別,做到防患于未然。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從一開始就注定會存在各式各樣的風險,項目成功與否關鍵是不能只單純防范某一類風險,而是應該意識到各類風險在合同能源管理中所占的權重是不一樣的。
(一)風險分析
1.風險評價指標體系
通過分析我國已有的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風險,結合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特點,我們對棚戶區節能改造中的風險因素進行系統分析和歸納整合,構建了以項目概念階段風險、項目規劃階段風險、項目施工與運營階段風險、項目移交及節能效益分享階段風險為主體的四個一級指標,每個一級指標對應著與之相關的多個二級指標,這些指標構成如下的合同能源管理項目風險評價指標體系。
2.風險指標評價權重
對項目風險評價指標體系中各個指標進行科學合理的定量計算,能夠得到比較客觀的項目風險評價結果,在定量計算中最為重要的是對各個評價指標權重進行客觀合理的計算。權重的計算結果是否真實有效,將直接影響到評價結果是否客觀,同時對于提出風險應對措施也有著重要的影響[5]。
本文采用層次分析法來確定合同能源管理風險評價指標體系中各指標的權重。層次分析法是將與決策總是有關的元素分解成目標、準則、方案等層次,在此基礎上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決策方法。具體可按以下步驟進行:
第一步: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判斷矩陣的構建。同一層次的各元素與上一層次中某一準則的重要性進行兩兩比較,邀請專家進行評分,運用兩兩相對比值標度取值表(見表1),分別對每一層次的評價指標的相對重要性進行評估和賦值。

表1 比值標度取值表
注:2,4,6,8,1/2,1/4,1/6,1/8為上述兩相鄰判斷量的中間值。
一級評價體系:總目標層-A層
A1,A2,A3,A4相對于U所得的判斷矩陣:

二級評價體系:A層-B層




第二步:層次排序和一致性檢驗。計算判斷矩陣最大特征值λmax及其對應特征向量W,確定同一層次相應因素對于上一層次某因素的相對重要性排序權值,然后進行歸一化處理,再進行一致性檢驗。本文采用方根法計算各因素權重。
(Ⅰ)計算判斷矩陣的Mi

(1)


(2)

(3)
則W=[W1,W2,…,Wn]T即為所求的特征向量。
(Ⅳ)計算出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根λmax

(4)
其中(AW)i表示AW中的第i個元素。
(Ⅴ)對判斷矩陣進行一致性檢驗,得出一致性指標CI

(5)
式中n為矩陣階數。
查表可得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RI的經驗數值,當CR=CI/RI<0.1,則可以認為判斷矩陣的一致性符合要求,否則重新進行調整判斷。
對于判斷矩陣來說,具體計算結果如表2。

表2 一致性檢驗結果
各指標的權重值以及相對于總指標的權重及總排序見表3。

表3 指標權重及層次排序表
(二)風險評價
由于風險評價指標體系中各指標的選取都缺乏可量化的數值支持,采用傳統精確的數學模型往往會影響風險評價的客觀性和準確性,因此本文采用模糊綜合評價法,該方法是一種以模糊數學為基礎的決策評價方法,適用于評價那些受多種因素影響的研究對象[6]。
設定合同能源管理項目風險評價集合V={風險低,風險較低,風險中等,風險較高,風險高},并賦予相應的風險量化值,詳見表4。

表4 項目風險評語元素集
本文采用模型V:M(·,+),



經計算得出總目標的風險系數為0.591 2,通過對比表中的風險評語元素集,可以判定對棚戶區的節能改造采用節能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具有中等風險。
(三)風險應對
通過風險分析與評價得出棚戶區節能改造項目的風險為中等,對項目影響比較重要的風險有:節能量計量精確性、客戶不分享節能效益、政府支持改造項目力度、融資渠道單一等,本文將針對這幾方面風險提出應對策略。
1.節能量計量精確性風險的應對策略
節能服務公司與業主在簽訂合同前要明確約定可操作的節能量測量方法,在合同中對節能量的判斷依據、檢測的標準與原則以及節能效果進行約定,為了確保節能量計量的精確性,可以邀請第三方檢測機構對節能量的檢測進行監督。
2.客戶不分享節能效益風險的應對策略
在項目建設之前,重點選擇誠信度高的客戶,在合同中明確約定項目效益的支付方式,并規定在節能量達到要求后,如業主不支付節能效益所需要付出的賠償,此外,加快建立有效的誠信機制。
3.政府支持改造項目力度風險的應對策略
成立節能服務企業聯盟,以聯盟的方式提高公司實力,增強政府的改造意愿。先對一些試點項目進行節能改造,取得成效后進行大規模推廣。減少政府資金投入,確保節能量,提高節能效益。
4.融資渠道單一風險的應對策略
設立節能專項基金,建立銀行節能項目貸款窗口,建立節能項目商業貸款擔保機制;加大節能服務公司股權融資力度;拓寬融資渠道。
合同能源管理作為一種市場化節能新機制,是我國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有力措施。政府應加大合同能源管理在棚戶區節能改造中的投入力度,同時鼓勵企業積極參與節能改造,完善相應的節能改造政策,從而使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我國棚戶區節能改造中得到較好的應用。
[1] 宿輝,石磊.吉林省棚戶區改造項目管理模式研究[J].建筑經濟,2008(7):84-86.
[2] 葉凌,程志軍,王清勤,等.合同能源管理新進展及在建筑領域的發展建議[J].建筑科學,2011,27(12):1-6.
[3] 劉貴文,李青.我國大型公共建筑節能政策效能比較研究及政策設計[J].建筑節能,2009(3):71-74.
[4] 張曉轉.建筑節能合同能源管理政策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學,2014.
[5] 周亮.合同能源管理風險評價研究[D].上海:復旦大學,2009.
[6] 洪紅,朱孟偉,徐崇.棚戶區改造工程社會評價方法研究[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2009,26(2):194-198.
(責任編校:夏玉玲)
A Study of the Risk of EPC in the Energy-saving Reconstruction in Shantytowns
JIN Chang-hong, GAO Yuan
(School of Management,Anhui Jianzhu University, Hefei 230601, China)
The authors of this paper have studied the risk of 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EPC) in the energy-saving reconstruction in shantytowns through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isk level is medium.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risk, such as the application of contracts to avoid risks,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effective credit mechanism to restrict owner credit risk, and the creation of special energy-saving fund to broaden financing channels.
shantytowns; energy-saving reconstruction; EPC;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F424.7
A
1672-349X(2015)05-0045-03
10.16160/j.cnki.tsxyxb.2015.05.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