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朝輝
(河北省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婦幼保健院,河北圍場 068450)
整體護理聯合規范化管理用于改變手術室護理質量的作用分析
武朝輝
(河北省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婦幼保健院,河北圍場 068450)
目的:探討整體護理聯合規范化管理用于改變手術室護理質量的作用分析。方法:整體護理聯合規范化管理指的是建立完善的手術室操作的規范章程,加強護理人員對自身專業技能的掌握程度,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等。回顧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112例手術患者,其中以60例給予整體護理聯合規范化管理的護理方案的患者作觀察組,52例給予常規護理方案作為對照組,比較兩組護理前后的手術效果、患者焦慮情緒變化及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結果:觀察組護理后手術成功率為100.00%,對照組為92.31%,兩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觀察組術后發生感染的例數較對照組明顯下降(P<0.05)。護理后,觀察組的SAS評分僅為(35.60±4.80)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2.75±5.10)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出院后,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高達91.67%,較對照組的69.23%有明顯的優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整體護理聯合規范化管理對提高手術療效、消除患者不良情緒及增強患者對醫院的信心有重要的作用。
整體護理;規范化管理;手術室;護理質量
手術室是在醫院中擔任著搶救病人、挽救生命的神圣角色。因此,手術室管理水平高低直接決定了醫院醫療服務素質[1]。整體護理聯合規范化管理是指建立完善的手術室操作的規范章程,加強護理人員對自身專業技能的掌握程度,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2]。為此,本研究通過對手術患者實施整體護理聯合規范化管理的護理方案,以探討其護理質量。
1.1 臨床資料:選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112例手術患者,以60例給予整體護理聯合規范化管理的護理方案的患者作觀察組,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齡15~64歲,平均年齡(38.41±19.26)歲;以52例給予常規護理方案的患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30例,女22例,年齡17~63歲,平均年齡(39.52±19.68)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及年齡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1.2.1 觀察組:給予整體護理聯合規范化管理的護理方案[3,4]。①建立規范章程。主要包括績效考核、病人核對制度、消毒隔離制度和輸血查對制度等。對于考核優良的護理工作人員給予一定的獎勵,而對于考核不合格的則應對其進行再培訓。手術病人的核對制度是指術前詳細了解清楚病人的姓名、房號、床號、手術名稱等。術中應遵循無菌操作原則,一次性的醫療器械在使用前應嚴格檢查核對,使用之后應先毀形,再消毒。手術過程中給患者輸血應執行“十對”制度,并注意觀察患者的反應。②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素質。護理工作人員一方面應繼續加強學習,不斷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③還應加強模擬操作,提高護理技能,從理論和實踐上充實自己。④提高護理人員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由于手術室護理的工作量大、病人較多且受教育程度參差不齊、白班/夜班交替,因此要求護理工作人員必須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⑤應以病人為中心,根據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精神狀況,提供最人性化的護理。如在術前訪視時,可同時了解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狀況,多關心患者,以利于后期交流;在術中護理時,應嚴格遵循操作流程,圓滿完成手術護理;術后隨訪時,應耐心提醒患者須注意的事項,以提高其生活質量,并了解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1.2.2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方案。
1.3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術前、術后的手術情況比較:兩組手術室術前空氣菌落數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是觀察組術后空氣菌落數僅為(70.25±28.10)cfu/m3,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90.40±80.50)cfu/m3,而此過程中,觀察組護理后手術成功率為100.00%,對照組為92.31%,兩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觀察組術后發生感染的例數較對照組明顯下降(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術前、術后的手術情況比較n(%)
2.2 兩組患者術前護理前后SAS評分比較:兩組術前護理前S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術前護理后,觀察組SAS評分顯著下降,僅為(35.60± 4.80)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2.75±5.10)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前護理前后段SAS評分比較(分)
2.3 兩組患者出院后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調查:出院后,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高達91.67%,較對照組的69.23%有明顯的優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3 兩組患者出院后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調查(n)
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現代護理技術得到了提升,但作為特殊的護理單元--手術室護理,仍有較大的挑戰。手術室護理工作不僅要為主刀醫生提供優質的手術配合,使整個手術工作順利完成,還要為患者提供周到的人文關懷。因此,手術室護理質量就直接關系到手術的治療效果,甚至影響到患者的生命安全[5]。但目前,由于手術室護理工作存在任務量重、壓力大、時間不確定等問題,使常規護理不能完全勝任。而通過實施整體護理和規范化管理,一方面可以明確護理定位,強化護理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中的主觀能動性;另一方面還可以提升護理工作人員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從而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
本研究通過分析112例手術患者,其中以60例給予整體護理聯合規范化管理的護理方案的患者作觀察組,52例給予常規護理方案作為對照組。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后手術成功率為100.00%,而對照組為92.31%;且觀察組術后發生感染的例數較對照組明顯下降。說明實施整體護理和規范化管理的護理方案可以提高手術療效,降低患者感染的發生率。本研究結果亦顯示,經聯合護理后,觀察組的SAS評分為(35.60± 4.80)分,顯著低于對照組的(42.75±5.10)分。說明實施聯合護理方案,可以緩解焦慮,消除患者不良情緒及增強患者對醫院的信心。出院后進一步分析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結果發現,觀察組滿意度高達91.67%,顯著對照組的69.23%。說明聯合護理可提高患者對手術室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從而提高了護理工作人員的信心。因此,我們認為對手術患者行整體護理聯合規范化管理的護理方案,不僅可以節省人力、物力資源,提高工作效率,還可以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從而提升本醫院的良好形象。
[1]馬運華.人性化管理在手術室安全隱患防范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2):113~115.
[2]Macfadyen JS.Holistic nursing:inspiration without perspiration[J].Holist Nurs Pract,2013,27(5):257~259.
[3]羅躍全,任輝.規范化臨床護理教學管理模式的構建與應用[J].重慶醫學,2009,38(3):253~254.
[4]周靜芳.整體護理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的應用及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14):749~750.
[5]徐亞英.試論責任制整體護理服務模式下的護理人文[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2,29(9):713~714.
B
10.3969/j.issn.1006-6233.2015.06.051
1006-6233(2015)06-1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