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宏 宏
(太原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1)
4-5歲幼兒動作穩定性的研究
曹 宏 宏
(太原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1)
幼兒動作的穩定性在走、跑、跳、投、鉆、爬、平衡等動作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是一切運動的基礎。不同性別的幼兒,動作穩定性也會不同。但是經過科學、長期的鍛煉后,男女幼兒動作穩定性基本無明顯差異。開展有效的體育活動及游戲,對幼兒有較全面的促進作用,可以提高幼兒動作的穩定性。
幼兒;動作穩定性;體育活動
走、跑、跳、投、鉆、爬、平衡等動作都是運動能力的基礎,同時也是幼兒活動的主要內容。良好的身體動作,能為幼兒更好地從事各項學習、生活與游戲活動奠定堅實的基礎。穩定性在這些動作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是一切運動的基礎。即使是成年人,身體動作發展不穩定,學習和完成具有一定技能技巧的動作也會受到影響。幼兒也是如此,動作穩定性的強弱,不僅會影響幼兒參與各項活動的效果、運動能力的提高,也會影響幼兒意志品質和習慣的養成。穩定性強、做事認真、努力的幼兒,運動能力測定的成績都比較好,學習效果也很好;相反,穩定性差、活潑但有點慌張的幼兒,運動能力測定成績往往會相對差一些,學習效果也較差[1]。而動作穩定性除了先天遺傳因素以外,后天的運動訓練會起到更大作用。所以,幼兒園應特別關注幼兒動作穩定性的訓練與發展,尤其是4-5歲的幼兒,針對其動作穩定練習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將會對其一生產生積極影響。
(一)研究對象
本文以4-5歲幼兒的動作穩定性為研究對象。采用統計學分層整群抽樣的原則,隨機選取太原市某所幼兒園,抽取中班幼兒共60名,分成實驗組30名,控制組30名。測試幼兒無明顯身體缺陷,發育正常,無疾病史。

表1 幼兒基本情況
(二)研究方法
1. 實驗法
測試幼兒的動作穩定性,采用“單腳睜眼站立”和“5米雙腳連續向前跳”兩項內容進行實驗對比[2]。“單腳睜眼站立”要求:在室內進行,幼兒兩臂自然下垂于身體兩側,身體直立,目視前方,左(右)腳單足直立于地板上,右(左)腳屈膝微抬,測量站立時間,腳落地停止計時?!?米雙腳連續向前跳”要求:在塑膠場地上進行,在距離5米的兩線之間,幼兒雙腳連續向前跳。
2. 訪談法
對幼兒園園長及教師進行采訪,主要涉及幼兒平時是否開展動作穩定性練習和相關游戲活動,以及開展的程度。
3. 數理統計法
經過實驗將得出的數據進行整理、對比、分析、研究,并采用觀察、個案記錄及EXCEL等方法進行處理,制表。
(一)前測結果

表2 單腳睜眼站立 前測

表3 5米雙腳連續向前跳 前測
(二)對策與措施
1. 對實驗組進行一學期的專項訓練與游戲鍛煉。
2. 充分利用各種器械,提高其平衡能力和控制能力,促進幼兒動作的穩定性。
沙包的一物多玩。引導幼兒頂著走、夾著跳、用腳背運、用背背著走、手托快速走等。沙包可分大、中、小三種,同時可以配合其他器械增加難度,如托、夾沙包走平衡木,小推車運沙包,手拿沙包騎腳踏車等。
梯子的一物多玩。引導幼兒走梯子、爬梯子、站梯子、抬梯子、架梯子、左右行進跳、連續跳梯子等,以訓練幼兒腿部肌肉力量與控制能力。
3. 充分利用豐富多彩的體育游戲,引起幼兒興趣,促進幼兒單腳站立及雙腳行進跳的發展。
常玩的游戲有:小跳棋、小兔拔蘿卜、跳過小河、金雞獨立、看誰站得穩、小人老虎槍、狼和羊等,有助于增強幼兒角色意識,提高幼兒動作技能,發展幼兒穩定性。
(三)后測結果

表4 單腳睜眼站立 后測

表5 5米雙腳連續向前跳 后測
(四)結果分析
1. 不同性別的幼兒,動作穩定性也會不同
從表2中可以看出,單腳睜眼站立中,男幼兒左腳單腳站立平均值為16.17和11.64,右腳單腳站立平均值為13.33和15.86;而女幼兒左腳單腳站立平均值為45.88和27.24,右腳單腳站立平均值為37.56和29.59;性別差值也都大于2。不論是實驗組還是控制組,女幼兒的成績都好于男幼兒。同時個體之間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最長時間與最短時間之間相差約2倍。
從表3中可以看出,5米雙腳連續向前跳中,男幼兒成績是7.7和6.5,女幼兒成績是5.0和3.66,性別差值也都大于2。不論是實驗組還是控制組,男幼兒的成績都好于女幼兒。
2. 實驗后男女幼兒動作穩定性的性別差異在縮小
從表4和表5中可以看出,實驗組男女幼兒的性別差值都小于2,控制組男女幼兒的性別差值雖有所減小,但仍然大于2。說明經過一定時間的訓練后,男幼兒的動作穩定性得到了飛躍式的發展,與女幼兒的差異已不明顯,同時也促進了幼兒的控制能力與堅持性的發展。
3. 經過科學、長期的鍛煉,可以提高幼兒動作的穩定性
從表2到表4的變化,以及從表3到表5的變化中,我們可以看到幼兒在單腳站立和連續跳方面都有明顯提高,左、右單腳站立的平均值各為16.17-70.55,13.33-69.18;雙腳連續跳為7.7-3.93。說明此階段有意識訓練幼兒的動作穩定性會收到非常好的效果。經過實驗顯著性可以得知,幼兒動作的穩定性在其成長過程中,會逐步發展,如加以科學的指導與鍛煉,就可以促進其各種動作的長足進步,同時也可以促進其全面發展。
3-6歲的幼兒正處于動作穩定性發展的敏感時期。有研究表明,動作的穩定性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成熟,尤其是從4歲開始有了顯著的提高。盡管中班幼兒的行為具有較大的沖動性,但是,成人明確、具體的要求是可以幫助該年齡段幼兒提高自控能力的。
(一)體育游戲的選擇
幼兒動作的穩定性是在各種體育活動中發展起來的,因此不僅要在專門的穩定性活動中發展其穩定性,而且要在跑、跳、投擲、乘車坐船、舞蹈等各種活動中有意識地發展他們的動作穩定性[3]。培養幼兒的穩定性必須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有意識地滲透,通過具體活動,幼兒的穩定性才會不斷提高。如提踵走類游戲“跳芭蕾”,它的玩法是,幼兒在場內自由站立,聽播放舞曲后隨音樂節拍做前腳掌走,并可自由做各種舞蹈動作,最后分成兩組依次配樂表演和觀察個人想出的動作。此類游戲就是將舞蹈、體育活動、音樂創新和表演觀賞活動有機的結合起來,綜合性強,教育效果好,而且便于組織,還可以提高幼兒的動作穩定性。同時,體育游戲的選擇也應有針對性、趣味性,從幼兒的興趣、需要出發,由集體合作玩到幼兒自主地結伴玩,幼兒的主體性得到發揮,在玩中發展了動作,穩定性也相對提高了。
(二)體育器械的投放
在體育器械的投放過程中,要從幼兒的興趣出發,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使幼兒主動投身到活動中,自主發展,并創造性地利用各種體育器械及輔助材料發揮幼兒的主體性,進行有益的活動,以促進幼兒動作穩定性的提高[4]。同時體育器械的投放還應貫徹循序漸進的原則。如沙包的投放,可先讓幼兒玩小而輕的沙包,待其能自如活動時,再投放中沙包以及負重沙包,然后還可增加難度,加入平衡木,設置障礙。同時還應進一步研究沙包的大小、容量、填充物的種類、沙包的種類對中班幼兒發展動作穩定性的影響程度。
(三)教學內容以及師資力量
通過和幼兒園園長及教師訪談,可以得知,幼兒園比較缺乏相關的體育教學內容,平時的體育活動基本只是按部就班地跟著指南走,沒有專門的加強動作穩定性訓練的教材,即使有內容也較單一,趣味性不強,幼兒參與的積極性也不高,因此相關活動開展得比較少。而且教師的重視程度也不夠,因此需要加強教師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的轉變。教師教育技能得到鍛煉和提高,重視程度明顯提高,家長的教養態度和教養方式隨之也會有所提升,對幼兒的動作發展尤其是穩定性的發展具有很高的價值[5]。
(一)結論
1. 不同性別的幼兒,動作穩定性也會不同。但是經過科學鍛煉后男女幼兒動作穩定性的性別差異在縮小,基本無明顯差異。
2. 經過科學、長期的鍛煉,可以提高幼兒動作的穩定性。
3. 開展有效的體育活動及游戲,對幼兒有較全面的促進作用,它能發展幼兒全方位的動作技能,加強其穩定性,這種方法切實可行,可以繼續加以實施和完善。
(二)建議
1. 在各種體育活動中發展幼兒動作的穩定性,并將其有意識地滲透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
2. 在提高幼兒動作穩定性的過程中,體育器械的投放要從幼兒的興趣出發,同時還要貫徹循序漸進的原則。
3. 幼兒園及教師應加大對幼兒動作穩定性提高的認識及重視程度,設置相關的教學內容,組織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切實提高幼兒的動作穩定性。
4. 家、園配合好,盡量多地發揮家長資源及力量,讓家長也參與到幼兒動作穩定性的提高中,可以陪幼兒一起活動,激發幼兒參與的積極性,養成幼兒主動鍛煉的好習慣。
[1] 黃世勛.幼兒健康教育[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1999.
[2] 曹曉霞.3-6歲幼兒靜態直立平衡能力研究[J].體育教育,2014(6).
[3] 付軍.論大班幼兒課間活動的組織[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4(8).
[4] 高君榮.分層投放材料有效提高幼兒的平衡能力[J].學前課程研究,2008(5).
[5] 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責任編輯 馬 ?!?/p>
2015-02-16
曹宏宏(1979-),女,山西太原人,太原學院體育系助教。
G80
A
1008-8008(2015)03-008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