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慶
(河北省隆化縣中醫院,河北隆化 068150)
中醫中藥
栝蔞薤白半夏湯加減治療冠心病心絞痛臨床療效觀察
王文慶
(河北省隆化縣中醫院,河北隆化 068150)
栝蔞薤白半夏湯;冠心病;心肌梗塞
我科門診使用瓜蔞薤白半夏湯加減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取得較好療效,現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所有病例均來自我科門診研究的210例冠心病,心絞痛病人。根據就診順序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治療組105例,男性66例,女性39例,年齡45~70歲,平均年齡59.25歲,病程2~10年。對照組105例,其中男性63例,女性52例,年齡45~70歲,平均年齡58.55,病程2.5~9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1.2.1 中醫診斷標準:中醫辨證分型標準參照《中醫新藥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年)、《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中痹癥的診斷標準。主要表現為:胸悶,胸痛,胸痛如刺,疼痛部位較固定,痛引肩背內臂,心悸,氣短,胸脘痞悶,肥胖,多痰,倦怠無力,惡心,納呆,舌淡紫或紫暗,或有瘀斑點,舌苔滑膩,或苔膩,脈弦滑,或滑,或細澀,或結代[1]。
1.2.2 西醫診斷標準:心絞痛診斷標準參照國際心臟病學會和世界衛生組織臨床命名標準化聯合專題組報告《缺血性心臟病的命名及診斷標準》[2]。
1.3 納入病例標準:①符合冠心病心絞痛診斷標準穩定型勞力性心絞痛及中醫辨證栝蔞薤白半夏湯加減者,全部為門診患者,性別不限。②病程在2~10年。③年齡45歲~70歲。④治療組患者愿意堅持口服中藥治療。
1.4 排除標準:①不符合上述標準與中醫證候診斷標準。②合并嚴重高血壓、有反復性快速房顫、心房撲動、頻發室性早搏、室性心動過速等重度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者。③合并肝、腎、造血系統等嚴重原發性疾病者。④有嚴重糖尿病者。⑤年齡在45歲以下或70歲以上者。⑥妊娠或哺乳期婦女。并除外擴張型心肌病,高血壓性心臟病,肺心病,風濕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糖尿病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等疾病[3]。
1.5 治療方法
1.5.1 對照組:口服酒石酸美托洛爾(山東羅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12、5mg,3次/d。阿司匹林(Bayer HealthCare AG)0、1,1次/d。血壓高者口服馬來酸依那普利(揚子江藥業)10mg,2次/d。阿托伐他汀鈣片(國藥準字H19990258北京嘉林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20mg,1次/d,每晚服。心絞痛發作時含服硝酸甘油。1個月為1個療程。
1.5.2 治療組:栝蔞薤白半夏湯加減治療:栝蔞20g、薤白20g、清半夏10g、桂枝10g、茯苓20g、赤芍10g、葛根20g、桃仁15g、當歸20g、川芎30g、枳實10g、紅花20g、郁金20g、全蝎10g、丹參30g、炙甘草20g。1劑/ d,分早晚2次服用,連續服用14劑。心絞痛發作明顯時含服硝酸甘油,1個月為1個療程。
以上兩組療效性檢測,治療第0、1、2周及治療結束后1個月為觀測時間點。觀察記錄每日心絞痛發作的誘發因素、疼痛的次數、疼痛程度、持續時間。記錄每日是否含服硝酸甘油用量,計算減量和停藥率。中醫證候療效:對主癥與兼證進行分級記述與計分。治療開始查肌鈣蛋白T,肌紅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除外心肌梗塞患者。進行一般生化檢查,除外肝功能,腎功能異常者,第0、1、2周進行普通心電圖檢查:∑ST,各導聯ST段壓低的總和。NST,ST段壓低的導聯數。NT,T波倒置的導聯數。
1.6 療效判定: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中痹癥的診斷標準。顯效:癥狀消失,心電圖及有關實驗室檢查恢復正常。有效:癥狀減輕,發作次數減少,間歇期延長,實驗室檢查有改善。無效:主要癥狀及心電圖無改變。
1.7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for windows 11.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平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Radit分析。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心絞痛療效比較:治療組顯效率為88.5%,總有效率97.1%,對照組顯效率71.4%,總有效率88.6%,兩組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心絞痛改善療效比較n(%)
2.2 心電圖變化比較:治療組總有效率97.1%,對照組總有效率88.6%。組間相比有統計學意義(P<0. 05),見表2。

表2 兩組ECG變化比較n(%)
2.3 中醫證候療效判定標準:治療組總有效率97.1%,對照組總有效率88.5%。組間相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中醫證候療效變化比較n(%)
2.4 不良反應:治療組胃腸道反應(腹脹,惡心,納差) 3例(8.6%),對照組4例(11.4%);均未見明顯肝腎功能損害,電解質紊亂,出血傾向,皮疹等。
中醫對胸痹證的認識與治療有久遠的歷史,形成了多種的認識方法,出現了氣血陰陽失調、臟腑虛損、脈絡瘀阻、痰濁阻滯等多種學說,有效方藥也不勝枚舉[4]。中醫臨證特點與優勢在于其認識疾病的獨特方式。我們在臨床實踐中遵循仲景學說的學術規范與方法,多使用經方治療各種疾病,在觀察與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等相關疾病時將栝蔞薤白半夏湯制定于科室的診療規范中,我們將栝蔞薤白半夏湯加減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取得良好療效,用于痰濁壅塞兼有心血瘀阻(簡稱痰瘀互結)型胸痹證(冠心病心絞痛)也取得了明顯的效果。針對胸痹證(冠心病心絞痛)患者中表現為栝蔞薤白半夏湯加減方證者,以栝蔞薤白半夏湯加減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為胸痹證(冠心病心絞痛)患者提供規范嚴謹、安全有效、適應性好,應用方便的治療方藥。現代藥理研究,瓜蔞有擴張冠脈,降脂作用。瓜蔞薤白劑加減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有良好療效。茯苓有緩慢而持久的利尿作用,能促進鉀、鈉、氯等電解質的排出,可治療心源性水腫[5]。桃仁有抗凝作用。川芎有擴張冠脈,增加冠脈血流及心肌營養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作用,川芎嗪對心肌缺血有保護作用,阿魏酸鈉有抑制主動脈平滑肌收縮,抑制血小板集聚和輕度抗凝作用。半夏有降壓及抗凝作用。桂枝有鎮痛解痙,改善外周循環作用。赤芍有抗凝和抑制血小板集聚,赤芍和川芎合用還具有抗氧化及保護血管內皮細胞的功能。葛根對高血壓有一定的降壓作用,葛根浸膏能對抗異丙腎上腺素引起的升壓作用,減弱甚至完全抵消腎上腺素的升壓作用,其降壓效應與抑制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和降低兒茶酚胺含量有關,葛根黃酮和葛根素使正常和心肌缺血心率明顯減慢,急性心肌缺血等所致的心律失常均有明顯對抗作用,葛根素能明顯擴張冠脈血管,可使正常和痙攣的冠脈血管擴張,且其作用隨著劑量的增加而加強,當歸煎劑或根及葉中所含揮發油可使心肌收縮頻率明顯受到抑制,還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可擴張冠脈,增加冠脈流量。紅花有輕度興奮心臟、降低冠脈阻力、增加冠脈流量和心肌營養性血流量的作用;保護和改善心肌缺血,縮小心肌梗死范圍;紅黃色素分離物能對抗心律失常;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強纖維蛋白溶解,降低全血粘度。郁金能夠降低紅細胞的聚集性,提高紅細胞的變形能力及抗氧化免疫黏附能力,減少自由基對紅細胞膜的損傷,延長其壽命,維持正常的血液黏度。全蝎有降壓,抗凝,抗血栓作用。丹參有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可以降低膽固醇。炙甘草有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作用。
[1]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30例臨床觀察[J].四川中醫,2009,27(4):.
[2]中西醫聯合治療不穩定性心絞痛的療效觀察[J].四川中醫,2009,27(4):.
[3]升陷湯治療心臟神經官能癥32例療效觀察[J].四川中醫,2009,27(7):.
[4]開痹通陽湯治療心絞痛100例[J].河北中醫,1999, 21 (4):.
[5]經方治療冠心病鏤析[J].中華中西醫結合雜志,2005, 5 (3):.
B
10.3969/j.issn.1006-6233.2015.06.058
1006-6233(2015)06-1033-03